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要发布 -> 报告
报告
2024年渭南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4/3/1  浏览次数:3453 次  来源:渭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作者:
文字 〖

渭南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2月27日在渭南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渭南市市长  陈晓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陕西,标定了“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新的时代方位,为我们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提供了战略指引。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突出高质量发展,聚焦“三个年”活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统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全年生产总值增长3.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增长14.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2%,高于全国、全省0.9和0.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4万元大关、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467元、增长7.9%;脱贫人口人均收入达到16900元、增长15.4%,实现了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发展增速、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脱贫人口收入增速高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速的目标。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2.39∶1、较2022年收窄0.05,实现了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的目标。

这一年,我们聚焦发展任务,全力抓项目、扩投资,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突出项目建设,坚持集中开工必有产业项目,中交天和装备制造产业园等173个项目竣工投产,500个市级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狠抓招商引资,设立10亿元高端制造业基金,联东U谷等465个项目签约落地,各县市区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招引任务全部完成,到位资金1690亿元。全年争取中省预算投资21.3亿元,增发国债资金21.9亿元,发行地方政府债券43.5亿元,争取国家政策性金融资金总量居全省第二。深入开展“双包一解”活动,解决企业发展难题1142个,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20.5亿元,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5.1%。县域生产总值占全市经济总量的71.3%,大荔县被评为全省践行新发展理念先进县,韩城市在西部百强县排名48位,较上年提升4个位次。

这一年,我们聚力动能转换,全力兴产业、调结构,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深化工业倍增,蒲城特莱晶等50个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华禹通泰等3户汽车企业实现整车出口,新入库规上工业企业48户,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金隅节能2项典型案例入选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木王科技、科顺新材料入围国家级绿色工厂,海泰新材料等10户企业跻身省级隐形冠军名录。全市工业投资增长34.1%,增速居全省第一。工业税收较去年增长14%,占比达到50.4%。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建成高标准农田42.5万亩,粮食总产量连续4年居全省第一,获评全省粮食安全考核优秀等次。乳制品等四大产业纳入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7条特色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总产值近千亿,农林畜渔业增加值连续4年居全省第一,富平县入围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白水县被评为全国养殖“减抗”效果突出县。持续推进农田排水(碱)恢复保护,清淤干支沟295.7公里。深挖消费潜力,发放政府消费券2534万元,举办促消费活动300余场次,拉动消费30亿元以上。全省首批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通过验收,连续4年稳居百城消费者满意度测评全省第一,蒲城县、华阴市获评国家级商业体系建设行动县。司马迁祠国家5A级景区加快创建,大荔县被评为中国最美乡村旅游名县,游客接待量、旅游综合收入均超过疫情前水平。

这一年,我们聚能城市更新,全力强功能、提品质,城乡能级持续跃升。一体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国卫成果巩固,195个城建项目加快建设,50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全面推进,中心城区垃圾焚烧发电厂等31个项目建成投用。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30个,打通“断头路”13条,合阳县、富平县被命名为全省县城建设示范县。持续深化乡村振兴,监测对象风险消除率达到65%,34.2万脱贫人口实现就业,脱贫人口收入增速连续4年高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我市获评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督查激励市,富平县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开展“千万工程”示范创建,编制村庄规划410个,创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30个,10个村落入选中国第六批传统村落名录,澄城县纳入国家首批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东涧峪水库、北洛河水库一期开工建设,京昆高速蒲涝段改扩建工程、311省道富平至张桥公路建成通车。

这一年,我们聚势污染防治,全力补短板、强弱项,生态底色更加鲜明。狠抓大气污染防治,聚焦扬尘管控等六大重点领域,强力控排、微克必争,PM2.5改善幅度全省第一,优良天数达到246天、同比增加36天,取得历史最好成绩。严格落实“1+8+4”秦岭保护规划体系,出台北部山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修复治理历史遗留矿山1100亩。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编制完成南山支流综合整治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3平方公里,9个国考断面、5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沋河国家湿地公园正式挂牌,澄城县被评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全面启动荒漠化综合防治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完成营造林47.3万亩,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39.4%。中省环保督察、黄河警示片反馈问题完成整改106个。

这一年,我们聚合发展势能,全力促改革、扩开放,创新活力加速释放。全面推行行政审批“综合受理”模式,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营商环境满意度测评居全省前列。企业开办压缩至1个工作日,新登记市场主体4.8万户,全市非公经济占比达到48.5%。国企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在全省率先实施,县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实现全覆盖,首宗工业用地“标准地+带方案”成功出让。秦创原创新驱动专项考核全省第一,大荔县获评全省秦创原农业创新驱动平台试验区,富平县入选第二批国家创新型县。认定“专精特新”企业1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分别增长85.7%和47.9%,三年倍增任务提前一年超额完成。上市后备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三。渭南(西安)创新创业孵化器累计引进企业93家,两化融合贯标企业达到104户,重点场所5G网络通达率达到100%。加速推进西渭融合,航空零部件配套加工等项目即将投产,富咸机场铁路、西安都市圈环线北段方案报国家发改委审批,108省道渭河特大桥及引线工程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中国—中亚西安峰会任务有效落实,首届黄河流域国际农产品展览会成功举办,首批中亚五国职业农民培训圆满完成。渭西欧华阴、合阳班列开通运行,全市进出口总额实现25.4亿元、增长12%。

这一年,我们聚情民生关切,全力办实事、解难题,人民生活更有质感。全年财政民生支出464.3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2.3%、增长9%,十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建成零工市场13个、零工驿站31个,城镇新增就业4.3万人。新改建中小学、幼儿园13所,增加学位12560个。市人民医院、市第六医院主体封顶,市公共卫生中心开工建设,临渭区入选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区。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达到95%以上,主城区医保同城通办在全省率先实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扩围增效,建成农村区域养老服务中心23所,荣获全国殡葬工作先进表彰。主城区物业服务“一费制”全面落地。市“五馆一中心”建成开放,省十八运会场馆加快建设。秦腔现代戏《根据地》荣获全省文华大奖,华州区入选全省非遗特色示范区,潼关县入围首批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省级双拥模范城创建实现“八连冠”。扎实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有效应对18轮强降雨,快速处置108国道蒲城石羊坡段堰塞湖险情,安全生产事故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全力保交楼、保办证,全年交付商品房4686套、解决了2.2万户因历史遗留原因导致的房产登记难问题。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账款年度清欠任务按期完成。强化信访源头治理和积案化解,韩城市“四联调解”、富平县税费矛盾调解获评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社会治安群众满意率达到98.7%。

这一年,我们聚责自身建设,全力转作风、树形象,政府效能不断提升。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解决教育医疗、生态环保等难点问题50个,办理12345热线群众诉求60.7万件,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修订完善市政府工作规则, 推进重大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持续深化“八五”普法,华阴市、大荔县入选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96件、政协委员提案559件全部办结。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扎实抓好审计、统计、土地违法等反馈问题整改,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深化。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三公”经费下降2%。

同时,国防动员、国家安全、优抚安置、民族宗教、审计统计等工作扎实推进。外事侨务、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慈善、红十字会等事业取得新进步,人防、地震、档案、供销、气象、地方志、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渭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向中省驻渭单位,以及关心支持渭南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渭南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与挑战,主要是:稳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一些企业和行业面临较多困难,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还没有达到预期;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不够,新旧动能转换还不快;城市能级仍然较弱,优化功能、提升品质需要向纵深发力;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还不能满足群众期盼;部分干部应对挑战、破解难题的韧劲与能力还需加强,工作落实还有差距。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4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六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聚焦全面建成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持续推动“八大工程”走深走实,切实增强经济活力、改善社会预期、增进民生福祉、防范化解风险、保持社会稳定,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渭南新篇章。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5.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4.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5 %、6.5%,城镇新增就业4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粮食产量250万吨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以上,力争“十四五”累计降低11%左右。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把坚持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主线贯穿始终,把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这个基调导向落实好,把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这个重要关系统筹好,把抓主要矛盾、破瓶颈制约、重前瞻布局这个策略方法运用好,着力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力争全年各项工作取得更好成绩。

三、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

(一)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实现新突破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拓展创新空间、提升创新能力,加快建设科技强市。

建好创新载体。开展新一轮秦创原建设三年行动,主动对接西安“双中心”项目,加快生物疫苗产业化基地等54个创新项目建设,打造秦创原未来产业创新聚集区。强化农业创新谷大荔核心区建设,支持县级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构建“一核+两翼+N产业链”格局。发挥渭南(西安)创新创业孵化器带动作用,确保20户科创企业落户渭南,争创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社会研发投入16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到0.7%以上。

集聚创新要素。深化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示范,加强与西安交大技术转移中心等深度合作,促进陕西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成果来渭转化,力争新型工业污水处理研究等项目落地。落实“校招共用”“市引县用”十条措施,加快引智示范基地建设,发展科技经纪人队伍50人,引进科技创新人才30名以上。突出“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个工程,推进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00家、瞪羚企业5家。

优化创新生态。落实新一轮机构改革任务,确保县级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全覆盖。加快秦创原渭南创新促进中心建设,推进科技服务“四进”活动,打造渭南科创服务品牌。开展百项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纳入省级重点产品开发计划30个,认定省级工业精品5项以上,力争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30亿元以上。我们将紧抓科技创新的新机遇,努力让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成为渭南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二)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在扩大有效投资上得到新提升

树牢大抓项目、大抓招商的鲜明导向,健全项目考核激励和督导问效机制,持续筑牢高质量发展坚实底盘。

抓牢招商引资“生命线”。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头号工程”,每个县市区年内至少引进1个10—3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坚持精准务实,制定产业招商计划,综合运用产业链招商、平台招商、驻点招商、中介招商等形式,主攻500强、行业领军、隐形冠军企业,确保全产业链纳米氮化硅研发生产基地等项目签约落地,全年实际利用内资增长10%以上。工业先行的县市区要主动担当,力争落户30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坚持做优保障,放大政府性基金引导作用,一对一跟踪服务、常态化督查考核,确保项目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严格落实“四个一批”,力促日丰新材智能制造等223个新建项目开工建设,美恩科技等190个项目建成投用,418个市级重点项目投资超过610亿元。着力提升项目审批效能,持续优化“容缺+承诺制+并联审批+全程帮办代办”模式,确保3月底前市级重点项目市域内手续全部办结。坚持全周期管理、全过程服务、全要素保障,有效破解资金土地、入库纳统等难题,努力实现投资量、工作量、实物量“三量齐增”。

激活项目策划“动力源”。紧盯中省重点投资领域和投资方向,加大项目策划资金保障力度,积极争取专项债项目和预算内投资项目,力争更多重大项目纳入中省盘子。实行项目谋划周上报、月通报机制,着力解决前期推进缓慢、储备质量不高等问题。增强项目谋划专业性,引进专业团队,强化培训指导,加强策划储备能力建设,全年谋划重大项目360个、总投资3000亿元。

(三)以工业倍增为抓手,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激发新动能

聚焦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突出产业项目支撑,推动工业发展在做大总量中调优结构、在提升质量中加快升级。

紧抓转型提质量。突出增产扩能,促进金钼、中联重科等骨干企业稳定增长,推动潼关汇能等24个新增产能项目投产达效,确保西卓煤矿等原煤增产400万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在8%以上。加快技改提质,开展陕化尿素提升改造等36个技改项目,力争中化蓝天等15个技改项目年内建成投产。实施园区扩容,新增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申报建设用地1万亩以上,园区工业产值达到500亿元。推动渭南经开区创建国家级经开区,支持临渭区、华州区创建省级高新区和省级经开区。

紧抓链条强支撑。聚焦15条重点工业产业链,落实“链长制”责任,确保年内每条产业链落户配套企业1个以上。针对性开展延链补链强链,发挥蒲城清洁能源、旭强瑞等链主企业带动作用,实现“一企带一链、一链成一片”。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加快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规划落地,支持西安—渭南—韩城城际氢能廊道项目建设,确保新能源产业链产值突破160亿元,钢铁及金属制品产业链产值突破500亿元。

紧抓龙头促带动。建立“小升规”重点企业培育库,落实培育奖励政策,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0户。制定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培育计划,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5户,两化融合贯标企业达到130户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加快石羊农科、木王科技上市步伐,储备省级上市后备企业30家以上。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行动,加快北人印机、紫兆装备等转型升级,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10个以上,建成5G基站800个。我们将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倍增,以链式发展攻坚,以龙头企业带动,以实体经济支撑,推动工业经济持续跃升、再上台阶!

(四)以乡村振兴为驱动,在夯实共同富裕基础上开创新局面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着力在农业强省建设上蹚路子、作示范。

全力确保粮食安全。落实“田长制”和五个“一票否决”要求,守牢耕地保护红线,改造盐碱地46.2万亩,新改建高标准农田20万亩,新增补充耕地8000亩以上。实施粮食产能提升、种业振兴工程,推广粮食集成增产技术,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只增不减。持续推进农田排水(碱)恢复保护,清淤干沟33.9公里,整修渠道500公里以上。支持陕富面业、石羊长安花、五得利等骨干企业提升产能,力争中粮粮谷建成运行,粮食加工业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

聚力推进有效衔接。持续巩固脱贫成效,健全“2531”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落实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支持政策,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实施农村集体经济“消薄培强”行动,把衔接资金60%以上用于产业发展,新增年经营收益50万元以上村30个,确保脱贫人口收入增速高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深化东西部协作,抓好60个协作项目建设,真正让帮扶政策惠及于民。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做好“土特产”文章,提升九大区域公用品牌市场竞争力,新增果业品种换优4万亩。加快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牧原、新希望等龙头企业全产业链培育,生猪出栏200万头,肉蛋奶产量稳定在85万吨以上。建成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5个,争创省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1个,打造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1个。突出数字科技赋能,建设农业数字产业园5个以上。支持澄城县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年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120家,新增国家示范社10家。

着力建设和美乡村。一手抓示范引领,一手抓全域提升,创建“千万工程”示范村100个。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农村改厕3.9万座,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自然村达到95%。实施村庄建设行动,加快基础设施提升,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编制村庄规划324个。强化乡村社会治理,完善“三治融合”治理体系,加强基层网格化管理,引导群众自觉遵守村规民约,让文明乡风浸润和美乡村。我们将持续深耕“三农”沃土,赋能乡村振兴,努力绘就渭南乡村发展新画卷!

(五)以文旅融合为纽带,在扩大有效需求上塑造新优势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续释放内需潜力,提升消费水平,打造文化旅游新亮点。

加速文旅融合升级。发挥“旅游+”带动效应,促进文旅、体旅、农旅、工旅等深度融合,旅游综合收入达到630亿元。聚焦千亿级文旅产业壮大,推进黄河、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渭南段建设,支持司马迁祠创建国家5A级景区、华阴市创建省级文旅融合示范区、临渭区打造沋河夜经济集聚区。聚力景区品质提升,加快华山旅游景观大道、仓颉庙文物保护等项目建设,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2个。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推进桥陵遗址公园和刘家洼遗址博物馆建设。

推动商贸服务提质。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创建国家级县域商业体系行动县1个,提升改造县级商业综合体2个、镇级商贸中心10个,新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5个。开展电商跃升发展行动,引进头部企业,完善镇村网点,推动白鹿时光等电商企业做大做强,网络交易额增长10%以上。大力发展商务会展、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不断丰富智慧零售等新业态,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00户以上。

促进消费市场繁荣。开展“消费促进年”活动,突出消费券拉动,强化产销对接,支持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等大宗消费,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以上。深化“陕菜之都”品牌建设,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新增中华老字号1户、陕西老字号3户,打造精品非遗产品10项以上。完善促消费政策措施,加快农贸市场新建改造,开展步行街、商业街区示范创建,支持渭南高新区、华阴市打造现代物流园区。我们将持续放大文旅牵引力、激发消费源动力,努力让渭南文旅招牌更亮、让城市“烟火气”更浓!

(六)以优化布局为重点,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强化市域统筹,加快城市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步伐,力争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2.5%左右。

深化西渭融合发展。深度融入西安都市圈,推动富咸机场铁路、西安都市圈环线北段等项目建设,力争“四纵五横”综合运输通道与关中交通网络无缝连接。以乳制品、增材制造等优势产业为突破,加强与西安产业链错位互补、协同配套,推动先进制造业向“关中制造、渭南配套”拓展。推进富阎产业合作园区发展,力促煤矿智能化控制系统等17个项目建成投产,工业总产值增长25%以上。

优化城市功能品质。举全市之力,下非常之功,聚焦问题整改,突出基础完善,注重细节提升,确保国家卫生城市复审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功。实施151个城建项目,确保六泉公园等14个项目建成投用。开展临渭区、渭南高新区城市更新试点,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做好垃圾分类等工作,基本完成海绵城市示范建设任务,让城市更安全、更宜居。完善城市功能,改造老旧小区70个,新增停车位1500个,新建街头绿地广场5个,让群众生活更便捷、更舒心。

增强县域综合实力。推动县域经济争先进位,确保县域经济增速高于全市增速。坚持一县一策,每个县市区打造1个首位产业和2个以上特色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工业、农业、商贸、生态特色镇。开展县城品质提升行动,修编县城建设规划,补齐市政管网、消防设施等基础短板,创建省级县城建设示范县1个。狠抓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东涧峪水库、北洛河水库一期等工程进度,推进南山支流综合治理、沋河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前期。推动连霍高速渭南城区过境段市政化改造,确保108国道蒲城段公路、临猗黄河大桥项目建成通车。

(七)以改革开放为引擎,在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新作为

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攻坚和开放转型,不断增强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

打造更优营商环境。持续开展“双包一解”活动,完善政企会商、干部包联、驻企帮扶等制度,切实解决民营企业难题。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加强跨部门综合监管,提高检查效率,最大程度降低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干扰。清理规范各类服务中介、行业协会涉企收费,依法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让各类市场主体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创业。

纵深推进各类改革。实施“治企有方、兴企有为”三年提升计划,加大平台公司资产整合力度,力争市属国企资产规模突破900亿元。健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确保基层财政平稳运行。推动“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加快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消化处置,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有序推进新一轮土地到期延包试点,组织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推动各项重点任务有效落实。

坚定扩大对外开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持续开行中欧班列,深入开展对外农技人员培训,坚决落实好中国—中亚西安峰会任务,构建开放融合新格局。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国际性展会,探索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新模式,助力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强化外贸综合平台和外向型企业招引,进出口总值亿元以上外贸企业达到5户,进出口总额增长5%以上。

(八)以绿色发展为基础,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上赢得新胜绩

本着对渭南发展、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高水平展现美丽渭南的生动实践。

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狠抓大气污染防治,以减排、减煤、减卡为重点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调整,加强臭氧和颗粒物协同治理,力争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不少于254天、退出全国重点城市后10位。靶向推进治土清废,制定土壤污染治理“一张图”,加快潼关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工业固废利用处置率达到90%以上。实施水资源管理提质行动,开展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做好城市供水厂水质检测,推动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一断一策”确保国考断面稳定达标。聚焦中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加大整改力度,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整改到位、销号清零。

持续推进生态治理修复。开展秦岭整体规划修编,完成历史遗留矿山修复治理2100亩。加快黄河西岸、渭河沿岸生态带建设,加强渭北旱腰带生态修复。全面治理大荔沙化土地,坚决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0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到80%以上。深化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一树一策”做好古树名木保护,完成营造林35万亩。深入谋划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快探索统筹全域治理新路径。

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着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深化煤电、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推动新能源基地建设,加快大唐风电、农光互补等项目进度,新能源装机达到600万千瓦,生产绿电70亿千瓦时。实施能耗“双控”攻坚行动,削减电煤消费50万吨以上。加快长江精工、运达风电、旭强瑞氢能等投产应用,创建省级绿色工厂30户以上。

(九)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在提高群众生活品质上跃上新台阶

坚持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着力提高居民收入、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

多渠道促进群众持续增收。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新增“渭字号”劳务品牌10个、中省劳务品牌2个以上。实施创业扶持政策,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亿元。开展城乡居民收入稳增长行动,持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多层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基本养老服务清单,稳步提升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探索银发经济发展新路径,建成市养老服务示范中心。加强医保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守好人民“看病钱”“救命钱”。落实生育、养育配套支持措施,增加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深化“一老一小”困难群众探访关爱服务。实施扶残助学圆梦工程,将政策向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等特困群体倾斜,开展残疾人技能培训2000人,康复救助残疾儿童500人,兜住、兜准、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

多举措推进民生事业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巩固“双减”工作成果,深化“三名+”建设,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实施高职“双高计划”和中职“双优计划”,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支持渭南师范学院高质量发展,每年培养定向师范生50名。深化健康渭南建设,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传染病防控和地方病防治,确保市人民医院竣工投用,市公共卫生中心主体建成,市第六医院完成投资的80%,新招聘基层卫生健康人才180名。打造文化惠民品牌,创设社区书屋等一批新型文化空间,再推出一批精品力作,创建国家级关中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做好省十八运会筹备,大力发展赛事经济,加快23个涉赛场馆改造建设,争创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开展双拥模范城创建,力争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十)以安全稳定为保障,在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上取得新进展

深入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渭南。

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狠抓重大隐患排查整治,加快推进城镇燃气管道更新改造,精心组织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大整治行动,做好煤矿、非煤矿山、危化品、道路交通等领域风险防控,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强化应急能力建设,做好防汛抗旱和极端天气应对,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强食品药品全过程监管,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市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深化在建商品房风险隐患排查管控,有效防范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落实“一楼一策”化解方案,坚决完成保交楼任务,持续做好保办证后续工作。开展非法金融活动整治,加快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领域风险。完善融资平台债务监测机制,落实政府举债融资负面清单,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稳妥化解政府债务存量。全面清理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确保完成清偿任务。

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践行“浦江经验”,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常态化开展治重化积,创建全省信访工作“四无”镇(街)10个以上。开展社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发动群众共建共治共享。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依法打击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争创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平安渭南建设群众满意度达到98%以上。

各位代表,今年,我们将继续回应群众期盼,秉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努力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一是完善城市功能,建成渭桥路上跨陇海铁路立交工程、渭河大街东段建设工程,打通“断头路”11条。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污水泵站扩容改造等项目7个,有效缓解城市内涝问题。二是补齐供水短板,实施农村人饮提标工程、农田高效灌溉工程,提升保障群众饮水25万人,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8万亩。三是加快交通设施建设,实施危旧桥梁改造4座,建设公用充电桩2600个,改造农村公路500公里以上。四是提升就业服务能力,开展家政、养老、育婴等职业技能培训2万人次,建成“家门口”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实现公益性零工市场县级全覆盖。五是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启动基础教育增量提质计划,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6所,新增学位1.8万个,提升改善50所学校办学条件。六是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设立基层中医阁120个,新增托育机构2个、托位2000个,2家县级医疗机构达到三级医院标准。七是加大老年人关爱力度,实施“福地享老幸福365”行动,新建改造镇(街)养老服务中心30个,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6000户,开办老年助餐服务点50家以上。八是优化物业服务,实施智慧化物业综合管理,全面推行“一费制”,打造示范样板小区10个。九是丰富群众性体育活动,完成全民健身中心主体建设,更新农民体育健身工程633个,组织精品赛事10项、品牌赛事10项。十是增强公共文化供给,实施“四送六进”文化惠民工程,开展戏曲下乡1000场、放映公益电影2.6万场、图书流动服务200场、全民艺术培训200场,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50处。

我们就是要通过民生实事承诺这种方式,定量定性定标准,确保“干的事”精准对接群众“盼的事”,真正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让老百姓的幸福更加可感可及!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将始终保持忠诚、坚定、自觉的政治本色,树立精心、精细、精致的工作态度,砥砺认真、无私、规矩的精神作风,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效能政府和廉洁政府。

筑牢忠诚之魂。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时刻胸怀“国之大者”,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想事有政治站位、谋事有政治立场、干事有政治考量、成事有政治效果。

强化履职之责。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全力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强化审计自我监督。坚持知责尽责,对岗位职责心中有数、对目标任务了然于胸、对难点堵点手中有招,以专业的素养、专注的精神、专长的业务,在高质量发展竞技场上展身手、见成效。

淬炼担当之能。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始终躬身实干、笃行不怠,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坚持对标先进、拉高标杆,创亮点、出特色,推动各项工作争先进位。牢记政府前面“人民”二字,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大事、关键小事。

永葆清正之风。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深化精文简会,整治数字留痕,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坚持带头过“紧日子”,严控一般性支出,严查新形象工程,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惟有奋斗,才能成就梦想。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锐意进取、勇毅前行,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渭南新实践,为建设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而不懈奋斗!




附件





名 词 解 释



1.“三个年”活动:2023年1月,省委决定在全省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三个年”活动。

2.“双包一解”活动:是指包企业、包项目、解难题。聚焦政策宣传贯彻、产业链供应链保障、中小企业纾困、项目建设等方面,帮助企业、项目解决在政策支持、政务服务、信贷融资、转型升级等方面遇到的困难。

3.“1+8+4”秦岭保护规划体系:“1”是指《渭南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8”是指《渭南市秦岭矿产资源开发专项规划》《渭南市秦岭区域污染防治专项规划》《渭南市秦岭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规划》《渭南市秦岭区域水土保持专项规划》《渭南市秦岭区域水资源保护利用专项规划》《渭南市秦岭区域天然林保护专项规划》《渭南市秦岭区域湿地保护专项规划》《渭南市秦岭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4”是指《临渭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方案》《华州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方案》《华阴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方案》《潼关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方案》。

4.“四联调解”:韩城市金城街道推行的一站式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法,即网格调解、分流调解、联动调解、精专调解,更好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5.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是指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

6.西安“双中心”:是指西安市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7.“一核+两翼+N产业链”格局:“一核”是指秦创原渭南农业创新谷核心区大荔县,“两翼”是指蒲城高新区环保农资加工创新驱动发展翼、渭南高新区北区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创新驱动发展翼,“N产业链创新平台”是指每个县市区确定一个首位产业,建成相应的新型研发平台。

8.“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个工程:是指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以上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企业。

9.科技服务“四进”活动:是指秦创原渭南科技服务团进县市、进园区、进企业、进孵化载体,开展政策辅导、成果挖掘、需求凝炼、项目策划等面对面服务,为企业解难题、促转化、助创业、增实效。

10.“四个一批”:2023年7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办法的通知》明确,加快构建“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项目动态管理机制,简称“四个一批”。

11.“链长制”:是一项强化产业链主体责任的制度创新,通过集聚内外部资源在产业链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突破,推动“强链、补链、固链、延链”取得实质性进展。从工作机制上看,“链长制”由各地政府领导挂帅,对“链主”及其配套企业建立常态化“链式服务”的机制。

12.“揭榜挂帅”:也被称为科技悬赏制,是一种以科研成果来兑现的科研经费投入体制,由政府组织面向全社会开放征集科技创新成果的一种非周期性科研资助安排。

13.“千万工程”:是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是浙江“两山”理念在基层农村的成功实践。

14.五个“一票否决”:是指耕地保护考核中,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耕地占补平衡、耕地进出平衡、违法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一票否决”。

15.“三治融合”治理体系:是指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的自治、法治、德治融合。

16.“四纵五横”:“四纵”是指包茂通道、榆蓝通道、澄商通道、沿黄通道;“五横”是指连霍通道、富运通道、京昆通道、菏宝通道、韩黄通道。

17.“标准地+承诺制”:是指将一块“标准地”项目全流程分为地块定标、按标出让、承诺许可、按标施建、对标验收五个阶段,采用一块“标准地”,一次性告知、一次性承诺、一次性办结的方式,全面容缺、联合审批。

18.高职“双高计划”和中职“双优计划”:高职“双高计划”,是指为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国家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高水平的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中职“双优计划”,是指以素质教育为特色,加强技能培养的一项教育计划,也是教育部直属中等职业学校在加强竞争力、提升质量方面全新探索的一项实验计划。

19.“四送六进”文化惠民工程:“四送”是指送戏曲、送电影、送读书、送培训,“六进”是指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进景区、进企业、进商圈。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上一篇]:2023年渭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下一篇]:2024年渭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主办单位:渭南市人大常委会
版权所有:渭南市人大常委会 Copyright©2009 wnrd.gov.cn 邮编:714000
承办单位:渭南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913-3035200 地址:渭南市东风大街中段10号
ICP备案编号:陕ICP备12000409号 推荐分辨率:1024*768

陕公网安备 610502020003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