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大工作 -> 机关建设 -> 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
努力建设现代农业基地 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发布时间:2013/12/18  浏览次数:7502 次  来源:渭南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作者:
文字 〖
努力建设现代农业基地  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关于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与思考
薛东江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我市是一个农业比重较大、农业人口较多、农村范围较广的欠发达地区。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始终重视农业发展、关注农村条件、关心农民生活,特别是近几年来,因为分管“三农”工作,多次带领人大代表对我市农业发展情况进行检查和调研,每次都将各方面意见进行认真分析,深入思考研究。现将自己的所见所思作以汇报。
    一、我市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现状
    近几年来,全市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农业法》的要求,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实施科技兴农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农业执法力度,依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全市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积极调整结构,农业现代化布局初步形成。市县两级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安全,坚持稳定面积、提升单产的保粮措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了八年连续增长。以创建现代畜牧业示范县、镇、村为载体,大力发展畜牧养殖,全市生猪、奶牛、奶山羊、肉鸡、肉鸭等重点养殖场达到2200余个,实现产值45.7亿元。果菜业得到长足发展,全市果业面积达256万亩,蔬菜总面积达148万亩。注重林业生态建设,秦东园林建设初见成效。加快劳动力转移就业,劳务经济对农村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制定出台了各项农业发展规划,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推进了“一村一品”建设,农业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农业增效明显,农民增收渠道拓宽。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571元,增长27.4%,增速位列全省第三。
    (二)加大财政投入,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围绕农业现代化这一目标,市县两级财政逐年加大农业投入力度,2011年投入45.9亿元,较上年增长21%。近几年,市级财政每年列支500万元支持“一村一品”建设,列支2000万元设立畜牧发展专项资金。各县(市、区)积极探索建立财政、综合开发、农业、畜牧、林业、水务等部门涉农资金有效整合投入机制。随着“三农”资金投入的加大,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得到改善,仅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节水灌溉面积8.3万亩,新增沼气池5215口。
    (三)推广科技兴农,农业产业化建设初具规模。农业科技推广管理体制改革接近完成,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大力引进推广良种良法,深入推进科技入户,县级农技推广网络年底即将形成,“粮一畜-沼-果(菜)”的生态有机循环模式得到推广。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意见》,以设施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园区在各县全面铺开,目前全市已达73个,园区总面积达42.7万亩。大力支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农民成立经营组织,目前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313家,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130万农户增收;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3611个,注册商标182个,取得产品认证45个,形成了一批知名品牌农产品。
    二、当前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检查和调研中我还发现农业发展中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农村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主导产业规模较小,传统种植和养殖占农业比重较大,粮食作物在种植业中仍占绝大比例;农产品经国家认证和认定的优势产品较少,高科技含量和有机农产品市场份额很小;农业园区规模小、层次低、科技附加值不高;涉农龙头企业较少、影响力较小,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的能力还不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劳务输出技术工偏少等问题仍比较突出。
    二是农业投入还不够到位。调研中我发现,部分涉农项目市县财政配套和补助“短斤少两”的问题仍然存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欠账较多,农业科技和农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农业保险投入缺失。投入机制不够完善,财政资金唱独角戏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民间资本融入农业的政策不明,金融支持农业的渠道有限,农业信贷门坎高、条件多、操作难度较大。
    三是一些深层次问题制约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流转、土地关系变更等现实问题制约现代农业所需的集约式管理经营;现代农业需要的高知识储备与目前农村留守农民现状形成明显反差;现代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及质量监管与传统生产经营加工模式存在一定差距;基层农技推广人才断层、知识空白、经费短缺与农民期盼农业需求难以对接,这些深层问题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影响深刻。
    三、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为进一步助推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我谈一点个人的意见。
    (一)坚持不懈地抓好宣传教育工作,夯实法制农业根基。各级政府要从改革发展的大局出发,站在全面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的高度,进一步加大《农业法》及配套法律的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掀起新的学习高潮;要依法明晰部门职责,进一步增强依法促农、依法兴农、依法惠农的理念;要把《农业法》作为培训基层干部的重要内容,增强责任感,提高管理能力;通过电视、报纸等多种形式深入农村搞好宣传,增强广大农民依法维权意识,使建设法制农业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二)切实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全面提升农业发展水平。要结合各地实际,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科技创新,大力扶持主导产业,壮大优势产业,做大特色产业;要以园区建设为平台,抓好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打造品牌农产品;要积极引进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和优良品种,促进农业高效健康发展;要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投入农业产业开发领域,全方位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三)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支持农业发展的有效机制。在用足用好上级各项政策资金的基础上,要按照《农业法》的规定,积极调整财政支农结构,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聚合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创新研究融资机制,逐步构建农业多元投入格局;加强管理,确保资金安全,提高使用效能。
    (四)加强执法检查和质量监督,保障农业健康发展。要把农业执法监管工作的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建立执法联动机制,完善执法体系;建立农业标准化生产监管体系,加快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工作;抓住土地流失、农资供应、农产品流通等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加强财务审计监督,加大对村组干部的管理力度。
    (五)进一步重视“三农”立法,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省人大新一轮立法规划正在酝酿之中,建议对土地征用补偿、宅基地及房屋交易、农村户口管理等事关农民贴身利益,影响农村和谐稳定的重点问题,密切关注,及时向有关方面提出建议,并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条例、规定等,推动问题有效解决,使广大农民的权益切实得到维护。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上一篇]: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努力成为高素质的执政骨干
[下一篇]:强化措施 狠抓落实 进一步有效推进陕西东大门建设

主办单位:渭南市人大常委会
版权所有:渭南市人大常委会 Copyright©2009 wnrd.gov.cn 邮编:714000
承办单位:渭南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913-3035200 地址:渭南市东风大街中段10号
ICP备案编号:陕ICP备12000409号 推荐分辨率:1024*768

陕公网安备 610502020003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