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参考资料 -> 常委会公报
常委会公报
2018年第6期
发布时间:2018/12/27  浏览次数:4918 次  来源:渭南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作者:
文字 〖

渭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目   录




1.渭南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议程…………………………………………………......................1

2.渭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1

3.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4

4.渭南市人民政府关于2018年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6

5.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2018年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9

6.渭南市人民检察院关于2018年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11

7.渭南市人民政府关于《渭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的说明………………………………………………………………………………14

《渭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附件)….............16

8.渭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市级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调整方案(草案)的报告…………..............27

9.渭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渭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有关预期性指标调整的决定…………………………………………28

10.渭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渭南市市级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调整的决定…………………………………………………………………………………………......................................29

11.渭南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补选渭南市出席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办法………………………………………………………………………………………………................................29

12.渭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关于提名李毅同志为省十三届人大代表候选人的报告….............30

13.渭南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任免人员名单…………………………………………..................32

14.关于《渭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的审查意见(参阅文件)………………………………………………………………………………….................................................33

15.关于渭南市人民政府市级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调整方案(草案)初审意见的报告(参阅文件)………………………………………………………………………………………...........................................34





渭南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议程

(2018年12月27日)


1.听取和审议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2.听取和审议关于2018年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3.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渭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

4.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市级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调整方案(草案)的报告;

5.补选渭南市出席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6.人事任免。





渭南市人民政府

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

渭南市人民政府秘书长 薛楠

(2018年12月27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政府委托,现在向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报告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交由市政府系统办理的市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以下简称建议)的办理情况。

一、基本情况

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向市人民政府提出建议共148件。从建议的内容来看,主要涉及加大脱贫攻坚力度;加快果业、畜牧业发展;加快农村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防范金融风险;开展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加大义务教育投入和托管机构管理,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等。总体上看代表提出的建议涉及面宽,针对性强。为了认真办理好这些建议,市政府将148件建议分别交由36个市政府工作部门,4个县市区政府办理。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经过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建议已全部办理完毕,办复率达到100%,代表们所提出的问题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122件,占83%;正在解决或积极创造条件力争解决的26件,占17%。

关于应该落实并有条件落实的建议办理情况:这类建议主要是代表所提建议比较具体,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通过努力,较好地解决了问题。如针对范选德代表关于大力支持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通村路建设的建议。市上分六批计划安排澄城县通村路建设,第一批计划重点下达了路面破损严重,必须破除重建的17个贫困村55.3公里新建及完善计划;第二批重点安排了贫困村主干道路面坑槽较大以油返砂或油补坑槽处理计划71.7公里;第三、四批针对连接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已形成骨架干线的赵咸路、富郊路、寺韩路等进行全线改造提升,安排油返砂及完善加宽计划83.2公里;第五、六批计划全面安排重点县道、乡道的油补坑槽。因澄城县属于贫困县,每公里补助35万元,下达“油返砂”计划322.86公里,下达计划资金113001万元。截止目前,前四批计划已基本完成,完成通村路建设211.2公里,其中完成脱贫攻坚年度计划任务81.39公里,占计划的88.18%。针对朱峰代表关于建立中心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联动机制的建议。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渭南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渭南市各级党政机关及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等一系列意见和规定,建立了渭南市生态环境和资源损害责任追究联席会议、环境保护督察巡查、环保工作年考核季讲评等一些列制度。通过市县区上下联动,相关部门紧密配合,我市空气质量明显好转。1-10月,全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162天,同比增加14天;综合指数6.30,同比下降9.1%;PM2.5浓度54g/m3,同比下降17%。全市5个国考断面水质均达到中省考核要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关于正在落实或积极创造条件力争落实的建议办理情况:这类建议主要是一些关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工程项目以及需多个部门共同协商办理的建议。市政府及各承办单位积极落实代表的建议,对于经过我市努力能够解决的问题,在制定我市规划的工作中,全部列入总体规划和各专业规划。如针对杨景荣代表关于建设342国道黄河大桥的建议。我市境内342国道建设启动较早,各项目已陆续开工建设,已初步确定了几处黄河大桥接线位置,但是山西境内342国道建设步伐相对滞后,规划线位还未明确,特别是临猗境内342国道处于丘陵沟壑地带,桥位接线情况复杂,影响黄河大桥的桥位选择。经过综合研判, 342国道黄河大桥将安排至“十三五”末至“十四五”初进行建设。市上将积极与山西方面对接,尽快完成项目工可研报告编制工作,启动环评、土地预审、选址意见等前置手续办理。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市政府高度重视代表建议的办理工作,常务副市长张建军同志针对今年的建议办理工作明确指出,要以对人民代表高度负责的态度,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高度,脚踏实地地办理好每一件代表建议。市人大领导带案视察,现场了解办理情况,督促指导办理工作。各承办单位从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高度,切实将建议办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负责同志作为办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建议的承办亲自部署,掌握办理进度,并对重点建议进行跟踪督办,有力地推动了办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完善机制,规范程序。市政府办公室作为联系人大代表、督促承办单位办理代表建议的部门,不断完善办理程序,坚持督办检查制度、意见反馈制度,提高办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对建议的交办、调整、办理计划和后续办理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了严格规定。各承办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办理工作规范。要求每一份建议做到,办前沟通,办后见面。坚持把好“四关”,即办理初审关、秘书核稿关、办公室主任审核关、单位领导审签关,从答复内容、格式等方面严格规范,提高建议的办理质量。

(三)加强督查,务求实效。根据办理建议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市政府督查室对148件建议进行了登记、分类和认定。按照“归口办理”的原则,分别落实到相关责任单位办理。在办理代表建议过程中坚持电话催办、上门督办、跟踪督办等多种形式,将督办工作贯穿于办理工作的始终,对承办量较大、“热点”、“难点”问题较集中的部分承办单位进行检查、抽查、复查;对代表答复不满意的建议,及时与承办单位联系,要求重新答复,跟踪督办,直至代表满意或表示理解为止;对于一时难以办理的建议实行备案制和跟踪办理制,使办理工作有始有终,件件落到实处。

(四)增强意识,提升服务。注重换位思考,站在人大代表的角度、站在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角度来办好每件建议。各承办单位主动为人大代表服务,拓宽其知情明政渠道,及时向代表通报办理进度和所做的工作。组织代表参与和检查建议所涉及的工作,通过视察、听汇报、座谈等形式了解政府的工作以及建议办理效果,切实将办理建议作为为民办实事和民主促民生的实际行动。

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

2018年,政府系统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一是承办单位因岗位轮换,在具体交接上出现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办理进度和质量。二是对办理较难的建议或涉及多个部门的建议,个别单位有畏难情绪,存在互相推诿的现象,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个别单位办理工作不够扎实,重答复轻落实、重形式轻实质,对承诺事项落实力度不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既注重代表满意率,又要注重服务对象满意度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高标准、严要求,对代表和公众普遍关注事项,通过加强组织协调,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扎扎实实地解决实际问题,务求工作实效,为推动渭南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和谐渭南做出更大贡献。




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

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

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周稷     

(2018年12月27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李永强院长委托,现在我向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报告代表建议办理情况,请予审议。

收到市人大常委会转来的詹胜刚等六位代表在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严格打击‘老赖’行为的建议”后,市中院党组高度重视,指派分管执行工作副院长周稷同志具体负责,进行了认真办理。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思想高度重视,积极与代表联系沟通

为了切实掌握和了解代表对法院打击“老赖”工作的意见和想法,10月11日,分管执行工作副院长周稷同志带队,前往华阴市面见了詹胜刚代表,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全市法院在解决执行难工作中的举措和取得的成效,重点就打击拒不执行法院生效法律文书的“老赖”的情况做了详细的介绍,送去了市中院给市人大的执行工作专项报告和执行宣传册。詹胜刚代表对近几年全市法院在破解执行难工作中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法院的工作很扎实、也富有成效,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扬成绩,正视不足,积极改进,再上新台阶。自己也会一如既往对法院执行工作给予关注和支持。

二、强化工作措施,持续加大对“老赖”打击力度

紧紧围绕最高院提出的“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目标,以专项行动为抓手,借助联动平台,强化执行措施,加大执行力度,在打击“老赖”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一是持续加大限制消费和纳入失信工作力度。对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的“老赖”采取限消措施,对符合纳入失信被执行人条件的“老赖”及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今年截止目前,全市法院已采取限制消费措施8959例,新纳入失信被执行人5293人次。其中已限制乘坐飞机6255例,限制乘坐火车1711例。364起案件的被执行人因被限消和纳入失信生活受限后主动履行了全部案款。二是持续加大媒体曝光率。为充分打压“老赖”的生存空间,对被纳入失信的“老赖”,通过电视台、微信平台、官方微博、公众显示屏等多种方式向全社会公示“老赖”的具体失信行为及涉及金额,将“老赖”置于舆论监督下。2018年,24件案件的被执行人因担心自己的社会名誉、商业信誉受损,主动联系法官或申请人,积极履行了法定义务。三是持续加大对拒执罪的处罚力度。一是充分运用法律赋予的各种强制执行措施,保持执行工作的高压态势。今年截至目前,全市法院共对394名被执行人采取拘留措施。二是对“宁可被拘留也不给钱”的赖账行为,联合公安、检察机关,依法追究拒不执行生效法律文书和暴力抗拒执行犯罪的刑事责任。2018年以来,全市法院共将27名涉嫌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被执行人和相关人员犯罪线索的有关材料移交公安机关,判处拒执类犯罪4件。

三、以问题为导向,总结和改进工作举措提升打击成效

在建议办理过程中,特别注重对以往工作的回头望,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和学习机会,以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抗拒执行重点案件为例,认真分析存在问题和不足,针对问题制定对策。高度重视经验总结,对所有涉“老赖”案件进行汇总,以案件类型为标准,梳理归纳问题根源,总结一类问题,研究一类问题,解决一类问题。为同类问题的解决提供可参考依据。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一年来,全市法院执行工作在市人大监督指导和支持下,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解决执行难工作的目标要求还有差距,还达不到人民群众的期待。今后,全市法院将在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进一步加大对执行工作的力度,强化对“老赖”行为的打击措施,确保执行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得以最大程度的实现。同时,全市法院将从内部着手,进一步加强执行制度建设和执行队伍建设,重点解决好拖延执行、选择执行、乱执行等突出问题。内外兼修,全力以赴抓好执行工作。


渭南市人民政府

关于2018年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渭南市人民政府秘书长  薛楠

(2018年12月27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在向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报告2018年度市人大常委会对市政府有关工作审议意见的落实工作。请予审议。

今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分别听取了关于我市2017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渭南市市级2017年财政决算(草案)情况、渭南市2018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渭南市201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等工作报告,并提出了审议意见。对此,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逐一对照,全力落实。截至目前,各项审议意见已经办理完毕,市政府各相关部门按要求将落实情况分别书面向市人大常委会做了报告。

一、关于我市2017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审议意见的落实情况

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了我市2017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提出了强化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采取有效措施,下大力气改善中心城区的空气质量排名靠后的局面。加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管理,扎实解决水污染防治方面的突出问题。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探索固体废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环境保护等审议意见。围绕落实审议意见,市政府及市环保部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提高站位构建共识。市政府多次召开常务会,研究审议中省环保督察整改、《渭南市生态红线划定方案》等环境工作,建立市级领导包联推进、督察巡查等制度。在市级主流媒体开设了生态环保、《铁腕治霾渭南在行动》等专栏;为市委党校县处级等三个班的130名学员作环保法讲座,开展了世界环境日主题展览暨志愿者骑行活动,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形成了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大铁腕治霾力度。制定了《渭南市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持续抓好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六方面工作。截止11月底,全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169天,同比增加8天;综合指数6.46,同比下降8.4%,环境空气质量呈加快好转趋势。三是持续深化水污染治理。坚持源头防治,制定断面达标方案,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开展黑臭水体专项排查,积极推进饮用水源保护区专项整治。截止11月底,我市5个国考断面水质均达到中省考核要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四是固废管理不断规范。印发《关于做好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固体废物管理工作的通知》,督促企业对固体废物安全归类存放或采用无害化处置设施,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在固废综合利用上进行了有益尝试。积极引导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无害化处置,要求新上渗滤液处置设施,或将渗滤液运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五是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印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规范项目审批、资金拨付及后期管理,全面抓好项目建设。完成投资4060万元,涉及大荔等5县(市)32镇91村。强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制定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考核办法,推进畜禽养殖绿色循环发展。积极实施土壤治理与修复,做好6个国家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重点示范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编制完成《渭南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开展“绿盾”行动,规范自然保护区建设,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整治工作扎实有效。

二、关于渭南市市级2017年财政决算(草案)的审议意见的落实情况

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了渭南市人民政府关于2017年财政决算(草案)的报告,提出了切实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不断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依法改进加强预算管理,持续加强财政财务管理监督等意见。围绕落实审议意见,市政府及财政部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认真落实减税降费及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减轻企业负担。启动“优化财税营商环境、助力经济发展”系列活动,着力解决财税营商环境的“痛点”、“堵点”问题,激发市场活力。综合运用“拨改投”、产业发展基金等方式,放大资金效能,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规范运用PPP模式,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城市功能,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二是加大组织收入力度,提高收入质量。坚持依法治税,加大收入质量考核力度,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深入推进税收保障,加强涉税信息深度利用,促进税收收入稳定增长。加强水资源税、环境保护税等征管,完善协作机制,制定配套措施,促进应收尽收和及时足额入库。三是大力争取上级支持,增强财政保障能力。积极研究中省财政政策和投资方向,及早做好相关基础工作,争取各类补助资金持续增加,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财力保障。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项目策划、包装,争取将更多、更好的项目纳入省级项目库,为争取中省更多支持奠定基础。四是持续深化财政改革,全面推进绩效管理。坚持零基预算、综合预算,加大资金统筹力度,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保障重点支出需要。扩大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范围,推进部门预算管理综合绩效评价,提升评价质量和水平。深化预决算公开,做到公开时间、平台、内容、格式“四统一”。严格落实中省债务管理政策,规范政府举债融资方式,加强政府债务风险预警,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

三、关于渭南市2018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议意见的落实情况

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了关于渭南市2018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提出了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夯实税源基础,积极采取措施、有效化解收支矛盾,强化管理监督,预防杜绝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提高管理水平。”等审议意见。围绕落实审议意见,市政府及财政部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全力抓好组织收入工作。持续推进税收保障,加强涉税信息分析比对,加大水资源税、环保税、金融保险业增值税等税种征管力度,促进税收收入稳定增长,巩固提高收入质量。加强与税务部门对接,做到税制改革、政策执行“无缝衔接”,完善组织收入工作机制,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截止11月底,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2.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44%,占年预算的102.3%。二是支持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全面落实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若干财税政策,深入开展优化财税营商环境系列活动,营造公平公正的财税环境。创新财政投入方式,放大财政资金效能,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扶持“三个经济”发展,培育发展新动能。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秦岭北麓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美丽渭南建设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三是优化结构保障重点领域支出。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加大盘活存量资金力度,加强财政资金统筹,支持“三大攻坚战”,着力保障教育、医疗卫生、就业、住房等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支出,不断提高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四是深化改革提高管理绩效。扩大市级专项资金绩效自评覆盖面,开展部门预算管理综合绩效评价,预算管理绩效进一步提高。严格政府债务管理,加强动态监控、应急处置和评估,积极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开展行政事业单位经管资产及自然资源国有资产报告试点,提高资产管理效益。积极做好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贯彻实施工作,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确保此项工作稳步推进。

四、关于渭南市201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审议意见的落实情况

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审议了渭南市201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提出了贯彻落实市委五届五次全会精神,紧盯全年发展目标不动摇;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发挥投资支撑作用;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切实有效促进民生改善等审议意见。围绕落实审议意见,市政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及时召开全市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议,安排部署下阶段主要工作。市政府领导分五组赴县市区开展专项督导调研,指导县市区坚定信心,科学施策,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二是狠抓项目建设,以项目引领经济发展。印发《坚持项目为王推进项目攻坚的实施意见》,聚力推动350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狠抓项目策划包装与储备,积极参加第三届丝博会暨西洽会等重大经贸合作活动,开展精准招商引资。三是继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加强投资环境建设。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提升“10+2”行动,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落实降成本行动方案,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培育新动能,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四是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把产业扶贫作为高质量脱贫的根本之策,建成产业扶贫园区1095个;扎实开展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情况专项调查,不断加大非法集资排查和处置力度;严格落实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行动方案,狠抓汾渭平原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建立专班推动秦岭北麓专项整治。全面落实就业创业实施意见,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困难群体等就业创业工作。力推瑞泉中学迁建、西安路小学迁建等一批中小学校项目建成投用,临渭区中医院、华阴市人民医院门诊楼等项目建设进度加快。继续抓好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强势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集中执法行动,广泛开展“诚信进社区”宣传活动,扎实推进药品“净网2018”专项行动,加快推行“1+6+X”社区治理服务新模式,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

关于2018年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周稷

(2018年12月27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李永强院长委托,现在我向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报告市人大常委会对执行工作情况审议意见办理情况,请予审议。

2018年6月22日,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了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工作情况的报告并进行了审议,对执行工作提出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和五个方面的建议。市中院党组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就人大常委会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研究落实。现将改进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面加强队伍建设。一是领导责任不断夯实。市中院李永强院长坐阵执行局办公,靠前指挥,包抓重要事项,协调联动机制成员单位开展工作,研究解决执行难题,聚全市之力,不断提升执行质效;二是执行工作机制得以优化。市中院组建执行办案团队,落实“扁平化”管理,全市法院执行干警人数、员额法官比例、警务保障均达到了上级法院的要求。积极创新执行模式,努力解决案多人少的矛盾。蒲城法院实行“分段集约”执行,临渭区法院建立执行联络员网络全覆盖长效机制,办案效率明显提升;三是全市两级法院执行指挥中心严格落实指挥中心值班、应急处置制度,执行指挥中心实战化水平和能力显著提升。

二、不断规范执行行为。一是严格落实执行案件流程节点、案件信息、执行措施、裁判文书公开要求,实现了执行案件全流程、全要素公开;二是对标“基本解决执行难”评估指标体系要求,认真落实“三统一”管理制度,建立执行约谈机制,进一步强化内部监督。10月下旬,市中院等四个法院接受了中国社科院组织的“基本解决执行难”第三方评估,取得了良好效果;三是主动邀请人大代表参与、见证执行。“决战今秋”集中执行行动中,全市法院邀请人大代表100余名全程参与,自觉接受监督。

三、穷尽执行工作措施。一是持续开展集中执行行动。全市法院开展了“决战今秋”集中执行行动,两天执结案件373件,执结标的3800余万元,被执行人自觉履行110案120万元。一大批“骨头案”顺利执结;二是灵活运用执行措施,促使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蒲城法院量身定制失信被执行人手机彩铃,大荔法院向公职人员发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义务的“督促令”,富平法院在社区张贴执行告示。在打击“拒执罪”专项活动中,全市法院以涉嫌拒执犯罪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61人,始终保持了对失信被执行人的高压态势;三是“三位一体”查人控物执行工作模式和工作机制有效建立。全面开展被执行人财产网络查控工作;依法发出财产申报令8349份、律师调查令53份;采取悬赏执行、公安协查、“天眼”系统等方式方法,不断拓宽查找被执行人和被执行财产线索渠道;建立立审执协调机制,对802件案件采取财产保全措施,较好解决了执行过程中查人控物难的问题。今年来,全市法院公布失信被执行人4547人、拘留1324人、罚款423人、搜查住所67处、限制高消费7513人。

四、强化执行宣传工作。制定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新闻宣传工作方案,编印执行宣传专刊,召开新闻发布会2次、现场推进会6次,发布“拒执罪”典型案例10件,两级法院院长、执行局长多次做客渭南广播电台《环境热线》,在全省率先举办“全市法院执行局长讲执行故事”网络直播大赛,央视新闻移动网、华山网、渭南手机电视台现场直播,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舆论氛围日益浓厚。

五、加大司法救助力度。今年来,市中院加大了对申请人生活确有困难、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的各类案件以及其他涉诉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力度,共救助109案174人207万元。

全市法院执行工作要以此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扎实落实好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决议》,凝心聚力,奋勇拼搏坚决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




渭南市人民检察院

关于2018年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渭南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任天利

(2018年12月27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检察院委托,现在向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报告2018年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检察公益诉讼工作审议意见办理情况。请予审议。

一、强化组织领导,以强有力举措施推动《审议意见》的贯彻落实。2018年6月21日,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了市人民检察院《关于推进检察公益诉讼工作情况的报告》,并针对该报告提出了《关于渭南市人民检察院推进检察公益诉讼工作情况的审议意见》,审议通过了《关于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展公益诉讼工作的决议》。接到《决议》和《审议意见》后,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逸强同志指出:“市级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支持检察公益诉讼的《决议》为全省首次,充分体现了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检察工作的关心、关爱和大力支持,全市检察机关要切实提升政治站位,深刻认识重大意义,加快知识更新和能力提高,迅速适应新要求,不辱使命、履职尽责,切实推动公益诉讼工作再上新台阶。”院党组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党组会,组织专题学习研究,制定印发了《关于认真落实市人大常委会く关于渭南市人民检察院推进检察公益诉讼工作情况的审议意见>的通知》,要求全市两级院要压实压紧贯彻落实《决议》和《审议意见》的责任担当,扎实推进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工作,为建设美丽渭南、健康渭南增光添彩。

二、増进各方共识,汇聚检察公益诉讼合力。市院安排部署后,各县(市、区)检察院以《决议》和《审议意见》为依据,积极向当地党委、人大汇报公益诉讼工作,争取关心支持。随即,富平、合阳、潼关县委县政府分别印发《关于支持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工作的意见》,临渭区、韩城市、潼关县、白水县人大常委会形成了支持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工作的决议,华州区检察院制定出台了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公开宣告工作规定,建立了检察建议公开宣告新模式,增强了检察建议监督实效。大荔县检察院与市场监督管理局、环保局、国土局、财政局、林业局、水务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在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中加强协作配合的实施意见(试行)》,合阳县检察院与市场监督管理局、教育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校园公益监管和公益诉讼活动的实施意见》,临谓区检察院与区食药监局共同签署了《关于办理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中加强协作配合的意见》,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建立了行政执法和检察监督沟通协调和联动机制、形成了全市各级政府认识公益诉讼、重视公益诉讼、推进公益诉讼的强大合力和共识,实现了双赢多赢共赢的工作局面渭南市检察机关共摸排各类损害公益线索518条,向负有监管职责的行政机关发送诉前检察建议563件,诉前检察建议采纳整改率高达90%以上,提起行政公益诉讼2案,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8案,判决胜诉1案,9案正在审理。

三、强化专项带动,实现公益诉讼精准发力。全市检察机关以贯彻《决议》和《审议意见》为契机,扎实推进“为国家维权、为公益代言”“保障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维护秦岭生态,保护湿地资源”三个专项监督活动。市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逸强同志亲自主持,先后两次召开公益诉讼工作推进会,日常参与审核公益诉讼检察建议,亲自制定工作方案。随即,渭南市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协调指挥中心成立揭牌。在办理高检院、省院督办的大西高铁、侯阎铁路线下危害铁路安全案件中,协调指挥中心充分发挥办案一体化优势,市检察院抽调骨干力量组成的大荔、韩城两个专案组,快速办理了2件诉前程序案件,解决了19个铁路线下安全隐患问题,有效维护了铁路运输安全,中铁西安局为此向渭南检察机关发出了感谢信,回应民生热点,积极开展排查“问题疫苗”的专项行动,共发出督促履职诉前检察建议26份,充分维护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9月开学季,临渭、富平、合阳县检察院分别与市场监督管理局、教育局等部门联合开展针对辖区中小学及幼儿园校内及校园周边安全的专项监督检査活动,摸排损害公益案件线索20余件,及时督促整改,有效地保障了在校学生的人身安全。在“保障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专项监督活动中,共摸排食品领域案件侵害公益线索32件,立案21件,针对行政机关未依法履职,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有关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21件,提起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刑事附带民事案件5件。“维护秦岭生态、保护湿地资源”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中,共摸排公益诉讼线索53件,立案41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41件,其中涉及秦岭生态8件,均提出诉前检察建议。依法排查涉秦岭生态损害有关线索,共排査可能违法点位1885个,确认问题85个,经过现场督促相关部门履职,均已整改到位,切实做到积极作为不越权,顾全大局求共赢。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监督能力水平。全市检察机关以贯彻落实《决议》和《审议意见》为抓手,结合“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加强对“两高”关于公益诉讼的司法解释、高检院公益诉讼办案指南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准确把握办案要求和办案方法。以业务需求为导向,办案力量向公益诉讼部门倾斜共选配了40名检察人员充实到办案一线。紧密结合司法办案实践,通过业务培训、上下交流、检法交流、聘请外脑等形式,按照“3+2”模式选派24名检察官到法院、环保、国土等部门交流培训,外请专家教授开办研讨会8场次,有力提升了员额检察官和检察官助理发现问题、研判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一批“全流程”“综合型”能手。

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知晓率。按照《决议》和《审议意见》的要求,为提高公众对公益诉讼工作的了解,市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逸强同志做客渭南电视台法治在线栏目,普及检察公益诉讼工作有关知识,并接受渭南日报专题采访,回答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焦点难点问题。全市检察机关开展了“为国家维权、为公益代言”宣传活动,通过最高检检察公益诉讼微博直播,宣传我市检察公益诉讼工作,市检察院和四个基层检察院的微博直播总阅读量突破1.9亿人次,讨论量达36.7万人次。坚持把公益诉讼宣传纳入“检察开放日”“国家宪法日”活动,共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广大群众、新闻媒体记者等发放《检察公益诉讼手册》6000余本,接受群众咨询13000余人次,向社会各界发送公益诉讼检察资讯3万余条,在“两微端”推出公益诉讼宣传稿件136篇,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在《决议》和《审议意见》的推动下,全市检察公益诉讼工作取得长足进展,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检察公益诉讼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下一步,全市检察机关要以这次会议为契机,紧紧依靠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和支持,着力构建检察公益诉讼保护公益格局,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为新时代渭南追赶超越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渭南市人民政府

关于《渭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

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的说明

渭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 赵林斌

(2018年12月27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在向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报告《渭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情况。请予审议。

一、关于中期评估工作基本情况

《渭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由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已执行过半。按照监督法要求和中省部署,市人民政府对《纲要》实施情况进行了评估,并形成了中期评估报告。

今年2月,中省发展改革委先后下发通知,全面启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工作。市政府高度重视,制定印发了《渭南市“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工作方案》,明确了责任部门、主要任务、工作节点和相关要求,并于3-7月开展专题培训、实地调研、起草报告等,7月底书面征询了市工信局、市农业局等各方意见和建议52条并进行认真梳理、充分吸纳。中期评估始终聚焦评估的质量和效率,坚持系统全面、突出重点、远近结合、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原则,采取定性分析、定量评价等综合性方式方法,扎实开展实地调研,广泛听取多方意见。21个市直部门、13个县市区积极主动,密切协作,较好地完成了所承担的评估任务;市人大、市政协对评估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指导,确保了本次评估的顺利实施。

二、关于评估报告的框架体系及主要内容

目前的《纲要》中期评估报告共分三个部分:

一是对《纲要》的主要指标和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总结。“十三五”规划共提出了25项指标,经测算,有16项指标达到或超过时序进度,占全部指标的64%;有9项指标落后时序进度,占全部指标的36%。

两年半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纲要》提出的八大领域重点工作,低调务实、埋头苦干,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41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211万吨以上,优质农产品产品供给能力不断增强;文化、旅游产业规模壮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9%;交通路网、水利水系、能源保障、信息网络等重大基础设施加快提升;治污降霾、节能减排、秦岭北麓整治等取得阶段性成效;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持续加强,累计民生支出643.66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4%以上;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大力推进创新驱动、主动加强区域合作,内生动力加快培育。

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理念,聚力项目建设,确保规划落实取得扎实成效。累计新开工项目460个,建成或基本建成133个,完成投资2327.6亿元,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项目取得了新突破。

二是对《纲要》执行总体效果进行了研判,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经过两年半的努力,《纲要》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发展方式稳步转变、社会民生持续改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利因素加快集聚,全市发展迈入了结构优化、提质增效的新阶段,基本达到预期进度,为后半程奠定了较好基础。但也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需要加以重视:一是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二是新型城镇化进程较慢。三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四是县域发展两极分化严重。五是环保节能压力骤增。

基于个别指标实际完成与规划目标相差较大,建议进行必要的调整。一是生产总值增速调整为9%左右。服务业增加值、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相应调整为41.5%、54.5%。二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按年均9%进行安排,第二产业增速相应调为9%。三是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调整为1.5%。“年专利授权量”指标调整为“年发明专利申请量”。四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调整为11%左右。五是城镇化率调整为55%。

三是对《纲要》的进一步落实提出有关对策和建议。围绕《纲要》的深入实施,提出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强化《纲要》组织实施。二是确保经济稳定增长。三是聚力打赢“三大攻坚战”。四是加强支撑项目建设。五是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六是打造关中平原次核心城市。七是持续提升民生福祉。八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我们将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进一步加强规划实施管理,强化目标责任考核。我们相信,有市委的坚强领导,有市人大、市政协的支持监督,有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完成好“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附件:《渭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



《渭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执行过半。按照监督法要求和中省部署,市政府于今年3-7月份组织开展了《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工作,并形成了评估报告。

一、《纲要》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

“十三五”以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积极践行发展新理念,主动适应、把握经济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聚焦追赶超越,全面落实“五新”战略任务、加快“三地一中心”建设,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纲要》提出的指标共25项,其中:预期性指标13项,约束性指标12项。经测算,有16项指标达到或超过时序进度,占全部指标的64%;有9项指标落后时序进度,占全部指标的36%(见附件)。

经济发展类。含4项指标,全部为预期性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8%,超过目标0.8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质量和结构明显提升,达到进度要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4.4%,分别低于目标2.1和1.6个百分点。

创新驱动类。含2项指标,全部为预期性指标。2016年、2017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分别为1.21%和1.33%,落后时序进度。专利授权量两年累计2272件,按时序进度完成。

结构升级类。含5项指标,全部为预期性指标。2017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互联网普及率分别为39%、7.6%和98%,均达到或超过进度目标。城镇化率、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46.32%和50.3%,低于进度目标13.68和7.7个百分点。

民生福祉类。含6项指标,其中2项为预期性,4项为约束性。城镇调查失业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社会保险参保人数4项约束性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目标。2项预期性指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2%、8.6%。分别低于目标4.3和4.4个百分点。

生态文明类。含8项指标,全部为约束性指标。除空气质量、地表水质量低于目标外,其余各项指标均符合进度。

综合来看,约束性指标进度好于预期性指标,完成率分别为83.3%和46.2%。部分指标完成低于目标的主要原因:一是目标设定具有挑战性。目标着眼未来,进行了适度拔高,目的在于发挥《纲要》引领作用,凝聚人心,激发潜能,聚力追赶超越。二是主动落实中省调控政策。按照生态环保、节能减排等要求,坚决淘汰、关闭一批落后产能,开展错峰生产,存量下降明显,增量短期内难以补上缺口。三是外部不可控因素。执行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尤其是受经济下行、投资者预期低迷,工业品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部分指标完成难度加大,进度低于预期。

(二)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两年半来,我们积极应对复杂外部环境带来的挑战,综合施策,强化调控,扎实推进《纲要》提出的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公共服务功能、全面推进创新发展八大领域重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1.坚持强基战略,工业经济较快增长。聚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基础稳步夯实,结构体系加快优化。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41家,较“十二五”末增加51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细化出台实施意见,扎实开展降成本行动。化解煤炭产能1132万吨,取缔“地条钢”产能65万吨,淘汰火电产能42万千瓦。上半年,全市电力直接交易13.3亿度,企业享受改革红利约2530万元。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64.15亿元,增长1.12%。商品房销售面积87.24万平方米,增长24.3%。主导工业稳步增长。着力稳增长、促投资,实施“一企一策”,推动能源、钢铁、有色等传统优势工业提质增效。上半年,六大主导工业延续了去年以来稳中有进势头,实现全面增长。其中,非能源工业增长23.6%。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细化“中国制造2025”渭南方案,印发实施五大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天臣、星美等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企业快速成长,帝亚一维整车制造预计年底下线投产。国酵生物科技等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成投产。“3D打印+医疗”产业培育模式在多领域实现推广。卤阳湖国家民机试飞基地建设加快推进。黄土旱塬国家500兆瓦光伏应用领跑基地项目预计年内建成并网。集聚区建设成效明显。以要素集聚、结构优化为重点,实施“一园一主业”,白水苹果科技产业园、澄城韦庄工业集中区等一批特色园区承载功能和服务品质不断提升。大荔科技产业园、韩城高新区晋升为省级开发区。目前全市共有开发区工业园区18个,入驻企业1174家,上半年完成产值868.8亿元,占工业经济总量的68%。

2.坚持强农惠农,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中省“三农”工作决策部署,加快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现代果业强市、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各级各类园区面积达92万亩,市级以上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达到260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达到221家、6866家和2136家。粮食总产稳定在211万吨以上。水果、瓜菜、肉、蛋、奶等优质产品供给能力不断增强。“白水苹果”“大荔冬枣”“蒲城酥梨”“合阳红提”荣获“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支持农村地区改路、改水、改厕、改电工程,生活垃圾和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绿化、亮化、美化成效显著。建成清洁乡村1219个,生态乡村361个,县级美丽宜居乡村350个,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95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15个。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完成,确权面积848.74万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土地“三权分置”处于全省领先方阵。土地经营权累计流转219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26%。大荔农村一二三产融合试点、临渭田园综合体试点取得新成效。

3.坚持扩量提质,服务业保持向好势头。印发实施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意见,积极巩固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等传统消费,大力推动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科技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9%,较“十二五”末提高2.7个百分点。文化旅游产业规模壮大。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市,一批景点、景区配套功能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新增3A级以上景区10个,其中4A级2家。华山景区入选“中国十大生态旅游景区”、韩城历史文化街区荣获中国最佳历史文化旅游项目。红色游、人文游、乡村游等特色游蓬勃发展,沿黄公路观光线、桃花源民俗文化园等成为新亮点。上半年,国内外游客、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34.8%和32.9%。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到107家,营业收入增长21.7%。现代物流业稳步发展。出台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实施意见,加快推进经开区商贸物流园、潼关物流港等一批骨干物流项目建设,大力争取京东物流航空枢纽项目落户卤阳湖开发区。全市建成运营物流园区6个,在建3个,其中综合服务型4个、货运枢纽型2个、商贸服务型3个,总占地面积317.6万平方米。电商物流加快发展,澄城、合阳,富平、大荔成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新业态培育初显成效。连年成功举办国际足球、马拉松、青少年阳光体育大会等重大赛事,“体育+”模式助力渭南知名度显著提高。积极探索敬老院“公建民营”运行模式,扎实开展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区试点、“互联网+养老”社区试点,健康养老业加快发展。着力培育“餐饮+”新业态,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成功举办第26届中国厨师节,我市荣获“陕菜之都”称号。

4.坚持城乡统筹,区域发展更加协调。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完善机制、增加投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心城市形象明显改善。城区干道实现提升改造,一批“断头路”陆续打通。市政管网不断完善,雨污分流加快实施。街区绿化成效明显,微地形景观靓丽优美。市博物馆、人民公园、市民服务中心停车场等一大批公共服务设施相继建成投用,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持续巩固,再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称号。县城和重点镇建设步伐加快。着力推动县城、重点示范镇、文化旅游名镇和特色小镇补齐短板、扩容提质,支持韩城打造黄河西岸区域性中心城市。2017年,县城城建项目完成投资229.62亿元,26个省级重点示范镇和文化旅游名镇完成投资48.68亿元。“镇改街办”“村改居”加快推进,农民进城落户配套政策不断完善,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6.32%。2017年,全市县域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市比重较“十二五”末分别提高0.6和1.6个百分点。韩城位列陕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第一名,华阴、合阳、潼关荣获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5.坚持基础先行,重大设施不断完善。力推交通、水利、能源保障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支撑条件。综合交通网络取得新突破。西韩城际铁路、韩合机场建设进度加快,华山机场、西潼城际铁路前期稳步推进。沿黄公路渭南段全线贯通、国道310罗敷至渭南东段建成主体工程,新改建农村公路944.9公里。全市路网密度达到148.6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省前列。水利水系建设扎实推进。中小河治理、病险水库加固工程稳步推进,港口抽黄沿河防洪工程、东雷抽黄灌区太里防护堤除险加固工程竣工投用。新修改造干支渠107.32公里,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加快渭河、卤阳湖等生态水系建设,形成生态水面25处,面积1.29万亩。深入实施城乡供水扩建提质工程,91.1万人饮水安全得到改善和提高。能源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持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市区配电网改造工程。依托西气东输二线,增设潼关县、经开区两处供气源,天然气日供应量达到190万立方米,市区气化率达到80%以上。澄城昌盛、蒲城隆基、合阳智远大型农光互补光伏发电,潼关中广核风电等一批新能源供给项目陆续建成并网,环保、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信息网络服务加快提升。全市新增光缆总长1.7万公里。深入实施“宽带乡村”工程,行政村光网覆盖率达到98%。大力推进“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享受到更加便捷的信息服务。持续深化“智慧渭南”建设,荣获“2017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创新50强”称号。

6.坚持绿色发展,生态环保力度加大。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实施治污降霾“1+10”专项行动,扎实开展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不断强化执法巡查力度,拆改燃煤锅炉3245台,淘汰黄标车822辆。中心城区公交全部实现纯电动化。渭河化工、金钼化学年内启动搬迁。印发实施《渭南市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工作方案》《渭南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渭北采煤沉陷区、秦岭北麓、桥山生态环境治理成果持续巩固。制定落实年度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市级16条河流监测实现全覆盖,渭河吊桥出境断面水质达到省考Ⅳ类要求。对省环保厅确定的重点企业开展土壤环境强化监管,加快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绿化秦东大地、建设美丽家园”三年行动深入推进,森林覆盖率达到25.5%。合阳、澄城、潼关被评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扎实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强化耗能企业监管,关停澄城顺昌焦化60万吨生产线,陕焦烟气脱硫提标改造、富平第二污水处理厂等建成投运。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减煤141万吨,散煤削减202万吨。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下降6.3%,中心城市、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6.45%和93.7%。

7.坚持民生优先,社会事业持续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民生支出累计达到643.66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4%以上。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建立健全市县村镇四级脱贫攻坚指挥机构和工作体系,印发实施《渭南市“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等20余个政策性文件,从产业、就业、生态、搬迁、教育、危房改造、兜底八大方面精准化贫困户脱贫路径,3万多名干部投身脱贫攻坚一线。深入开展苏陕对口帮扶、国有企业合力团行动、万名医生包联因病致贫户行动,积极推广“党支部+特色产业”等帮扶模式,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2017年底,全市共实现553个贫困村退出,34.88万贫困户脱贫。预计年底,全市贫困人口降到5.86万人。民生保障稳步提升。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困难群体就业创业工作,城镇年均新增就业6.3万人,农村年均转移劳动力就业105万人。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29808元和10260元,收入比2.9:1,分配格局发生积极变化。着力解决“择校热”“学位短缺”等热点难题,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96所,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65%以上。“全面改薄”“千校达标”稳步实施,改造农村中小学校舍面积109.75万平方米,新建、改扩建城镇中小学57所、农村乡镇中心学校18所,创建标准化学校607所。全面落实13年免费教育政策,义务段实行免试就近入学。潼关县、华阴市、白水县等7个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突出职业教育发展,建成标准化中等职业学校2所。城区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全面落地。省内就医实现异地结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面推开。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实现覆盖范围、保障待遇、医保目录三统一。认真落实二孩政策,实施“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专项行动。各类养老服务机构达到75所、床位数1.14万张,一批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建成投用。大力实施文化惠民、体育惠民工程,荣获“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称号。社会治理得到加强。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和条件,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不断完善。打造“6+5+X”立体治安防控体系,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城市交通智能化管理水平明显增强,治乱疏堵专项行动、“车让人”等活动获得好评。积极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试点,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重拳整治网络乱象,“信用渭南”建设不断深入,食品药品监管得到加强。扎实开展“双拥”活动,全民国防意识不断提高。平安法治渭南建设扎实推进。

8.坚持创新引领,内生动力加快培育。以管理体制创新、科技进步创新、开放空间创新作为激发内生动力的重要切入点,着力厚植发展动能,增强后发优势。深入实施优化提升营商环境“10+2”行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下放、转移中省审批事项173项、市级管理权限1385项。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建成市级“网上办事大厅”,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投资项目实现网上并联审批。韩城计划单列市试点、庄里镇级市改革稳步推进。市级财政专项资金“拨改投”全面实施,设立总规模376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蒲城、韩城、大荔成功发行专项企业债。新一轮国企国资改革扎实推进,金钼独立工矿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试点得到国务院国资委肯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印发《渭南市科研人才落实“三项机制”实施办法(试行)》等,开展百名科技人才培育工作。积极参与关中协同创新,加快申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区、蒲城园区挂牌成立。大力推动“双创工程”,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家,众创空间达到23家、星创天地达到22家。创新“西安研发、渭南制造”模式,渭南(西安)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加快推进。2017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总额达到3.73亿元,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125件,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92.3%和9.2%。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设立驻欧盟(匈牙利)等4个驻外经贸代表处。加快参与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合作、西渭融合、富阎合作不断深化。持续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及沿海地区对接,成功举办上海产融结合恳谈会、北京经济合作活动周、杭州优势产业推介会等系列招商引资活动,帝亚新能源、中粮集团、远大住工、申华控股等一批知名企业来渭洽谈合作,门户经济、枢纽经济、流动经济建设稳步推进。

(三)重大项目进展情况

项目是规划落实的主要支撑和关键抓手。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先后印发坚持项目为王推进项目攻坚实施意见。实施扩大有效投资考核奖惩办法、运用“三项机制”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实施意见、项目审批“容缺受理”实施方案、做好PPP项目推介推进工作通知等,项目建设总体推进顺利。市级重点建设项目累计新开工460个,建成或基本建成133个,完成投资2327.6亿元,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项目取得了新突破。

1.工业转型升级方面。2016年,99个工业项目完成投资205.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97%。2017年,74个新型工业聚集地项目完成投资27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98.8%。高新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经开区生物高分子材料与植物胶囊、合阳桂花光伏、富平神华热电联产等建成投产,渭南热电联产、中国酵素城、大荔纳米粉体新材料等进度加快,蒲城清洁能源二期、富平新兴产业园能源中心等前期稳步推进。

2.现代服务业方面。2016年,36个文化旅游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完成投资101.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3.7%;2017年,41个旅游目的地项目完成投资93.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7.4%。大荔东府水乡同州里、华山清心温泉、韩城史记城、白水两山一湖生态旅游、合阳莘国古城等建成投运,渭南义乌国际商贸城、蒲城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等进展顺利。

3.农业现代化方面。2016年,29个农业产业化和美丽乡村项目完成投资69.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9.7%。2017年,33个现代农业示范地项目完成投资103.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97.8%。渭南经开区中垦乳业、韩城花椒产业园、白水新优苹果基地、大荔惠源农业物流园、澄城正大生猪产业化等一批建成或部分建成达效,华州区金川现代农业畜牧产业园、蒲城矮化果树育种育苗实验基地等进展顺利。

4.基础设施方面。2016年,103个城市建设项目和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完成投资402.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7%。2017年,100个区域中心城市项目完成投资352.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1.9%。主城区“四纵四横”道路提升改造、大荔集中供热管网、渭南北水厂、沿黄公路渭洛河桥及引线、富平至耀州红色旅游公路东段、242国道韦庄至汉村公路等建成投用。渭华快速干道主体完工,合铜、韦罗、蒲白黄高速公路等顺利推进。

5.社会民生方面。2016年,49个社会事业和脱贫攻坚项目完成投资49.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6.7%。2017年,52个社会事业与民生改善项目完成投资127.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9.7%。临渭、潼关等6个县市区易地搬迁项目基本完工,大荔、富平等4个县区安置项目主体完工,基础配套全面启动。临渭区瑞泉中学迁建、合阳县第四初中、渭南市儿童医院门诊综合楼、渭南市二院搬迁、临渭区老城中医院等一批项目建成投用或即将建成投用。渭南师院富平校区、渭华干部学院、华州区西环教育园、渭南市中心医院感染病区、临渭区老城中医院、合阳第二人民医院等项目顺利推进。

二、《纲要》实施的总体评价

经过两年半的努力,我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社会民生持续改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利因素加快集聚,全市发展迈入了结构优化、提质增效的新阶段,《纲要》执行总体达到了预期进度,为后半程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也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需要加以重视:

(一)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长期积累的结构性难题以及比较优势的逐步弱化,使我市经济面临着稳定增长和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能源资源型、高耗能类仍然是工业经济的主要支撑,有色冶金、能源、化工、非金属矿物制品四大产业占工业产值比重达到7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小,拉动效应不强。服务业占GDP比重较全省水平低3.2个百分点,金融、物流、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较为滞后。特色农业发展缓慢,农产品深加工不足,农业信息化服务、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等有待提升。

二)新型城镇化进程较慢。全市城镇化率较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低12.2和10.5个百分点,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综合承载能力、产城融合水平、辐射带动功能等方面存在问题仍较明显。同时,还面临着农村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意愿不强、农村人口进城成本较高、进城农民尚未真正融入城市等较多难题,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任务仍十分艰巨。

(三)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受传统产业占比高、民营经济不发达、外出务工难度加大、增收渠道单一等多因素影响,近年来居民收入偏低,增速趋缓。2017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低于全省1002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略低全省水平,增速与预期目标差距较大,居民收入亟待多渠道、多元化增长。

(四)县域发展两极分化严重。2017年,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排名第一方阵中,仅韩城、蒲城、富平3个入围;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排名中,临渭、华州分居二、三方阵。蒲城人均GDP是富平的1.26倍,韩城城镇化率超过澄城24.36个百分点。考虑到经济结构、产业水平、基础设施等领域之间的差异,差距有进一步拉开的态势。

(五)环保节能压力骤增。受“重化工”主导工业结构制约,以及近几年一批产业项目的陆续建成投运,全市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和污染物排放降减面临较大压力。城区环境空气质量2016年达标率为47.3%、2017年达标率为45.2%,治污降霾已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改善大气、水体质量,优化生态环境任务艰巨而急迫。

与此同时,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脱贫、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任务完成情况与期盼还有不小的差距,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仍需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对个别实际完成与规划目标相差较大的指标,按照实事求是、科学合理的原则,进行必要的调整,使目标值兼顾期望与可能性,并经过艰苦努力能够实现,也有利于引导各方进一步聚力优化结构、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

1.生产总值。全市生产总值2016年增长7.5%,2017年为8.3%,均低于规划目标。今年上半年增速为7.9%,低于目标2.1个百分点。按照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经测算,我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需要达到8.5%。对此,建议将生产总值增速由年均增长10%左右调整为9%左右。服务业增加值、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相应调整为41.5%和54.5%。

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016年、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6.4%、9.7%,较目标低了5.1和1.8个百分点。建议适当下调,同时考虑支撑GDP增长需要,按年均增速9%进行安排,第二产业增速相应调为9%。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近年来,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趋缓,上半年增长10.9%,低于目标2.1个百分点。建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由《纲要》确定的13%左右调整为11%左右,总额达到860亿元。

4.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和年专利授权量。2016年、2017年,全市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较全省水平分别低了0.98和0.96个百分点。落后时序进度0.05个百分点。建议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由《纲要》确定的2%调整为1.5%。按照创新政策导向,“年专利授权量”指标建议调整为“年发明专利申请量”。

5.城镇化率。2016年、2017年,我市城镇化率分别为44.07%和46.32%,较“十二五”末年均提高2.2个百分点以上。以2017年底数据为基础测算,到2020年,我市的城镇化率能够达到52%左右。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及保持一定的预期要求,建议将镇化率由《纲要》确定的60%调整为55%,力争年均提高3个百分点左右。

三、进一步推动《纲要》落实的对策建议

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发展的外部环境仍然较为复杂,顺利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和任务需要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全市上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盯追赶超越目标,全面落实“五新”战略,加快关中平原次核心城市建设,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项目建设、产业升级、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和民生保障等工作,确保与全省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强化《纲要》组织实施。《纲要》是“十三五”时期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经市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切实维护《纲要》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在编制年度发展计划时,工作思路、主要指标、重点任务等要与规划有机对接,并及时将中省新理念、新部署、新要求融汇到年度计划中,不断丰富《纲要》内涵,提高规划的延续性和可操作性。要进一步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监测与分析,重大问题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检查。

(二)确保经济稳定增长。发展不足、发展不快、发展不优仍是我市现阶段最大的市情,要把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扎实推动结构优化作为首要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好中省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业稳增长促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扩大内需等系列政策措施,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对两年半来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滞后指标和任务,进一步细化举措,加力推进,追赶进度,全力补齐稳定增长的薄弱环节和短板。

(三)加强支撑项目建设。充分发挥项目投资关键作用,多渠道、多领域扩大有效投资。坚持领导包联、讲评观摩等工作机制,持续做好项目建设土地、水电路气等要素保障。紧扣中省政策和投资导向,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基础设施配套和民生事业短板等重点领域,强化项目谋划储备。持续抓好PPP入库、推介、推进工作。紧盯东部发达省份和行业领军企业,深化央企进渭、省企进渭战略合作,抓紧落实苏沪浙招商成果。增强“丝博会”“陕粤港澳活动周”等平台招商实效,千方百计引进一批高精尖项目、功能提升项目。

(四)聚力打赢“三大攻坚战”。“三大攻坚战”既是党中央、国务院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具体战略部署,也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要高度重视金融领域社会风险,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严格落实中省债务管理政策,不断规范政府举债融资方式。要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不断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按照“八个一批”精准路径,确保脱贫攻坚任务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入开展蓝天保卫行动、水污染防治行动、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和秦岭北麓生态专项整治,强化环境治理与保护,奋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美丽渭南。

(五)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细化工业稳增长促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各项举措,推动煤炭、有色等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改造,优化产品供给,加快迈向中高端。全面落实五大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聚力提升新兴产业规模。全力抓好工业园区建设,不断提高承载能力和服务品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加大中小企业、瞪羚企业培育力度,支持企业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增强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做大特色公用品牌。持续抓好现代农业园区、畜牧业示范区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支持种养加一体化,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发展,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试点取得新成效。全面落实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意见,巩固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扩大新兴消费。持续抓好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工作,构建“一核一心四带十区”大格局。做大做强大华山旅游品牌,促进文化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着力拓展健康养老、“体育+”、“餐饮+”等消费新热点,加快现代金融、信息咨询、科技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力推物流园区、物流基地建设,培育壮大一批物流龙头企业。

(六)打造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深入实施“拉大框架、补齐短板、提升品位、完善功能、塑造新形象”中心城区五大工程,加快构建“一轴两环六桥九辐射”过境交通系统,着力提升综合承载和集聚带动。持续完善县城、重点示范镇、文化旅游名镇和特色小镇基础设施与配套功能,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切实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全域建设美丽乡村,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扩大与沿线地区、友好城市间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黄河金三角地区合作、关中协同创新、西渭融合及富阎产业合作,着力发挥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加快发展“三个经济”,推动次核心城市建设迈上新水平。

(七)持续提升民生福祉。坚持就业优先,深入开展“双创”工程,全力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引导支持城乡居民多渠道、多元化增收。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推进幼儿园建设,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切实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持续抓好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扩面提标工作,认真落实二孩政策,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推动健康养老产业加快发展。深入开展体育惠民、文化惠民活动,不断增强人民体质,丰富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八)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营商环境“10+2”行动方案,大力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行容缺受理、上门服务等新模式,优化再造审批服务流程,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改革,扎实做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实施意见,全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领域和市场准入,积极弘扬企业家精神,以更大力度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深入推进韩城计划单列试点和庄里镇级小城市综合改革,加快蒲城撤县设市步伐。深化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领域和市场准入,持续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统筹推进文化、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制度改革,深化农村综合试验区改革,稳妥有序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开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试点。




渭南市人民政府

关于市级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调整方案(草案)的报告

渭南市财政局局长 张养民

(2018年12月27日)


主任、各委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在向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报告市级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调整方案(草案)。请予审议。

一、市级新增财力情况

2018年省对市级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118154万元,增加15087万元,加上省政一次性困难补助4700万元,新增财力合计为19787万元(含高新区、经开区、卤阳湖开发区,下同)。

二、市级新增财力安排意见

根据中省有关政策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新增财力主要用于落实中省调资政策、保障改善民生、保障机构正常运转等。具体安排意见如下:

1、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和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离休人员离休费3344万元。按照中省政策要求,从2018年7月1日起,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和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离休人员离休费。经测算,需安排支出3344万元,其中:市本级3100万元,高新区84万元,经开区147万元,卤阳湖13万元。

2、安排社会事业发展支出15797万元。其中:农业和扶贫支出4569万元,文化体育事业支出4283万元,公共安全支出2380万元,其他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支出4565万元。

3、地方政府一般债券利息、服务费支出646万元。

三、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调整方案

以上新增财力的安排,共需增加2018年市级支出预算19787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62万元,国防支出117万元,公共安全支出2889万元,教育支出425万元,科学技术支出17万元,文化体育和传媒支出4141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51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63万元,节能环保支出220万元,城乡社区支出1155万元,农林水支出5059万元,交通运输支出1016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057万元,债务付息及发行费支出646万元,商业服务支出12万元,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49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8万元。

当前,我市财政收支矛盾仍然十分突出,我们将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认真执行市人大的各项决议,强化财政管理,狠抓增收节支,努力确保全年财政预算顺利执行。




渭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批准《渭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有关预期性指标调整的决定

(2018年12月27日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听取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提交的《渭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

会议对渭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和指标调整情况进行了审议。会议同意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提出的审查意见报告,决定批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渭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有关预期性指标调整方案。


渭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批准渭南市市级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调整的决定

(2018年12月27日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听取了市财政局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市级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调整方案(草案)的报告》。

会议对市级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调整方案(草案)进行了审议。会议同意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提出的审查意见报告,决定批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市级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调整方案。



渭南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

补选渭南市出席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办法

(2018年12月27日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二、选举工作由渭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或其委托的副主任主持。

三、补选渭南市出席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个别代表,实行等额选举。本次会议补选出席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名。

四、补选渭南市出席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由主任会议提名,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充分酝酿后,在常委会会议上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

五、出席会议的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有选举权,列席人员没有选举权。

六、补选代表选票盖市人大常委会印章,无印章的选票无效。

七、对选票上的候选人,投赞成票的,在姓名上面的符号栏内画“○”,投反对票的,在姓名上面的符号栏内画“×”,弃权的不画任何符号。投反对票的可以另选他人。如另选他人,则在另选人姓名栏内写上另选人的姓名,并在其姓名上面的符号栏内画“○”。投弃权票的不能另选他人。每张选票所选的人数等于或少于应选人数的为有效票,多于应选人数的为废票。选票填写模糊、无法辩认的无效。

八、会议设监票人2名,由会议主持人在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中提名,经常委会会议通过后,对发票、投票、计票工作全过程进行监督。

计票人员由会议工作人员担任。

九、会议设一个票箱,投票前由监票人当众打开票箱检查。投票时,监票人先投票,然后常委会组成人员按顺序投票。

十、投票结束后,由监票人、计票人员当场打开票箱清点票数,认真核对,作出记录,由监票人将汇总票数报告会议主持人,宣布选举是否有效。收回的选票等于或少于发出的选票,选举有效;多于发出的选票,选举无效,应重新进行投票选举。

十一、计票完毕,由监票人向会议主持人报告计票结果,由会议主持人宣布选举结果。

十二、候选人获得市人大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过半数的选票,始得当选。如候选人获得的选票未超过全体组成人员的半数,是否重新选举,由主任会议决定。

十三、本补选办法自通过之日起施行。




渭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

关于提名李毅同志为省十三届

人大代表候选人的报告

(2018年12月27日)


市人大常委会:

渭南市出席省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共67人。截止目前,我市选举的毛万春(省推代表)、陆治原代表调离陕西行政区域,杨宏勃辞去代表职务,代表名额出缺3人。另外,省代表李智远从韩城调到铜川;王瑞峰从铜川调到渭南;杜鹏从延安调到韩城;马赟从宝鸡调到渭南,现共有省人大代表66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五十四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四十四条第十三款的规定及市委组织部相关文件,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提名,李毅为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提请常委会依法进行补选。




渭南市人大常委会任免人员名单

(2018年12月27日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一)


决定任命:

刘凯为渭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决定免去:

张建军的渭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


(二)


任命:

许卜戈为渭南市监察委员会委员。


(三)


免去:

傅桥舟的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职务;

同惜民的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职务;

凌恒山的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职务;

王亚民的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一庭副庭长职务。





参阅文件:




关于《渭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的审查意见

渭南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

(2018年12月27日)


市五届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听取和初步审查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提交的《渭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在此基础上,结合人代会、常委会审议实施年度计划执行情况形成以下审查意见。

一、关于中期评估报告的审查意见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市人民政府按照中省要求认真扎实地开展了全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和重点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估结果基本符合区域实际,对规划后期实施的对策建议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省要求,基本符合区域实际情况。

对于市人民政府提出的调整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化率等预期性指标的建议,审查认为,调整理由和依据是合理的、充分的,调整结果比较符合区域实际。

财政经济委员会指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还需进一步加大对区域发展问题的研究和预测:原有支柱性工业产业逐步弱化,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偏小,稳增长、调结枃问题还需继续重视;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基础不够牢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发展经济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脱贫攻坚、社会治理等领域仍存在短板。

二、建议

(一)重视做好调整指标落实工作。要强化对“十三五”规划指标政治性法律性的认识,增强做好调整指标落实工作的责任感。既要注重调整指标的分解落实,也要注意衔接处理妤相关指标的调整及其他有关事宜,确保调整指标落到实处,不留漏洞。要进一步研究完善规划后续实施的措施办法,为确保调整后规划指标全面顺利完成打好基础。

(二)进一步注重产业发展。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突破口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坚持以构建区域现代化经济体系为目标,继续统筹发挥政府宏观管理和资源要素所有者的职能作用,促进产业持续有效发展。要进一步加强加大对现有企业的分析研判和帮助支持,通过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构建支柱产业。要持续紧抓“一带一路”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等良好机遇,招大引强,培育发展新产业。

(三)持续有效促进民生改善。要持之以恒抓好脱贫攻坚工作,在精准上再下功夫,确保全市2020年脱贫目标圆满实现。要进一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打赢大气污染、水土污染防治和秦岭保护区保护攻坚战,不断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要在解决适龄人员就业、促进城乡居民增收上再下功夫,多措并举增加居民收入。要持续高度关注“上学难、看病贵、房价高”等关系人民群众生活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切实措施予以有效化解,使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四)继续加强社会治理。要按照中省要求切实完成好市县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落实好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等要求,不断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要积极防范化解区域重大金融风险,消解居民忧虑,构建完善社会信用体系。要继续加强区域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解除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后顾之忧。要持续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建设,促进各类矛盾问题的有效化解解决,保证社会环境和秩序良好有序。

以上意见,请予审议。




关于渭南市人民政府市级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

支出调整方案(草案)审查意见的报告

渭南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

(2018年12月27日)


市人大常委会:

市五届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初步审查了市财政局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提交的《关于市级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调整方案(草案)的报告》,对我市2018年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调整方案(草案)提出了初审意见。现提请市五届人大常委会审议。

一、审查情况

2018年省对市级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118,154万元,较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审查批准的103,067万元增加15,087万元,加上省财政一次性困难补助4,700万元,新增财力合计19,787万元(含高新区、经开区、卤阳湖开发区)。

二、审查意见

市人民政府就市级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新增财力19,787万元提出了支出安排意见和支出调整方案(草案)。财政经济委员会审查认为,有关支出安排意见符合上级有关政策要求和市级实际,支出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符合相关法律规定。

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批准市级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调整方案(草案)。

三、审查建议

1.市级预算调整方案经市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调整后的预算执行,将新增资金按规定抓紧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尽早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2.要坚持依法征管收入,积极保证年度预算收入目标顺利完成。要继续加强财政存量资金盘活、专项资金整合等工作,积极筹措资金保证支出预算执行。要持续深化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管理,促进收支矛盾有效化解。

3.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全面落实中办发【2018】15号《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指导意见》的要求,认真完善政策措施,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以上意见,请予审议。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上一篇]:2018年第5期
[下一篇]: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公报

主办单位:渭南市人大常委会
版权所有:渭南市人大常委会 Copyright©2009 wnrd.gov.cn 邮编:714000
承办单位:渭南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913-3035200 地址:渭南市东风大街中段10号
ICP备案编号:陕ICP备12000409号 推荐分辨率:1024*768

陕公网安备 610502020003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