当前位置首页 -> 人大工作 -> 机关建设 -> 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
提升宣传水平 创新人大工作
发布时间:2009/12/17  浏览次数:8047 次  来源:渭南人大网  作者:白水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吴金谋
文字 〖

  宣传是航标、是导向,人大工作要创新、要发展,调研是基石,宣传是方向。近年来,白水县人大常委会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正确的社会舆论为导向,紧紧围绕服务中心,拓宽领域,创新形式,人大宣传年年有新意,年年有跨越。
  一是注重提升,激发激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大宣传具有“高、重、细、实”的特点,“高”指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宣传要站得高;“重”指人大宣传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细”指政治性、政策性、法规性很强,必须认真细致,很好把握;“实”指反映工作实事求是,实话实说。要改变人大工作“酒香也怕巷子深”、“墙内开花院内香”的现状,开创人大宣传新局面,每位人大工作者都应把做好宣传工作,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在服务代表中实现人生价值,让人大宣传之花开得更加绚丽多彩。我们要学会运用“金矿”原理,关注“热度”,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迈开腿、动动脑,做人大宣传的“有心人”。运用“木桶”原理,选准“角度”,挖掘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职权和开展工作的特点、亮点,服务大局,唱响主旋律。运用“清洁”原理,注重“深度”,博学多识,精益求精,当专家,不当杂家,写出有内涵、有影响的人大新闻作品。运用“热气球”原理,提升“高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和积极的办法,及时总结经验性的东西,用以指导人大工作。运用“大地”原理,拓展“广度”,扎根基层、深入群众,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服务人民群众。
  二是注重谋划,激发创意。让文字有露珠、让读者有泪珠。基层人大围绕贯彻监督法,许多创新的思路、有益的尝试、大胆的做法,为人大宣传提供了鲜活的素材。我县人大宣传坚持变“独角戏”为“群英会”,变“关门唱戏”为“开门公演”,变“等菜下锅”为“找菜下锅”,增强宣传实效。去年,我县人大首次组织了中学生“走进人大”活动,让部分中学生参观机关建设,了解人大工作程序,并列席常委会会议,敞开民主大门,让更多的人了解人大,使人大监督更加广泛,更加“阳光”。紧抓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时机,组织举行了评选“十佳人大代表”活动。此次活动历时5个多月,近万人参与评选,县电视台编播“代表风采”专题片29期,收到群众支持代表手机短信8642条,是一次占据视屏时效最长,最具影响的人大活动,宣传提升了人大工作的质量和层次。连续两年组织企业界人大代表资助优秀贫困大学生活动。其中县人大代表郭辽东已捐资70多万元资助120多名大学生圆梦大学,先后有34名企业界人大代表慷慨解囊,扶贫助困,进一步激发了代表履职热情,树立人大代表良好形象。今年,我县人大以学习科学发展观为契机,以“机关建设年”为主线,把学“五公”精神(即范仲淹、包公、愚公、陶渊明、孟子),做“五识”干部(即有意识、胆识、卓识、学识、常识),创“五型”机关(即学习型、规范型、高效型、和谐型、廉政型),作为县人大机关核心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创新宣传工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资源。同时,我们还开展了“四送一访”主题实践活动,让机关每一位干部深入偏远山区,亲身体验群众生产、生活,感受他们致富的迫切愿望,让每个人心中有事,胸中有文。
  三是注重定位,强化阵地。在宣传工作的定位上不仅要宣传报道“三会”(人代会、常委会、主任会)及开展的视察、检查、调查等活动,还要宣传代表履职事迹,反映社情民意,传递百姓心声;不仅要及时报道人大重大活动和重要会议的过程,还要深入调研,认真分析,发现亮点,提炼做法,大胆撰写人大工作方面的理论文章;不仅要注意宣传报道典型事例、树立榜样,正面引导,还要勇于揭露和抨击社会腐败和丑恶现象,对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以权压法、循私枉法者说“不”,积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对外宣传特别是通过省市以上媒体宣传对于提升人大工作影响力、美誉度十分重要,但同时也绝不能忽视在当地范围内的宣传。当地的宣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代表,能够为常委会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因此,我们在宣传定位上,县内县外并重。在对内宣传上首先是抓好有线电视宣传。近几年,县人大常委会的每次会议、视察、检查和机关的大型活动都及时在县电视台进行宣传。同时,在电视台开办了“代表风采”栏目,报道优秀代表的事迹,基本上做到月月都有两次以上人大活动的新闻。其次,办好人大机关刊物。《白水人大工作》是我们多年来坚持创办的一份刊物,设有人大在线、监督动态、代表风采、代表之声、它山之石、知识窗等栏目,刊物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力求体现新颖、丰富、可读等特色,发放到全县各部门和县级全体人大代表。此外,去年为了进一步提升刊物质量,提高信息时效性,将《白水人大工作》变报为刊。开通了白水人大网页。第三,办好人大工作公开专栏。在城区主要街道和人大办公楼设置了固定的宣传人大工作的橱窗。通过高标准定位,多措并举,形成报刊有“文”、广播有“声”、电视有“影”、网络有“形”的立体宣传格局,我县人大工作得到当地群众的普遍关注和认可。
  四是注重创新,提升质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工作中,要紧紧围绕提升宣传质量这一主题,不断提高宣传队伍素质。重点要选择一些内容好、品位高的文章组织学习;聘请新闻单位的人员讲课,培训提高写作水平;定期召开通讯员座谈会,分析交流写作的经验和体会。同时,进行“厚积薄发大练笔”活动,就是巧妙利用每次集体活动,要求机关人人搞创作,文章自己写,体会从心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做法,对现有人员的工作方式和宣传组稿能力进行改进和提高。对人大开展的各项工作,从不同角度叙述、议论,培训思维、观察、分析等能力,提高写作技巧,总结工作经验,使文章写实、写深、写活、写新,让标题“跳”起来,文稿“短”下来,写法“活”起来,图片“动”起来,进一步提升宣传稿件的质量。此外,每年还组织部分通讯员走出去学习外地宣传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先后两次赴人民代表报社学习宣传工作经验,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从去年开始,凡调入人大机关的工作人员,把写作能力和宣传工作经验也作为一项考察内容,为搞好宣传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上一篇]:实现人大工作与科学发展有效对接
[下一篇]:加强代表工作 发挥代表作用

主办单位:渭南市人大常委会
版权所有:渭南市人大常委会 Copyright©2009 wnrd.gov.cn 邮编:714000
承办单位:渭南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913-3035200 地址:渭南市东风大街中段10号
ICP备案编号:陕ICP备12000409号 推荐分辨率:1024*768

陕公网安备 610502020003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