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大工作 -> 机关建设 -> 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
对国有企业发展带动作用的调查和思考
发布时间:2009/12/17  浏览次数:7807 次  来源:渭南人大网  作者: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张建中
文字 〖
  如何推动渭南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对“国有企业在渭南发展中带动作用”的调研,使我得出这样的结论:明确国有企业(包括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统称国有企业)在渭南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并进一步强化其作用是发挥渭南优势、加快渭南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之一。
  一、国有企业在渭南发展中地位突出
  1、产出作用突出。
年  度
19户国有规
模企业产值(亿)
占30户规模
企业产值(%)
2005年
212.5亿
88%
2006年
229亿
85.5%
2007年
403.5亿
83.1%
2008年
325.2亿
88.3%
  从连续四年的产量产出情况看,19户国有规模企业占30户规模企业产值的比重平均在85%以上。国有企业在渭南发展中的主体支撑作用十分突出。
  2、投资作用突出
年  度
19户国有规
模企业产值(亿)
占30户规模
企业产值(%)
占全市固定
资产投资(%)
2005年
38亿
79%
36.5%
2006年
44.7亿
87.2%
35%
2007年
73.4亿
94.7%
45.9%
2008年
127.1亿
96.7%
38.1%
  从连续四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情况看, 19户国有规模企业占30户规模企业总投资的比重平均在88%以上,2008年竟高达96.7%;占全市固定资投资的比重平均在38%以上。国有企业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的主体支撑作用十分突出。
  3、增收作用突出
年  度
19户国有规
模企业财税收入(亿)
占30户规模
企业收入(%)
占全市财政
收入(%)
2005年
4.3亿
71.6%
47.8%
2006年
5.4亿
72%
45%
2007年
6.69亿
90.9%
41.9%
2008年
8.7亿
86.3%
40.8%
  从连续四年的地方财税收入看,19户国有规模企业占30户规模企业的地方财税收入总量平均在80%以上,2007年竟高达90.9%;占全市财政收入的比重平均在43%以上。19户国有规模企业在全市财政收入中的主体支撑作用十分突出。
  4、壮大县域经济作用突出
  我市经济实力较强和近年发展较快的县,十九户规模以上企业均在其区域内有布局。华县受益于金钼集团,“一夜暴富”的现实,足以说明大型国有企业在壮大县域经济中的突出作用。
  5、现代化地位突出
  三大矿务局、四大电厂、金钼集团、陕压等规模企业的设备技术水平在我市处于绝对领先地位,韩城二电、蒲电二期、金钼集团、陕压的设备技术水平在全省全国也是有地位、甚至领先的,现代化地位十分突出。
  二、促进国有企业发展的工作现状和对策
  1、在促进我市国有企业的发展中,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都是重视的。
  (1)积极解决以搬迁群众、征用土地为重点的企业发展空间问题。如对金钼、陕压、龙钢、中联重科等企业发展中涉及的征地拆迁问题,量大面宽,难度大,但解决的很好。
  (2)精心推进企业改制和职工安置问题。黄工等企业的改制十分具有代表性。
  (3)努力推动招商引资和新的布局。如中联重科、蒲城煤化工的引进和开工,相当于若干个小企业总投资,必将大力度加速渭南的发展。
  2、在促进国有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思想上、实践上是重视的,但尚未上升到发展战略的层面。
  (2)对园区建设是重视的,但老工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于新建园区。
  (3)政策上是优惠的,但对原国有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差于新引进企业。
  3、几点建议
  立足于国有企业的现实和量化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国有企业在我市工业产业中具有资产盘子大、产量产值多、技术优势强、发展势头猛、财税贡献大的特点,在推动渭南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中作用重大。重视、支持中省企业布局扩张,是加快渭南发展的捷径选择之一。
  (1)将“积极争取和推动中省企业新的布局扩张”作为渭南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予以明确。一经确定为重大发展战略,就应在发展潜力、扶持政策、环境保障方面给预重点研究和倾斜。
  (2)加快园区建设。大力推动龙门工业园、陕化工业园、庄里工业园的建设,尽快改变老工业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的状态,优化原国有企业生产环境,强化发展的承载力、招商引资的聚集力。
  (3)在企业扩张上,应与新引进企业一视同仁,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
  (4)注意研究同类企业发展状况和机遇,在不干预企业自主权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对企业发展的催化和推手作用。
  (5)落实协助责任,有效推动中联重科和蒲城煤化工等重大项目的落实,确保早日建成投产。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上一篇]:关于对三农工作的调查与建议
[下一篇]:发挥人大作用 推动“三保”落实

主办单位:渭南市人大常委会
版权所有:渭南市人大常委会 Copyright©2009 wnrd.gov.cn 邮编:714000
承办单位:渭南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913-3035200 地址:渭南市东风大街中段10号
ICP备案编号:陕ICP备12000409号 推荐分辨率:1024*768

陕公网安备 610502020003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