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参考资料 -> 常委会公报
常委会公报
2017年第1期
发布时间:2017/2/21  浏览次数:20490 次  来源:渭南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作者:
文字 〖
 

渭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017   第一号(总号:054

   

 

 

 

 

渭南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215

在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陆治原1

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3

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李明远3

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关于渭南市2016年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的决议……………………………………………………………………………14

关于渭南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

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渭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4

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渭南市2016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李长敏22

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关于渭南市2016年财

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财政预算的决议……………………………………………………24

关于渭南市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

的报告  ……………………………………………………………………………渭南市财政局24

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渭南市2016

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的审查

结果报告  …………………………………………………………………………李长敏34

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关于渭南市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37

渭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2017年) ………………………………………郭勇格37

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关于渭南市中级人民法

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 45

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2017年) ……………………………………………………李永强45

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关于渭南市人民检察院

工作报告的决议…………………………………………………………………………………………  52

渭南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2017年)……………………………………………………… 李逸强52

渭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

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59

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

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62

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主席团和秘书长名单 ……………………………………63

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名单 ……………………………………63

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大会执行主席分组名单 …………………………………64

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副秘书长名单 ……………………………………………65


在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201729日)

中共渭南市委书记  陆治原

各位代表、同志们:

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就要胜利闭幕了。

这次大会以转型升级、追赶超越为主题,紧扣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新渭南,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等各项报告,选举郭勇格同志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军信、雷华同志为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是一次团结民主、务实高效、凝心聚力、催人奋进的大会。

各位代表、同志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我们要从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全面推进人大工作开创新局面。

一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坚定人民立场,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想,做部署、聚合力、抓落实,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方向,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工业转型为突破口,加速转型升级、全力追赶超越;要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的新期盼,加快引水入城、建设秦东水乡,持续实施“绿化秦东大地、建设美丽家园”三年行动,全域建设美丽乡村,打好节能减排、治污降霾组合拳;要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更加关注困难群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下势办好群众关切的教育、医疗等民生实事,着力补齐民生短板;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集中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以党建工作的新成效,让人民群众看到党的形象、感受到党的力量。

二是各级人大及常委会要依法履行职责。依法履职是人大工作的生命线。各级人大及常委会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认真贯彻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及时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变为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为。要紧扣中心、服务大局,始终围绕市五次党代会确定的建设“三地一中心”目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依法行使好重大事项决定权,不断推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要科学立法,聚焦城市建设、民生改善、环境保护等方面,制定一批事关长远的法规条例。要依法监督,用好审议、检查、视察、评议等办法,敢于监督和善于监督,加强对社会热点、难点及常委会意见的跟踪落实。要加强自身建设,健全人大常委会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程序,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三是各位人大代表要提升参政议政能力。提升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是改进人大工作的关键。各位代表始终要把讲政治、顾大局、守规矩放在第一位,传达、贯彻好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和人代会精神,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渭南落地生根。要加强学习,自觉学理论、学法律、学方法,坚持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典型学,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升依法办事能力;要加强调研,紧紧围绕产业转型、脱贫攻坚、生态治理等中心工作,深入开展调研视察、询问评议等,不断提升建言献策、参政议政的能力;要严以律己,始终做到不触碰法律高压线,不逾越道德红线,不踩踏党纪底线,自觉接受纪律约束,以身作则、遵纪守法,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无愧于人民代表的光荣称号。

各级党委要大力支持人大工作,及时研究解决人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为人大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不断开创我市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局面。“一府两院”及政府部门,要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积极配合支持,确保人大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各位代表、同志们,时代赋予我们重任,人民寄托我们厚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决策部署和本次人代会精神,低调务实不张扬,撸起袖子加油干,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和省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201729日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李明远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会议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认为,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市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决策部署,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全面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三五”平稳起步、良好开局。会议同意报告提出的2017年工作主要目标和任务。

会议要求,市人民政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以贯彻落实市五次党代会精神为统揽,以追赶超越为主题,以转型升级为主线,加快“三地一中心”建设,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全面发展。

会议号召,全市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低调务实不张扬,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新渭南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727日在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渭南市市长  李明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环境,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中省决策部署,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践行新理念,克难攻坚,稳中求进,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生产总值完成1488.6亿元,增长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89.5亿元,增长10.6%;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5.7亿元,同口径增长1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74亿元,增长14.1%;城乡居民收入达到27485元和9415元,分别增长7.9%8.2%,较好完成了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三五”平稳起步、良好开局。

项目投资支撑有力,经济实现稳中有升。坚持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促发展的第一抓手,出台工业促投资稳增长九方面措施,设立总规模376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精心策划123PPP项目纳入中省项目库。坚持包联包抓、一线督办,有力促进了项目落实。沿黄公路渭南段全线贯通,中垦乳业等35个项目建成运营,富平热电联产等115个项目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国道310改扩建等80个项目加快推进,韩合机场等30个项目提前开工,316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任务的118.2%。坚持领导带头,主动出击,招大引强,民机试飞基地、中心城市碧桂园等项目成功落地,全年签约招商引资合同396个,到位资金675亿元,加快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

产业转型升级提速,发展动能持续增强。下大气力调结构、促转型,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关闭煤矿18处、退出产能1132万吨,压减炼铁产能60万吨。不断优化工业结构,蒲城清洁能源大型煤制烯烃顺利投产,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工业产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沃特玛、天臣动力电池批量生产,桂花能源、智远光伏并网发电,“中国酵素城”等项目加速推进,3D打印产业化初见成效,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1.4%,拉动工业增长新的动能已经显现。园区创建步伐加快,大荔科技园成功晋升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粮食总产达到211万吨,省级农业园区发展到48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428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54家。白水苹果、蒲城酥梨、大荔冬枣、临渭葡萄、合阳红提等五大公用品牌价值日益凸显,我市荣获“全国果品品牌创建示范市”称号。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华山景区入选“中国十大生态旅游景区”,卤阳湖、党家村成功创建4A级景区,乡村游、休闲游蓬勃发展,全年接待游客4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66.3亿元、增长13.1%。积极培育新业态,富平县、大荔县被列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全市电子商务企业达到248家。成功举办第26届中国厨师节,同州里、中华郡等一批特色街区建成投用,“体育+文化+旅游”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

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围绕做大中心城市、做强县城、做美镇村,高起点修编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心城市138个重点城建项目完成投资141亿元,渭东新城全面启动,城区13条“断头路”相继打通,城市框架不断拉大。连霍高速东入口改造竣工通车,渭南北水厂一期建设完成,人民公园、湭河湿地公园加快建设,乐天大街、人和片区成为中心城市新的风景线。市博物馆、图书馆全面开放,5所新建学校顺利招生,全国文明城市通过年度测评,城市品位不断提升。韩城黄河沿岸区域中心城市初步形成,蒲城撤县设市稳步推进,庄里镇综合改革试验区挂牌运行,省级园林县城实现全覆盖,合阳县率先创建国家园林县城。26个省市重点示范镇、文化旅游名镇完成投资40.4亿元,设施功能不断完善。新改造棚户区2.78万套,全面放开落户限制,6.46万人进城落户,城镇化率达到44.07%

环境治理力度加大,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坚持“铁腕治污”,狠抓治水绿化,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强力推进“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集中整治环保突出问题,全市拆改燃煤锅炉407台,淘汰黄标车、老旧机动车1.67万辆。持续开展新一轮渭河治理三年行动,渭河出境水质达到省考目标。电力、化工等重点企业超低排放、脱硫脱硝和除尘改造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如期达标,单位GDP能耗下降3.73%。非法采石得到遏制,秦岭北麓和桥山生态修复稳步推进。实施造林绿化63.9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51平方公里。编制渭南水系规划,启动渭河生态区建设和黄河西岸综合治理,卤阳湖生态修复和二华蓄滞洪区工程完成节点任务。合阳县荣获国家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全市5个镇、15个村被评为省级生态镇村,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全省标杆。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发展活力快速释放。持续扩大改革开放,以创新理念引领发展。在西安设立渭南科技工作站,构建“西安研发、渭南制造”新模式。创建国家级“众创空间”2个,市级“众创空间”达到15个,韩城市、大荔县、白水县成为全省县域创新试点县。深入推进七大领域重点改革,103 项年度改革任务顺利完成。“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取消、下放市级行政许可事项92项,市县两级权责清单向社会公开,镇村便民服务机构覆盖率分别达到93.7%84%,群众办事更加便捷。商事制度改革实现新突破,催生市场主体3.9万户,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到49.4%。新一轮国企国资改革扎实推进,市产投集团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改革顺利启动。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市级财政专项资金“拨改投”全面实施,与省金控、陕西能源公司基金合作项目正式运行。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率先完成。主动融入“一带一路”,与俄罗斯阿穆尔共青城缔结友好城市,新增外贸备案企业43户,实现进出口总额12.1亿元。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西渭融合更加紧密,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全年财政民生支出299.56亿元,“两个80%”全面落实。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投入扶贫资金75亿元,搬迁困难群众2.75万户、10.3万人,359个贫困村、26.12万人实现脱贫。城镇新增就业6.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5.4万人。全面落实普通高中免费教育,创建标准化学校165所,新建公办幼儿园81所,潼关县、华阴市、白水县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通过国家验收。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调整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56个县级公立医院市县医疗联合体实现全覆盖。成功承办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秦腔现代剧《家园》获特别贡献奖,我市荣获“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称号。举办了国际马拉松赛、百城自行车赛等重大赛事,带动体育文化、体育产业快速发展。举行了全国青少年阳光体育大会、全民健身系列活动,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积极性持续高涨。双拥共建再获殊荣,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平安渭南、法治渭南建设稳步推进,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有效化解了一批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自身建设不断加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和省委“三项机制”,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强化审计监督和效能监察,谋事干事氛围更加浓厚。法治政府建设进一步深化,决策机制不断完善。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结。持续推进政务公开,向人民报告、百姓问政、邀请公民进政府活动实现常态化。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查处各类违纪案件410件,给予纪律处分476人。

国防动员、国家安全、人民防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不断加强,统计、气象、地震、档案、地方志、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红十字事业都有新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顶住了经济下行的压力,经受了去产能的阵痛,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取得这样的成绩,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协力、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驻渭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致以崇高的敬意!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渭南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加快发展压力较大;民间投资活力不强,营商环境还需优化;环保问题比较突出,生态建设亟待加强;改善民生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一些政府工作人员担当意识、主动作为还不够强。我们将直面问题,细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今年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2017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贯彻落实市五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要抢抓“一带一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关中协同创新的新机遇,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坚决打好四化同步、治污降霾、环境优化、扶贫脱贫和壮大民营经济五大攻坚战,以勇于担当、敢为人先的精气神,争当全省追赶超越排头兵。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以贯彻落实市五次党代会精神为统揽,以追赶超越为主题,以转型升级为主线,加快“三地一中心”建设,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全面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6.8%;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居民收入增长10%11%;万元GDP能耗下降3.5%。这些目标的确定,充分考虑了经济发展新特征、稳中求进总基调,与我市“十三五”规划目标相衔接,既符合加快发展、追赶超越的要求,也有利于推动转型升级、改善民生。我们要以“跳起来摘桃子”的进取精神,努力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持追赶超越主题,按照引领黄河金三角、高于全省水平的目标定位,在项目建设、改革创新诸多方面、各个行业,紧盯先进,奋力赶超,力争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必须坚持转型升级主线,实施五大产业转型发展规划,着力化解煤炭等过剩产能,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使产业结构紧跟需求变化,让新兴产业成为引领发展的新动能;必须坚持市域统筹发展,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促进产业统一布局、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构建县域错位发展、协同协作、互促共动新格局;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引领,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改革破难题、添活力,全力推进区域协同创新、深度融合,大力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业的浓厚氛围,让改革创新真正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

今年重点抓好八方面工作:

(一)全力扩大投资,夯实发展基础

把项目建设作为追赶超越的关键来抓,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全年实施市级重点项目330个,投资突破950亿元。建成韩合机场、韦罗高速等50个项目,完成蒲白高速路基桥梁工程,推动西延高铁富平段、西韩城际铁路、合阳-铜川高速、华山机场等项目建设,加快临潼-华山、临渭-蒲城和主城区轨道交通等项目前期工作。持续实施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水保治理等水利项目,加强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聚焦产业类项目,确保安泰科技等30个项目建成投产,帝亚一维纯电动汽车等24个项目开工建设。进一步优化投资发展环境,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重视项目谋划储备。加大项目策划投入,借助专业机构开展项目策划包装,推动项目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围绕精细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航天航空五大产业,精心谋划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新兴项目和产业配套项目,全年策划重大前期项目200个以上。加强与中省部门沟通衔接,争取更多项目纳入中省盘子。积极推行PPP等投融资模式,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领域推出一批适合民间投资的重大项目。   

提升招商引资水平。制定出台全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进一步夯实领导干部招商责任,推动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聚焦高科技、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盯500强企业、大型央企民企,实施产业链招商、产权招商、股权招商和轻资产招商,着力引进一批技术先进、带动力强、附加值高的项目。充分发挥驻外联络机构、民间商会和西安科技工作站作用,强化宣传推介,吸引更多企业来渭投资。积极参加丝博会等国内外大型展会,主动参与央企、京企进陕对接,狠抓签约项目落地,确保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到710亿元。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以建设新型工业聚集地为目标,着力去产能、促转型、育新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0户,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运用市场化和法治手段,稳妥推进去产能工作,淘汰煤炭过剩产能279万吨,关闭整改无望的水泥企业。加快在建煤矿企业产能释放,建成富平热电联产项目,推进蒲城清洁能源二期、渭南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实现能源高端转化和综合利用。开展“中国制造2025”渭南行动,加大龙钢、金钼、中金等企业技改力度,重点实施年产100万吨带钢生产线、陕焦扩能技改等项目,支持中联重科、北人印机等骨干企业转型升级,以新技术、新业态提升装备制造业水平。强化“中国酵素城”引领作用,加快大荔、富平、蒲城、白水食品产业园建设,带动食品工业快速发展。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抓好渭南高新区新能源产业园建设,加快沃特玛二期、天臣三期等项目进度,打造西部重要的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实施光伏领跑者计划,建成拓日新能等光伏电站,不断扩大装机规模。加快卤阳湖民机试飞基地、韩城通航产业园建设,促使航空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积极培育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壮大3D打印、聚泰功能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力争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

推进园区提档升级。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支持民营资本开发工业地产,加快标准厂房和服务平台建设,年内各园区建成1个中小微企业孵化基地。着力提升产业聚集水平,每个园区建成1个百亿元产业集群、1家投资1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进一步发挥园区支撑引领作用。支持渭南高新区建设,强化体制、管理、服务和模式创新,拓宽发展空间。推进渭南经开区、韩城经开区晋升国家级经开区,澄城工业园晋升省级经开区,富平、蒲城高新区和大荔经开区快速发展,临渭区双创基地、华阴医药产业园加快建设,力争每个县区都有一个省级园区。

扎实做好“双创”工作。积极申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实施创新争先行动计划。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引进先进技术,开展成果转化,新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利用现有科研用房、闲置厂房、办公楼宇等资源,鼓励招引科技型企业和研发运营机构入驻,新增一批“众创空间”。完善落实相关扶持政策,支持返乡人员、大学生团队和高技能人才创新创业。全年技术合同交易额实现1.8亿元,专利申请和授权分别达到2150件和700件。

(三)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加快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培育发展特色农产品,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地。

发展壮大现代农业。实施整镇连片现代粮食基地建设,粮食总产稳定在210万吨以上。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扩大特色果菜种植规模,全市水果、瓜菜发展到387万亩和195万亩,新增优质水果15万亩。实施畜牧业振兴计划,加快陕西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新扩建标准化养殖场200个以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有效供给,建立健全质量追溯体系、产品评价认证体系,推进五大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力争把“白水苹果”、“大荔冬枣”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果业品牌。推动现代农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新增市级以上园区10个,新增园区面积5万亩。

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发展,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70个。积极实施产业融合发展“县镇村”示范工程,支持大荔县开展国家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试点。扎实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比重,加快旅游观光、苗木花卉产业发展,使农民在全产业链中获得更多收益。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全面落实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政策,加快华州区、富平县、白水县、合阳县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中心)建设。抓好5个国定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启动华州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制改革。推广合阳县“农权贷”改革经验,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消费较快增长

出台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意见,支持新业态发展,确保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0%以上。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以建设华夏山水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实施景区提升工程,加快司马迁祠、少华山、洽川5A级景区创建步伐,年内建设4A级景区2家、3A级景区5家。积极发展红色游、乡村游和文化游,加快仓颉庙、潼关古城、蒲城槐院里等项目建设。推进资源整合、文化旅游融合,打造“风追司马”、“诗经之源”、“华山论剑”等文化演艺精品。支持华旅集团参与黄河金三角区域景区建设和联合营销,努力将华旅集团发展为区域旅游业龙头。支持韩城市、华阴市、大荔县、合阳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着力构建特色鲜明、多元化旅游新格局。全年旅游综合收入突破400亿元。

培育壮大新型服务业。积极发展融资租赁、研发设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二三产业联动发展。依托“互联网+”新模式,加快电子商务平台和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施经开区铁路物流园等一批物流工程,规划建设区域农产品交易中心,新增大型电子商务企业50户。推进“体育+”模式,重点培育运动休闲、竞技表演、场馆服务等体育产业。加快尧头窑文化旅游生态园、桃花源民俗文化园、莘国水城建设,发展文化创意、设计服务、数字动漫等产业,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

加快消费供给升级。实施“家政社会化服务、生活品质提升、标准化和品牌引领、市场主体培育”四大工程,抓好中心城市建国饭店、宏帆广场等项目建设,完善提升万达、信达、华盛三大商业聚集区,建设“15分钟”社区便民生活服务圈。加强“陕菜之都”品牌建设,打造一批特色街区,支持发展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服务消费,拓展休闲体验、假日经济等新型消费。年内新增限额以上贸易企业60户,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

(五)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市域统筹发展

围绕建设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加快补齐城镇短板,增强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功能,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实施“拉大框架、补齐短板、提升品位、完善功能、塑造新形象”五大工程,重点抓好202个城建项目,确保完成投资283亿元。加快渭东新城、滨河新区和华州大道建设,推动华州区和中心城区深度融合。启动中心城市环城道路建设,实施“四纵四横”主干道路提升改造工程,打通前进路北段、仓程路南延线、杜化路中段等主干道,提升道路绿化亮化美化水平。加快“引水进城”步伐,年内建成西海、渭清、南湖三大公园。持续完善供热、供水和“地下管廊”等市政设施,推动“数字化城管”平台建设,提升综合承载力。加大旧城改造力度,改造棚户区2.4万套,全面推行货币化安置,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

推动县城扩容提质。支持韩城建设黄河沿岸区域中心城市,推进蒲城撤县设市,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富平、大荔、华阴等县城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推动产业、人口向县城聚集。突出抓好26个省市重点示范镇、文化旅游名镇、特色小镇建设,培育一批富有特色和活力的现代化城镇。积极推进县城“多规合一”,完善建制镇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每个县年内至少建成5个新型农村社区。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紧抓中省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机遇,争取更多内联外引城镇项目和资金。统筹推进富平-韩城、临渭-潼关、黄河西岸城乡统筹示范带建设,提升联动发展水平。全面落实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推进“镇改街办”、“村改居”工作,完善农民进城落户配套政策,年内进城落户1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8%。全域建设美丽乡村,优化提升210个示范村,持续改善人居环境。

(六)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施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渭南。

强力推进环境整治。持续开展“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坚持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六措并举,加大民用散煤清洁化治理力度,实施地热、光伏等清洁能源替代工程,确保空气质量趋于好转。全面实行河长制,完成新一轮渭河治污三年行动任务,做好重点水源地保护,全市集中式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加快工业园区、重点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确保渭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支持潼关县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

加大生态保护力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推进采煤沉陷区治理和秦岭北麓、桥山生态恢复,坚决制止违规采石和乱批乱建。支持富平县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系统建设试点。扎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保护湿地资源。坚持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切实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加强低效用地再开发。倡导绿色消费,推广低碳生活方式。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实施造林绿化和水系建设。深入开展“绿化秦东大地、建设美丽家园”三年行动,抓好中心城市、县城出入口、高铁和公路沿线等重点区域造林绿化,推进黄渭洛沿岸防护林建设,全年新增造林绿化50万亩。坚持柔性治水思路,启动渭南水系建设,加快卤阳湖生态修复、二华蓄滞洪区建设、黄河西岸综合治理进度,实施县城水网、乡村涝池恢复扩建等工程,构建纵横成网、河湖相联、渠库相通的生态水系。

(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持续抓好“两个80%”民生政策的落实,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入推进“五个一批”工程,启动搬迁6.47万贫困人口,抓好1.14万非搬迁贫困人口危房改造。实施设施农业、光伏、电商等产业扶贫,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较高的产业基地,落实教育扶贫、医疗救助和社会兜底政策,力争10万人脱贫、260个贫困村退出,蒲城县脱贫摘帽,大荔县、潼关县、华阴市整体脱贫。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做好以高校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去产能分流职工为重点的就业工作,新增就业5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9万人。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和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稳妥做好扩面提标。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实施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和定额结算。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落实好城乡低保户、五保户等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政策,让更多群众享受发展成果。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启动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年内新建中小学11所、公办幼儿园15所,临渭区、华州区、澄城县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验收。支持渭南师院扩大规模,提高办学水平。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推动职业教育特色化发展。加快“健康渭南”建设,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卫生计生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和优惠政策。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建成镇村体育惠民工程500个,推进县级体育场馆、渭河全民健身长廊建设,承办好国际马拉松赛、陕西首届全民健身大会等重大赛事,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抓好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办好“青春之梦”等文化惠民活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持续做好双拥共建,促进军民融合发展。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实施“七五”普法规划,深入推进“平安渭南”建设,夯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建立健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改长效机制,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强化食品药品日常监管,确保老百姓餐桌上的安全。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维护民族团结、宗教和谐。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依法解决群众诉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八)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增强发展活力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追赶超越的强大动力,加快推进关键性改革,进一步激发社会创造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行政体制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快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深化企业登记制度改革,促进市场主体注册简易化。全面推行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试点,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深入推进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支持韩城计划单列市试点、庄里镇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强税收征管和非税规范管理,实施财政资金“拨改投”和零基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鼓励支持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扩大企业直接融资规模。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活动,维护规范金融市场秩序。协调推进教育、卫生、社会及生态等领域改革。

创新体制机制。大力营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放宽民间投资领域和市场准入。推进金融创新,统筹信贷资源配置,加大对重大项目、小微企业和“三农”支持力度,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强化产业基金、科技创新发展基金等政策扶持,培育一批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支持县域创新发展,鼓励各县突出特色、树立品牌、错位发展,增强县域竞争力。继续推进人才强市工程,完善落实相关政策,支持职业经理人、企业家队伍建设,加快引进和培养一批科技型、高技能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及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健全渭南海关大通关联动机制,加快电子口岸建设,鼓励优势企业、特色产品开拓国际市场,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全力推进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紧密协作、关中协同创新、西渭加速融合,积极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深化合作,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三、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新的一年,我们将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转变执政理念,推动转型发展、追赶超越,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扎实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能力,严格落实权责清单。坚持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决定、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制度,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水平。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推进社会诚信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努力提升服务水平。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办事流程,缩短办结时限。加强市县镇村四级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发扬“马上就办”精神,提升政府工作效能。深化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坚持开展百姓问政、向人民报告、公民代表进政府等活动,办好“12345”政府服务热线,提高工作透明度。

持续改进政府作风。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集聚群众智慧,合力破解发展难题。弘扬“钉钉子”精神,扑下身子,真抓实干,高效执行中省和市委决策部署,确保各项决策落地生根。强化绩效考核、行政问责,加强效能监察和审计监督,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和慢作为,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清风正气。深入落实“三项机制”,鼓励干事,激励探索,全面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格落实党风廉洁建设责任制,严肃查处各类腐败问题,塑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同志们,加快发展正当其时,追赶超越任务艰巨。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振奋精神,锐意进取,低调务实不张扬,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加快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新渭南不懈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关于渭南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

201729日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经过审议,并根据渭南市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结果报告,决定批准《关于渭南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渭南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关于渭南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727日在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渭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渭南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6年,全市上下主动适应、把握经济“新常态”,紧紧围绕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以赴稳增长、扩投资、补短板、添活力,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持续发展新动能不断积聚,“十三五”实现良好开局。

(一)总量规模稳步提升。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经济运行面临多重困难的形势下,全面贯彻落实中省调控政策,适时出台稳增长举措,不断强化监测调节,全年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有升。生产总值完成1488.62亿元,增长7.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5.7亿元,同口径增长10.6%

(二)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坚持传统产业加快升级、新兴产业重点突破,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由去年同期的15.048.836.2调整为15.146.438.5,服务业占比提高2.3个百分点。主导工业不断优化。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出台了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发展意见,着力推动精细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五大产业集群发展,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增长7.5%6.4%。沃特玛新能源一期、天臣新能源二期、合阳桂花光伏电站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建成投产,非能工业产值增速较工业高出3个百分点。煤炭“去产能”,引导退出煤矿18处,化解过剩产能1132万吨。新业态较快发展。扎实开展“互联网+”行动,网络经济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企业达到248家,新建电商孵化园5个,电子商务销售额突破20亿元。文化、体育、旅游业较快发展,成功举办第26届中国厨师节、全国百城自行车赛、全国大学生龙舟锦标赛等节会,华山景区成功入选“中国十大生态旅游景区”,卤阳湖、党家村成功创建4A级景区,全年接待游客4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66.3亿元,分别增长13.8%13.1%。现代农业稳步提升。全年粮食总产211万吨。蔬菜、水果产量分别达到270.19万吨、327.21万吨。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21.73万吨、11.02万吨、39.64万吨。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增长,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54家、市级龙头企业37家。现代农业园区达到359个,产值突破90亿元。

(三)发展动力不断巩固。充分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着力释放消费的带动功能,不断巩固提升发展动力。投资规模稳步扩大。316个市级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27.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8.2%;东府水乡•同州里等35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或运营,中垦乳业等115个项目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33.56亿元,增长12.9%。社会消费稳中向好。着力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巩固餐饮、住宿等传统消费,加快新产品、新服务供给,积极引导健康养老、环保出行、体育休闲等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100辆。商品房“去库存”,实现销售面积150万平方米。全年新增外贸备案企业43户,实现进出口总额12.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74.01亿元,增长14.1%。创新驱动加快推进。深入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发展各类众创空间22家,渭南师范学院创客空间、渭南市创新创业中心升级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在西安设立科技工作站,新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60个,全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1.2%,技术合同成交总额达到2.36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4%,高出工业增速5个百分点。

(四)民生保障持续增强。始终把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发展成果共享。民生支出保障有力。全年财政民生投入299.56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4.98%。争取医疗卫生、教育等领域中省预算内资金3.38亿元。社会事业不断加强。新增城镇就业6.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5.4万人。全面落实普通高中免学费政策,新建公办幼儿园81所,中心城市和县城新建中小学9所,创建标准化学校165所。市儿童医院门诊综合楼建成投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实现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深入推进。开工建设移民搬迁安置点48个,搬迁移民2.75万户、10.3万人,退出贫困村359个、脱贫26.12万人。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485元,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15元,增长8.2%。城镇建设稳步推进。中心城市138个重点城建项目完成投资141.4亿元,13条主次干道相继打通,渭东新城、华州大道启动建设,人和公园等一批公共设施相继建成开放,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逐步完善,中心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县城及省市重点镇建设加快推进,综合承载力明显加强,6.46万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城镇化率达到44.07%

(五)生态建设扎实推进。坚持绿色发展,美丽家园建设步伐加快。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秦东大地园林化三年行动完成造林绿化63.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5.5%。渭河出境达到Ш类水质。铁腕治污降霾,适时启动城区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举措。节能降耗顺利推进。煤炭消费量削减65万吨(不含韩城),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等省考指标均顺利完成。美丽乡村实现提升。持续推进21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50个新型农村社区基本建成,489个重点村居住环境得到有效整治,合阳县荣获国家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

(六)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果。“放管服”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建立了市县两级政府权责清单,市级行政审批时限压缩50%。投资项目实现网上并联审批。全面推行商事制度“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催生新的市场主体3.9万户。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韩城计划单列试点有序推进,庄里镇级小城市综合改革试验区挂牌运行。市级财政专项资金“拨改投”全面实施,发布政府投资基金22支,募集基金规模376亿元。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轨改革全面启动。农村土地确权颁证颁证率94.62%,居全省首位。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成功举办第四届黄河金三角投资合作交流大会。全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完成,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富平、华阴、大荔“多规合一”改革试点稳步推进。

总的来看,2016年全市上下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带来的挑战,全面落实中省稳增长、促改革等系列政策举措,保持定力,主动作为,实现了全市经济基本面平稳运行,但也存在明显问题:一是个别指标低于预期。GDP、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增速较年度计划分别相差1.52.1个百分点。其中GDP增速逐年放缓,为近年来的最低点。二是工业低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4%,较去年下降1.9个百分点。受“去产能”等多因素影响,能源工业增长持续低迷,对工业经济影响较大。三是投资后劲不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0.6%,较去年下降7.5个百分点。受工业投资、民间投资增速回落,重大工程进展缓慢,项目策划储备不足等影响,投资后劲接续乏力。四是居民增收基础不牢固。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全省水平的96.8%和100.2%。城镇居民增收受增资政策影响较大,农民居民外出务工就业难度加大,种植成本升高,增收空间收窄,城乡居民多元化、持续增收途径少。五是财税增收难度大。受工业下行、煤炭去产能、“营改增”等影响,地方财政增收来源收窄,钢铁、煤炭等重点资源行业税收下降。同时脱贫攻坚、民生保障、环境保护等领域任务也十分繁重。

二、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与预期目标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贯彻落实市五次党代会精神、加快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新渭南的起步之年,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意义重大。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和六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及市五次党代会精神,深入落实“五个扎实”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追赶超越主题,以转型升级为主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项目建设、工业转型、新型城镇化、壮大新业态、补民生短板、优生态环境为抓手,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加速推进“三地一中心”建设,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按照中省对经济工作的部署和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结合近两年全市经济整体运行态势和“加速转型升级、奋力追赶超越”的总体要求,提出2017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生产总值达到1615亿元,增长9%左右。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6%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规模达到2526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总量达到645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6.8%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11%

——城镇化率达到48%;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万元GDP能耗下降3.5%

三、2017年重点任务与主要措施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全面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支持实体经济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坚持去产能与优化结构相结合,加快煤炭工业转型升级和钢铁企业资产重组,稳妥推动煤炭去产能,运用市场化和法治手段,完成煤炭削减产能279万吨,实施龙钢100万吨/年带钢项目。制定全市房地产去库存实施意见,支持农民进城购房,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打通棚改与商品住房供需通道,探索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把去库存和促进人口城镇化结合起来,提高教育、医疗等公共配套服务水平,增强对转移人口的吸引力。认真落实中省降低企业杠杆率意见,支持企业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股权融资力度。优化信贷结构,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发挥政府产业、投资等基金引导和撬动效应,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和效益。针对行政审批、税费、用工等关键环节,全面落实中省降成本行动计划,进一步扩大直供电规模,多措并举助推企业降本增效。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创新驱动、工业转型、新型城镇化、生态建设、民生改善等领域的突出问题,综合施策,精准推进,努力补齐制约经济发展的软硬短板。

()力推项目建设,促进投资稳定增长。充分发挥投资关键作用,着力抓好重点基础设施、产业项目投资,多渠道扩大有效投资,不断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狠抓重大项目促投资,初步安排市级重点建设项目330个,年度投资950亿元,继续落实领导包联、讲评观摩等工作机制,持续做好项目建设土地、水电路气等要素保障,全力推进韦罗、蒲白、合凤高速和韩合机场等重大项目建设,力促腾龙陶瓷二期、安泰科技雾化粉末等50个重点项目年内建成,力争西韩城际铁路、临潼兵马俑至渭南轨道交通、华山支线机场、民机试飞基地等40个项目提前开工建设。大力营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放宽民间投资领域和市场准入,落实国务院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政策措施,加快推出一批盈利空间可控、回报预期显著的PPP项目,持续做细做深PPP项目,确保投资较快增长。进一步强化项目谋划储备,紧扣国家产业趋向和投资导向,加强中省政策对接,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基础设施配套和民生事业短板等重点领域,超前谋划、包装、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全年策划重大前期项目200个以上。积极借助丝博会暨西洽会、黄河金三角投资合作交流大会等,采取产权招商、股权招商、轻资产招商等方式,主动参与央企进陕、京企进陕对接,加大精准招商和项目跟踪力度,多渠道招引一批重大产业类项目和技术落户渭南。

()加快结构调整,推动工业提质增效。加快提升传统优势工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向中高端迈进。全面落实省市工业稳增长促投资政策措施,推动韩城添工1,4丁二醇、中垦乳业、潼关聚泰新材料、蒲城70万吨烯烃、新能源汽车电池一期等释放产能、稳产达效,全力抓好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积极谋划一批延伸产业链重大产业项目,力争年内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户、增加值增长8%以上。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工程,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抓好渭南热电联产、中国酵素城、富平综合能源供应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启动蒲城清洁能源二期、澄合水煤电一体化等项目前期工作,促使能源产业向中高端发展。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航天航空等重点领域,支持中联重科转型升级、北人印机智能制造实现新突破,推进3D打印研发应用平台、星美新能源电池、力控航空、华阴生物医药产业园、渭北光伏领跑者计划等项目建设,力争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推动工业园区提档升级,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园区工业地产开发,加快标准厂房、基础配套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提高园区综合承载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充分发挥产业发展基金作用,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展成果转化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加大中小企业、瞪羚企业培育力度,加快创业基地和孵化器建设,做好对非公经济、中小微企业的税收和金融支持。引导企业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发展一批“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加强质量和品牌建设,增强市场竞争力。

()培育壮大新业态,扩大社会消费需求。出台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意见,完善促进消费政策体系,稳定传统消费、挖掘潜在消费、扩大新兴消费,推动服务业增量提档,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0%以上。加快华山养生苑、洽川莘国水城、白水“两山一湖”景区、沙苑文化旅游度假区等一批特色景区建设,支持华旅集团参与金三角区域景区建设和联合营销,提升旅游景区综合配套和服务水平,力争全年旅游综合收入突破400亿元。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推进仓颉庙、唐桥陵、潼关古城等项目建设,加快韩城、华阴、大荔、合阳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促进全域旅游快速发展。加快新业态培育发展,积极运用“互联网+”等消费模式,培育发展体育健身、文化创意等服务业新业态,拓展假日经济、健康养老、文化+体育+旅游、家政服务等消费热点,鼓励发展便民利民社区商业,打造“15分钟”生活服务圈,着力提高消费品有效供给质量和水平。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落实鼓励激励政策措施,争取年内推广应用1000辆。依托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和示范企业,推动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及产业园区建设,完善城乡流通一体化网络,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快速发展,力争电商销售额占社零比例达到5%以上。鼓励研发、设计、物流、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快培育一批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完善进出口贸易政策措施,全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2亿元以上。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210万吨以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绿色优质农产品有效供给,大力发展优质粮食、有机果品、设施蔬菜和现代畜牧产业,做大做强区域特色公用品牌,推动农业上档升级、提质增效。继续加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重点提升125个市级园区和45个省级园区,新增市级以上农业园区10个、面积5万亩。加快陕西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新扩建标准化养殖场200个以上。持续推进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水土保持治理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规模化节水灌溉2.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5平方公里。支持种养加一体化,推进农产品加工转型升级,延伸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条,鼓励发展智慧农业、生态休闲、旅游观光、苗木花卉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土地向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创建一批示范家庭农场,促进农业全产业链增收增效。持续抓好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就业等重点工程,多渠道多元化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

()加快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加速产城融合发展,补齐城市发展短板。实施“拉大框架、补齐短板、提升品位、完善功能、塑造新形象”五大工程,加快建设渭东新城、滨河新区、渭华快速干道,推动华州与中心城区深度融合。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和棚改、旧城改造力度,启动中心城市环城道路建设,实施主城区“四纵四横”主干道路提升改造工程,打通前进路北段、仓程路南延线、杜化路中段等主干道,提升朝阳大街、仓程路、渭河大街绿化亮化水平,年内改造棚户区2.4万套;抓好西海湿地公园、渭水生态城、南湖公园建设及人民公园、渭清公园提升改造,推进供热、供水、供电等管网和“地下管廊”等市政设施建设,完善步行系统、自行车道、城市停车场、汽车充电桩等配套功能,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形象品位。突出县城建设,把县城作为引领城乡产业发展、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阵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设施建设,支持韩城加快建设黄河西岸中心城市,推动县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增强县城的辐射带动力,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持续抓好省市重点示范镇、文化旅游名镇、特色小镇建设,完善道路、供水、供暖、垃圾处理等公共设施,培育实施一批特色街区、标志性街道、精品建筑工程。统筹推进富平-韩城、渭南-潼关、黄河沿岸城乡统筹示范带建设,提升联动发展水平。推动美丽乡村全域建设,优化提升210个示范村,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每县年内至少建成5个新型农村社区。加快推进“镇改街办”和“村改居”工作,完善农民进城落户配套政策,年内进城落户10万人,力争城镇化率达到48%

()加强社会事业,不断增强民生福祉。坚持就业优先,认真落实扶持就业各项政策,扎实推进“双创”工程,持续做好高校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农村转移劳动力、“零就业”家庭等重点群体就业,稳妥安置过剩产能企业职工,加大技能培训,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年内新增城镇就业5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9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年内建成15所公办幼儿园,中心城市和县城新建中小学11所,创建标准化学校150所以上。支持渭南师院等高等院校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办学,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扩大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覆盖面,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推进医保异地就医结算。全面落实二孩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加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支持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深入开展公共文化惠民活动,丰富群众文化产品。加快县级体育场馆提升改造、渭河健身长廊建设,实施500个镇村体育惠民工程。坚持脱贫攻坚与新型城镇化、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深入实施“五个一批”工程,确保年内10万贫困人口脱贫、260个贫困村退出,蒲城实现脱贫摘帽,大荔、潼关、华阴实现整体脱贫。

()坚持防治并重,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抓好大气、水、土等重点领域污染防治,持续开展“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强化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建筑扬尘等污染治理,确保空气质量持续好转;全面落实河长制,加快推进渭河、洛河、沋河等支流专项整治,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力度;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切实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加强低效用地再开发。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推进工矿区、采煤沉陷区和秦岭北麓、桥山生态恢复,扎实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支持潼关县开展土地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试点。深入推进“绿化秦东大地、建设美丽家园”行动,突出抓好城市出入口、高铁和公路沿线等重点区域造林绿化,推进黄渭洛沿岸防护林建设,实施城市微地形生态景观走廊,全年新增造林绿化50万亩。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支持富平开展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试点。加快关中水系•秦东水乡建设,推进卤阳湖水系、二华蓄滞洪区、黄河西岸综合整治、县城水网、乡村涝池恢复扩建等重点工程,构建纵横成网、河湖联通、渠库相通的生态水系。强化节能降耗,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加大对重点行业企业日常监管与治理力度。实行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实施电能替代工程,强化工业、建筑、交通和商贸等重点领域节能管理,确保万元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省考指标顺利完成。

()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办事流程,完善市县两级部门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加强完善市县镇村四级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全面开展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实施网上并联审批。深入推进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庄里镇级小城市综合改革、支持韩城计划单列试点,加快蒲城、大荔撤县设市步伐。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大财政体制改革力度,实施财政资金拨改投和零基预算管理,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全面落实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政策,统筹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合阳“农权贷”改革等试点。推进国有资产资本化,优化资产经营和资源配置,引进多元投资主体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大力推进企业债券融资,培育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做大做强22支政府投资基金,不断提高基金放大效应。支持大荔开展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扩大与沿线地区、友好城市间的文化旅游、经济贸易等多领域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四市、关中协同创新、西渭融合等区域协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力争在基础互联互通、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共治、产业转移承接等领域实现新突破,不断拓展发展空间。

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

关于渭南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17年计划草案审查结果的报告

201729日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主席团第三次会议通过)

渭南市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  李长敏

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审查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提交的《关于渭南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及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财政经济委员会在预算工作委员会初步审查、各代表团审查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审查。审查结果如下:

一、关于2016年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6年,面对发展压力较大、困难较多的形势,市县政府能积极贯彻落实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及人大常委会的决议和审议意见,紧紧围绕“稳中求进”总基调,主动适应把握新常态,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以赴稳增长、扩投资、补短板、添活力,保证了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稳步提升,实现了“十三五”稳健开局、良好起步。

同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认真研究解决。一是经济稳增长、调结构影响因素多,财政增收难度加大。二是民生事业存在短板,脱贫任务依然艰巨。三是生态环境压力较大,防治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二、关于2017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情况

市人民政府提出的2017年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贯彻了中省要求和市五次党代会精神,体现了追赶超越要求,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工作措施是积极的、可行的,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提高民生福祉。

建议大会批准《渭南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计划执行中如有重大调整,须报市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

三、关于完成好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建议

(一)进一步落实追赶超越要求,创新完善发展机制。要切实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实现追赶超越目标的信心,坚定完成“十三五”规划的决心。要把本次会议确定的“三地一中心”建设重点和创新驱动战略、绿色发展要求等细化分解、落到实处。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依法明确政府职能,探索建立切实可行的市场管理标准体系。改进完善政府资源要素使用机制,支持经济社会有质量、可持续发展。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用足用活政策等问题的研究,在方式方法上寻求突破。

(二)进一步抓好项目建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要继续注重对国家产业、事业发展政策的研究,结合实际提早布局安排,强化项目策划包装和评审,打好全方位、多领域招商引资基础。经济类项目,要结合产业发展定位加强对市场主体取向的研究,实现二者有机对接,招引国际或国内500强企业落户我市。社会发展类项目,要继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争取更多大项目落地实施。进一步重视加强对项目建设实施的监管,促进签约项目落地、加快项目实施进度。要注意加强项目招引研究和实施督办的队伍建设,建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积极保证实际效果。

(三)切实发挥调控职能,促进区域经济稳增长。要狠抓已定措施的落实,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进一步细化落实“三去一降一补”政策,达到质量效益双提升目标。继续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和服务,帮助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协助拓展市场。结合落实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政策,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促进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重视激活消费需求,加快培育发展服务行业新业态,建立实现全域旅游体系。

(四)全面统筹发展社会事业,积极弥补短板。要以增加居民收入、提升公共服务、缩小城乡差距为目标,统筹协调发展社会事业。继续多措并举,促进城乡居民增加收入。落实好实现产城融合发展、弥补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城市服务质量等要求,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高度重视城乡养老、学前教育、医疗保障等民生问题,切实加快改革步伐。进一步严格落实脱贫攻坚政策和要求,保证有质有量完成脱贫任务。

(五)切实保护改善生态环境,重视加强治污降霾。要进一步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确保约束性计划指标顺利完成。持续开展“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依法从严治理,保证空气优良天数较上年显著增加。深入推进造林绿化,不断增加林地面积。要贯彻落实好《渭南市湿地保护条例》,实现水乡建设和湿地保护双赢。

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关于渭南市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财政预算的决议

201729日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经过审议,并根据渭南市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结果报告,决定批准《关于渭南市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17年市级财政预算。

关于渭南市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的

 

(201727日在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渭南市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市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预算执行情况和财政主要工作

2016年,面对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有序推进,预算执行情况基本正常。

(一)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根据201612月份财政收支报表统计,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56,930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1.07%,剔除“营改增”减收及非税一次性收入等不可比因素后,同口径增长10.6%

全市地方财政收入主要项目完成情况是:

各项税收414,645万元,下降2.55%。其中:增值税134,652万元,增长63.09%;营业税80,649万元,下降34.80%,主要是受全面实施“营改增”试点影响;企业所得税21,794万元,增长1.48%;个人所得税11,041万元,增长17.58%,主要是个人收入增加和加强了征管;资源税18,995万元,下降7.36%,主要是煤炭产量下降;房产税12,818万元,增长3.03%;城镇土地使用税7,350万元,下降19.23%,主要是2015年一次性收入较多,抬高了基数;城市维护建设税31,190万元,下降6.14%,主要是受“营改增”影响附征税收减少。

非税收入242,285万元,下降17.89%。其中:专项收入102,761万元,增长0.71%;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87,572万元,下降27.76%,主要是落实中省降费政策,取消部分收费项目;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22,904万元,下降12.09%,主要是2015年国有资产处置一次性收入较多。

2016年,年初汇总编制的全市财政支出预算为2,350,812万元,加上预算执行中,中省财政增加补助、转贷市县政府债券等,全年财政支出调整预算为3,616,473万元。全市财政支出完成3,525,188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7.48%,增长4.89%。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313,594万元,增长2.37%;国防与公共安全153,690万元,增长6.60%;教育710,525万元,增长4.26%;科学技术19,652万元,下降12.13%,主要是2015年一次性安排科技创新及增材制造(3D打印)专项资金,抬高了基数;文化体育与传媒83,873万元,增长12.04%;社会保障和就业537,320万元,增长14.8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410,503万元,增长6.22%;节能环保104,056万元,下降5.53%,主要是中省退耕还林、污水管网改造等政策到期,补助资金减少;城乡社区194,404万元,增长0.10%;农林水611,571万元,增长10.95%;交通运输67,171万元,增长10.43%

2016年,市级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57,423万元(含高新区、卤阳湖、经开区,下同),占调整预算157,000万元的100.27%,剔除“营改增”试点等不可比因素后,同口径增长8.6%。市级地方财政收入主要项目完成情况是:各项税收101,662万元,下降6.22%,其中:增值税28,355万元,增长63.60%;营业税16,974万元,下降44.15%;企业所得税5,225万元,下降19.75%,主要是市烟草公司企业所得税减少;个人所得税2,471万元,增长24.80%;资源税3,798万元,下降37.16%;房产税4,343万元,增长13.31%;城镇土地使用税2,151万元,下降8.51%;城市维护建设税9,029万元,增长11.57%。非税收入55,761万元,下降15.28%,其中:专项收入13,456万元,增长7.45%;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32,046万元,下降20.38%;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5,053万元,下降34.21%

2016年,经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市级财政支出预算为359,455万元,加上预算执行中,中省财政增加补助、转贷政府债券等,市级财政支出调整预算为494,271万元。市级财政支出489,158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8.97%,同口径增长4.5%。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58,774万元,增长15.86%;国防与公共安全50,213万元,增长11.15%;教育42,118万元,下降1.96%;科学技术8,820万元,下降21.75%;文化体育与传媒22,556万元,下降0.51%;社会保障和就业41,455万元,下降20.30%,主要是原在市级列支的中省就业补助等资金在县级列支;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28,929万元,下降5.66%,主要是原在市级列支的中省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和卫生信息化建设资金在县级列支;节能环保34,693万元,下降2.89%;城乡社区45,244万元,下降38.00%,主要是2015年安排城建重点项目资金较多;农林水72,941万元,增长2.15%;交通运输25,297万元,增长0.29%

2016年,中省补助我市一般性转移支付855,890万元,专项转移支付1,468,160万元。

2016年,省下达我市一般债务限额1,784,000万元(剔除韩城后,全市一般债务限额为1,417,000万元),转贷我市地方政府一般债券437,552万元,其中:新增债券213,000万元;置换债券224,552万元。截至年底,全市一般债务余额1,386,370万元,未超过省下达限额,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二)2016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160,250万元,完成预算的122.18%,增长18.14%。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223,302万元,下降13.39%

2016年,市级政府性基金收入70,975万元,完成预算的71.66%,下降5.64%。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59,736万元,城市公用事业附加收入60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1,197万元,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308万元。市级政府性基金支出71,748万元,下降18.01%。主要是城乡社区支出61,197万元。

2016年,中省安排我市政府性基金补助86,699万元。

2016年,省下达我市专项债务限额1,115,000万元,转贷我市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97,027万元,其中:新增债券9,000万元;置换债券188,027万元。截至年底,全市专项债务余额1,066,923万元,未超过省下达限额,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三)2016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市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33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00%。市级国有资本经营支出330万元,主要用于华山旅游集团公司投资建设项目等资本性支出。

(四)2016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508,890万元,完成预算的77.85%,加上上年结余373,994万元,收入总计882,884万元。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支出457,561万元,完成预算的75.82%,年末滚存结余425,323万元。

(五)2016年财政主要工作

――收入质量不断提高。2016年,资源产品市场低迷,“营改增”试点及去产能等政策减收明显,组织收入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严峻的收入形势,各级财税部门把创新征管措施、提高收入质量作为组织收入的重点来抓,加强分析研判,动态监控重点企业纳税情况,坚持依法治税,加大营业税等相关税种的清收力度,挖掘增收潜力;推动国地税深度合作,对中心城区纳税大厅进行合并,实行涉税业务“一窗通办”、“同城通办”;强力推进税收保障,制定出台税收保障管理办法,完善考核机制,搭建信息交换平台,实现了综合治税新突破,促进了税收征管。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63.1%,较上年提高了4.1个百分点。

――支持经济发展措施有力。用好用活“三去一降一补”政策,积极争取中省奖补资金,支持煤炭等重点行业化解过剩产能。落实“营改增”等结构性减税政策,再次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清理规范收费和基金项目,减轻企业负担。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对市级支持经济发展类专项资金实施“拨改投”改革,扶持重点企业和产业发展。加快推广PPP模式,我市纳入财政部项目库的PPP项目共11个、总投资70.39亿元,推动设立PPP财政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资力度。认真落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拨付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资金9,700万元,撬动银行贷款约5.5亿元,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筹措资金2.18亿元,用于水污染、土壤污染防治和淘汰“黄标车”等,促进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扩大“一卡通”担保贷款业务覆盖范围,累计投放贷款25.9亿元,为城乡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全市民生支出299.56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4.98%,民生“扩面提标”等政策较好落实。脱贫攻坚方面。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全市投入18.9亿元用于脱贫攻坚,较上年增长22.3%。将农发资金的30%用于贫困村生产发展和基础设施改善。积极开展涉农资金整合试点,支持异地搬迁、产业扶贫等“五个一批”精准扶贫政策。社会保障方面。全面启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实施了养老保险制度。城市低保标准年人均提高300元,农村低保标准年人均提高515元,同步提高了农村“八大员”等特殊群体待遇,及时拨付高龄老人、困难残疾人和优抚对象等补助资金,各类社保对象基本生活得到较好保障。医疗卫生方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从年人均40元提高到45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从年人均400元提高到440元。支持推进市级公立医院改革,实施大病医疗保险制度,促进了公共服务均等化。教育方面。落实学前一年到高中免学费、贫困生资助等政策。统筹各类教育资金,支持学前教育、中小学薄弱学校和普通高中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办学条件。保障性住房方面。拨付资金13.1亿元,支持了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落实公共租赁住房补贴政策,改善了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条件。

――财政保障能力不断增强。面对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的实际,认真研究中省政策和扶持方向,把握机遇,用好政策,中省对我市各类补助资金持续增加,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省对我市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85.6亿元,较上年增加10.6亿元;省上支持东大门建设财税政策延续到“十三五”,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转贷我市新增地方政府债券22.2亿元,较上年增加7.1亿元,增长47%;置换政府债券资金41.3亿元,延缓了偿债期限,减轻了偿债压力。

――财政改革深入推进。完善政府预算体系,编制四本预算,实施零基预算管理,加强财政资金统筹,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持续深化。拓展预决算公开范围,市县两级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全面向社会公开,各项支出公开到最末级的预算科目。首次开展了部门预算管理综合绩效评价,夯实预算管理责任,增强了部门绩效意识,切实加快支出进度,财政资金效益进一步提高。严格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机制,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全面完成了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对闲置资产进行了公开招租,确保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建立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一系列内控制度,加强财政内部约束和监督。

在全市各项财政工作和改革稳步推进的同时,财政运行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营改增”等政策减收较大,资源行业税收贡献下降,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难度大;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等刚性支出增长较快,支出需要与财力差距进一步拉大,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大;一些乡镇财务管理不够规范,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7年,我市财政收支形势依然较为严峻。收入方面。中央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省政府进一步支持渭南加快陕西东大门建设,我市深入落实“五个扎实”要求,紧扣追赶超越主题,加速推进“三地一中心”建设,着力推动五大产业集群发展,一批重大项目落地见效,全市经济向好预期和动力不断增强,为财政收入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也要看到,2017年经济发展依然面临较多的不确定性,下行压力仍然很大,“营改增”减税影响还将持续,国家还要加大减税降费力度,研究出台新的减税政策,将带来财政减收。支出方面。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标准,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落实民生“扩面提标”政策,加大扶贫攻坚投入,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重点项目实施等各类刚性支出增长较快,保障重点支出压力很大,财政收支矛盾将更加突出。

根据中省预算编制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经济工作总体部署,2017年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中省经济财政工作会议和市五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实施更加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征管措施,提高收入质量,增强财政发展的可持续性;深化财税改革,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提升管理绩效;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加大资金统筹力度,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强化民生托底,集中财力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保障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顺利实施,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全市一般公共预算安排草案

综合考虑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财政收支形势,2017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目标为677,000万元,剔除“营改增”试点等不可比因素后,增长6.80%

按照分税制财政体制,2017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7,000万元,加上中省提前告知的各项补助2,061,327万元,调入资金16,78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和上年结转结余资金等12,665万元,全市收入预算总计2,767,772万元。

2017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68,653万元,增长13.52%。加上上解上级支出99,119万元,全市支出预算总计2,767,772万元。

(二)市级一般公共预算安排草案

2017年,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目标为144,500万元,剔除“营改增”试点等不可比因素后,增长4.00%

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项目安排情况是:税收收入92,619万元,下降8.90%,其中:增值税43,904万元,下降3.14%;企业所得税6,080万元,增长16.36%;个人所得税2,795万元,增长13.11%;资源税4,200万元,增长10.58%。非税收入51,881万元,下降6.96%,其中:专项收入12,042万元,下降10.51%;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31,368万元,下降2.12%

2017年,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4,500万元,加上中省提前告知的各项补助收入1,117,828万元,调入资金16,78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和上年结转结余资金等12,473万元,市级收入预算总计为1,291,581万元。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是:

2017年,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88,272万元,加上市对县市区补助898,720万元(其中,返还性支出18,159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546,759万元,专项转移支付333,802万元),上解上级支出4,589万元,市级支出预算总计为1,291,581万元。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情况是:

教育支出108,874万元,其中:市级支出52,352万元,补助县市区56,522万元。主要用于落实各教育阶段生均经费拨款、贫困生资助政策,支持改造提升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条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等。

科学技术支出5,073万元,其中:市级支出4,971万元,补助县市区102万元。主要用于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科学技术普及等。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7,772万元,其中:市级支出14,604万元,补助县市区3,168万元。主要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支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物保护等。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7,810万元,其中:市级支出63,575万元,补助县市区54,235万元。主要用于支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城乡低保、农村“八大员”等相关困难群体补助,残疾人事业发展,高龄老人生活保健补贴,优抚对象和社会福利等。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25,596万元,其中:市级支出17,914万元,补助县市区107,682万元。主要用于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基本公共服务政府补助标准,支持推进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制度融合,完善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加快公立医院改革,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等。

节能环保支出21,576万元,其中:市级支出17,606万元,补助县市区3,970万元。主要用于支持治污降霾、新能源汽车、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节能减排等。

农林水支出99,871万元,其中:市级支出31,775万元,补助县市区68,096万元。主要用于保障财政扶贫投入,支持产业扶贫和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异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以及农村综合改革、南塬绿化、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等。

交通运输支出27,510万元,其中:市级支出22,254万元,补助县市区5,256万元。主要用于公路建设及养护、城市公交客运等。

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1,741万元,其中:市级支出10,626万元,补助县市区1,115万元。主要用于支持产业结构调整、中小企业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及安全生产监管等方面。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3,506万元,其中:市级支出2,885万元,补助县市区621万元。主要用于支持旅游产业发展、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等方面。

2017年,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88,272万元,按支出经济分类科目划分,安排工资福利支出163,862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90,389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34,012万元,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11,577万元,转移支付支出26,102万元,债务利息支出14,781万元,其他资本性支出34,914万元,其他支出12,635万元。

2017年,市级“三公经费”预算5,701万元,较上年年初预算下降2.4%,其中:因公出国(境)费148万元,比上年略有增加,主要是根据省市安排,2017年对外合作交流及经贸活动较多;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4,498万元,下降3.5%;公务接待费1,055万元,下降0.1%。“三公经费”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市级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要求,严格按照支出标准核定预算,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做到只减不增。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草案

2017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154,928万元,较上年下降3.32%。加上省上提前告知的补助收入27,117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7,727万元,收入总计199,772万元。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186,072万元,加上调出资金13,700万元,支出总计199,772万元。

2017年,市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125,346万元,增长76.61%,加上省上提前告知的补助收入25,202万元,收入总计150,548万元。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11,959万元,加上补助县市区支出24,889万元,调出资金13,700万元,支出总计150,548万元。主要支出项目为: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5,104万元,主要为补助县市区支出,用于水库移民扶持等。

城乡社区支出98,330万元,全部为市级支出,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草案

2017年,市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408万元;市级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306万元,主要用于陕西华山旅游集团、市政信融资担保公司、市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市城市投资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加上调出资金102万元,支出总计408万元。

(五)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草案

2017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1,111,602万元,加上上年社会保险基金滚存结余425,323万元,收入总计1,536,925万元;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1,044,300万元,年末滚存结余492,625万元。

三、2017年财政重点工作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  创新征管措施,提升财政保障能力。强力推进税收保障工作,在全面开展涉税信息传递基础上,把涉税信息应用作为税收征管的突破口,强化比对分析,找准薄弱环节,堵塞税收漏洞,挖掘增收潜力。深化国地税业务融合,创新联合办税方式,拓展合作范围和领域,提升征管效率,坚持依法治税,促进税收应收尽收,夯实收入基数,提高收入质量。准确把握国家财税改革方向,掌握动态,提前介入,扎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努力争取上级补助及转贷我市政府债券资金不断增加。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项目的策划、包装,确保将更多的项目纳入省级项目库,不断增强财政实力。

(二)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认真落实“三去一降一补”政策,支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变财政支持方式,提高专项资金“拨改投”比例,加快推进PPP财政引导基金运行,促进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相结合,放大资金效能。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健全完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支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用好政府债务空间,管好债券资金,支持重大公益性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积极争取债券置换额度,降低政府融资成本,缓解偿债压力。

(三)强化民生托底,增强群众获得感。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强落实、补短板,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强化民生托底,努力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全面落实中省市精准扶贫政策,增加财政资金投入,推进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支持做好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教育等精准扶贫工作。完善从学前到高中教育的生均经费补助、贫困生补助以及营养改善计划“三个全覆盖”,形成教育经费稳定投入机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继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稳步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完善大病医疗保险制度,支持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大力支持棚户区改造,重点支持公租房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大气、水、土壤等重点领域污染防治和治污降霾,促进空气质量改善。梳理和完善民生政策,着力解决民生政策落实“碎片化”问题,增强民生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四)加强支出管理,提高资金效益。牢固树立长期过紧日子思想,坚持勤俭办事原则,“三公经费”零增长,严控一般性支出,确保重点支出需要。全面清理财政存量资金,加大盘活和回收力度,对结余资金和连续两年未使用完的结转资金,一律收回,统筹用于经济社会发展亟需支持的领域。加大支出考核力度,将支出进度与预算安排挂钩,加强联动互动,督促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尽早发挥财政资金效益,不断提高财政支出均衡性。加强基层财政财务管理,完善乡镇财政运行机制,提高财政资金管理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有效性。

(五)深化财税改革,激发财政活力。推进零基预算改革,预算安排以零为基点,据实分配。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持续开展专项资金清理整合,集中财力保重点。扩大财政重点绩效评价范围,开展部门预算管理综合绩效评价,建立评价结果与预算编制结合机制。严格落实预决算公开各项规定,进一步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建立预决算公开统一平台,提高财政支出透明度。深化政府债务管理改革,完善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按照中省统一部署,稳步推进个人所得税、资源税以及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扎实做好环保税改革实施准备工作。

2017年,财政改革发展任务非常繁重,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认真落实本次会议的各项决议,锐意进取、奋发有为,持续推进民生财政、绩效财政、阳光财政、活力财政建设,为实现全市追赶超越目标,加快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新渭南做出更大的贡献!


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

关于渭南市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审查结果的报告

201729日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主席团第三次会议通过)

渭南市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  李长敏

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了市财政局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提交的《关于渭南市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审查了2017年市级财政预算草案。财政经济委员会在预算工作委员会初步审查、各代表团审查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审查。审查结果如下:

一、关于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审查通过的全市各类预算执行情况是:

一般公共预算,年初收入预算745,000万元,执行中调减95,000万元,收入调整预算650,000万元,完成656,930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1.07%;支出完成3,525,188万元,占调整预算3,616,473万元的97.48%,增长4.89%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60,250万元,占预算131,158万元的122.18%;支出完成223,302万元,占调整预算237,328 万元的94.09%,下降13.39%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508,890万元,占预算653,659万元的77.85%;支出完成457,561万元,占预算603,516万元的75.82%

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审查批准的市级各类预算执行情况是:

一般公共预算,年初收入预算177,100万元,执行中经市五届人大常委会五次会议审查批准,调减20,100万元,调整为157,000万元,完成157,423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27%;支出完成489,158万元,占调整预算494,271万元的98.97%,同口径增长4.5%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70,975万元,占预算99,044万元的71.66%;支出完成71,748万元,占调整预算74,598万元的 96.18%,下降18.01%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330万元,支出完成330万元,均100%完成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实行全市统筹,市级预算执行情况与全市一致。

2016年,市县政府能积极贯彻落实中、省经济财政政策与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及人大常委会会议决议和审议意见,较好地完成了预算目标任务。收入完成反映了经济运行情况,体现了政策变化,质量不断提高;支出预算执行积极保证了工资发放、政权运转和惠民生、稳增长、促改革的需要;推进财税改革、加强预算管理也取得一定成效。

同时,区域财政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认真研究解决。一是影响财政收入因素多,财政增收难度加大;二是支出需要与财力差距进一步拉大,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大;三是部分预算单位和乡镇财务管理还需进一步规范。

二、关于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

市人民政府汇总的全市财政预算草案是: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目标677,000万元,较上年执行数同口径增长6.8%(以下如未注明,均为较上年执行数增减%);支出安排2,668,653万元,较上年预算数增长13.52%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54,928万元,下降3.32%;支出安排186,072万元,较上年预算数增长25.30%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111,602万元,增长118.44%;支出安排1,044,300万元,增长128.23%

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市级财政预算草案是: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目标144,500万元,同口径增长4.00%;支出安排1,291,581万元,其中,市级支出388,272万元,转移性支出903,309万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25,346万元,增长76.61%;支出安排150,548万元,其中,市级支出111,959万元,转移性支出38,589万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408万元;支出安排408万元,其中,市级支出306万元,转移性支出102万元。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与全市预算相一致。

市人民政府提出的2017年全市和市级政府预算草案,体现了中省经济、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和要求,做到了积极稳妥,措施也切实可行。收入预算安排符合经济运行预期和政策变化,支出安排做到了有保有压。预算编制遵循了《预算法》规定,完整性、明晰性进一步改进。

建议大会批准《关于渭南市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17年市级财政预算草案。

预算执行中如有调整,须报市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

三、关于完成好2017年财政预算的建议

(一)积极支持经济发展,增强财源基础。要加强对国家实施更加积极财政政策的研究,结合实际及早部署安排,争取中省更多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助。要将减税降费政策严格落实到位,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用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资金,保证实现改革质量和效益双提升目标。支出预算安排在保证基本支出的前提下,要集中财力用于支持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创新财政资金投资方式,撬动、带动更多社会资金支持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ppp模式的推广使用,使我市纳入国家项目库ppp项目数量增加、总额增大,增强对区域经济的拉动力。

(二)依法强化收入征管,确保收入完成有质有量。要切实落实税负公平公正原则,进一步加强税源基础管理。继续深入推进税收保障、国地税业务融合等改革措施,提高税收征管效率。依法强化税收征管,加大稽查力度,保证税收质量。要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非税收入征管,确保应收尽收、规范管理。要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三)切实加强支出管理,进一步提高资金效益。要继续贯彻落实《预算法》以及中省相关规定,进一步强化对支出的预算约束和日常监管。在加快财政支出进度上再下功夫,进一步提高财政支出的均衡性。继续加强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强化要求,严格执行。扎实开展部门预算管理综合绩效评价、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建立健全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机制。要加强对社保资金政策的研究,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进一步发挥资金效用。

(四)深化财政管理改革,夯实政府预算基础。要依照《预算法》规定,进一步规范完善预算管理;加快建立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完善政府性债务管理监督机制,保证不突破限额。要重视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进一步提高资产效用。要高度重视预算财务管理基础,落实部门预算管理责任,加强对镇办财政财务管理的指导和监督,确保财政资金管理使用安全高效。


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关于渭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工作报告的决议

201729日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议通过)

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郭勇格副主任所作的渭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会议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充分肯定市人大常委会过去一年的工作,同意报告提出的2017年工作安排。会议要求,市人大常委会要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五次党代会安排部署,紧扣追赶超越定位和加快建设“三地一中心”目标,积极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新渭南作出更大贡献。

渭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728日在渭南市第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渭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郭勇格

各位代表:

受市人大常委会委托,我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启动年,也是市五届人大常委会工作的开局年。新一届常委会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市五次党代会安排部署,扎实落实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决定以及市委贯彻意见精神,紧紧围绕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和“转型升级、追赶超越、决胜小康”主题,主动担当作为,依法有效履职,为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和民主法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以加快立法为引领,推动依法治市取得新跨越

    常委会把推动依法治市作为履职重点,按照一手抓规划、一手抓实施的思路,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立法步伐,依法审议通过我市首部实体法,实现了法治渭南建设的重大突破,人大立法获评“全市深化改革十大亮点”之一。

夯实立法基础。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渭南市地方立法条例》,常委会第一时间将《条例》报请省人大审查,获得批准后及时颁布实施,为开展立法提供了先决条件。高度重视立法队伍建设,选调了一批法律专业人才,积极参加中、省立法培训,立法水平得到较快提升。注重立法智库建设,在全市范围选优选强,聘请19名专家学者组成立法咨询专家库,为行使立法权提供了智力支撑。

制定立法规划。新一届常委会组成后,立即着手制定本届立法规划,按照开门立法思路,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主动征询人大代表和社会各方意见,发出征求建议函1000余份,收到立法建议71条。通过认真筛选和科学论证,并经市委同意,市五届人大常委会共确定立法项目8个,主要涉及环境、城市管理、历史文化保护等领域。

发挥立法主导作用。渭南湿地资源丰富,占陕西湿地总面积的26%,居全省之首。针对这一实际,常委会决定首先开展湿地保护立法工作,督促有关方面起草形成法规草案,先后组织立法考察5次,开展立法调研13次,召开立法协商、座谈、论证等会议8次。通过广泛发扬民主、科学有效创新与推进,《渭南市湿地保护条例》于去年下半年通过了常委会的初审和终审,今年1月获省人大批准。该条例是中省赋予设区市立法权后,省人大首批通过的2部地市级立法件之一,我市的立法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扎实推进依法治市。坚持举办“国家宪法日”宣传和座谈研讨活动,认真对“一府两院”及各县(市、区)规范性文件开展备案审查,推动全社会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听取审议“六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的报告,及时作出《关于在全市开展“七五”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就落实普法责任、明确普法重点、改进普法形式提出要求,推动依法治市迈出坚实步伐。

    二、以强化监督为抓手,助力追赶超越取得新成绩

实现追赶超越,是全市上下共同的目标。常委会按照市委安排,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方式,精准发力,久久为功,先后召开常委会议6次、主任会议17次,开展视察调研33次,听取专项工作报告25项,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环境保护法》进行执法检查,作出相关决定和决议9项,对“一府两院”工作做到了依法监督、有效监督。

把宏观经济政策落实摆在监督首位。去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完成“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为了推动政策落实,常委会对“十三五”规划启动情况进行视察调研,从任务分解、责任落实方面提出多项建议;在对上半年计划、财政执行情况以及2015年财政决算的审查中,就全市经济运行列出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时限,增强监督刚性;及时听取审议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的报告,提出以“三去一降一补”为抓手,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因地制宜抓好落实,推动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常委会还对市级6个部门的预决算情况,4个部门的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监督;组织实施预算编制提前介入监督试点改革,对增强财政预算监督开展有益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走在了全省前列。

把解决重大民生问题置于监督焦点。听取审议关于全市公办幼儿园建设的报告,要求有关方面提高公办园的开工率、竣工率、投用率,用实实在在的建设成果解决幼儿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组织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法》执法检查,要求市政府下大气力规划建设停车场、过街天桥、地下人行通道等基础设施,切实加大道路交管、司乘教育和缓堵保畅力度,营造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听取审议关于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报告,要求公安部门制定出台监控视频管理办法,积极适应大数据发展形势,打造更加高效的治安信息平台。此外,还对《陕西省旅游条例》宣传贯彻、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二华蓄滞洪工程建设进行视察调研,促进各项民生工作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对脱贫攻坚工作实行全覆盖式监督。实施脱贫攻坚,直接关系决胜小康目标实现。去年6月,常委会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听取审议了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报告,针对部门包村对接不够、扶贫措施缺乏精准、产业扶贫推进不快的问题,提出建议并督促相关方面扎实整改,取得了良好成效。9月份,由各副主任带队组成六个组,采取不打招呼、随机入户的方式,对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全覆盖式检查,通过对10个县(市、区)、20多个镇、40多个村、200多个贫困户的走访调查,现场指出和纠正问题26个,整理形成意见建议34条,引起了市县政府及扶贫部门的高度重视,市委对此给予充分肯定。在各级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去年全市脱贫退出359个村、26.12万人,超计划完成了脱贫任务。继续加大对“三农”问题的监督,听取审议关于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报告,要求市政府认真解决园区发展同质化、农业科技水平低等问题,为现代农业发展打造新的样板。

就项目环保绿化开展持续跟踪监督。中心城市城建项目备受市民关注,常委会从年初开工、年中进展、年末完成三个环节加大监督,在组织开展的多次视察调研中,累计深入项目现场70多个,提出工作建议40多条,特别对广大市民关心的供水、供热、供气以及休闲、娱乐、公厕、停车等问题进行重点监督,有力促进了项目进展。去年实施的138个城建项目,全部按期完成了建设任务。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常委会把环保监督作为工作常态,采取明察暗访、借力媒体、群众参与的方式,每月组织开展一次“渭南环保世纪行”检查,重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燃煤排放、渭河水质污染、矿区植被恢复等问题,积极推进“绿水青山”建设;5月份,对“绿化秦东大地、建设美丽家园”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视察,推动全市加快造林绿化步伐,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8月、10月,连续两次对新环保法进行执法检查,分层次、分领域督促落实监管责任,重点解决环保执法不严、监管协作不紧密、治污降霾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12月份,按照市委安排,组织对临渭、高新、经开3区的环境突出问题开展督查,督促办结群众投诉的环境违法案件53件次,我市人大监督环保工作的措施、频次和力度均达到空前水平。

以创新监督方式提升干事创业精气神。实现追赶超越的关键,在于干事者要有积极创业的精气神。常委会继续加大监督创新,通过更加有效的方式,不断激发“一府两院”工作干劲和活力。连续第十四年开展人大代表评议部门工作,以“促项目、抓落实、提效能”为主题,对发改、工信、住建等10个部门进行评议,推动项目建设实现新的提升。连续第三年开展专题询问,围绕教育、体育、文化广电、文物旅游4部门的工作,采取视察调研、发现问题、跟踪督办、电视问政的步骤开展询问,实实在在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强烈反响。连续第二年开展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活动,针对群众反映集中,部门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集中供热、城区养犬、酒驾查处等问题,先后组织约见活动3次,参与部门13家。连续第七年组织代表旁听法院庭审,新修订了《旁听案件审理规定》,增加对公诉人庭审表现、人民陪审员作用发挥的评判打分,法官、检察官公正办案的意识不断提升。

    在助推追赶超越工作中,常委会还注重发挥决定重大事项职权作用。及时对市级一般公共预算调整依法决定和备案,为我市拧干收入水分,夯实财政基数,进一步争取中省资金创造了有利条件。先后就主城区充电设施、校园地供热供冷、老城东入口保障房资金问题作出决议,确保了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顺利实施。

三、以县乡换届为重点,人事任免选举工作取得新进展

去年是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年,常委会认真对代表选举进行指导检查,依法严格做好各项人事任免,取得了较好效果。

新一届县乡人大代表选举圆满完成。常委会成立了县乡人大换届选举指导小组,联合组织、宣传部门举办业务骨干培训会,按照阶段安排及时赴各县(市、区)实地检查和指导,确保了换届选举依法顺利进行。去年的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在市委的领导下,严格执行“三方五步联审”制度,全市共选出县级人大代表2348名,乡级人大代表7703名,约409万选民参加投票,真正推荐选举了一批能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有较强执行代表职务能力的人大代表,受到了省市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与好评。

依法任命新一届政府组成人员。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结束后,常委会以大局为重,认真做好任前审查、法律考试、供职发言、颁发任命书、宪法宣誓各个环节工作,顺利通过了34名政府组成人员的任命,为新一届政府依法履职提供了组织保障。此外,常委会还任命“一府两院”人员91名,组织宪法宣誓5次、监誓3次,制定出台《渭南市宪法宣誓实施办法》,保证了行使任免权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全面启动国家机关人员述职评议工作。加强对人大任命人员的监督,是摆在新一届常委会面前的重大课题。按照省委和市委人大工作会议要求,去年对市中院一名副院长、市检察院一名副检察长以及市司法、民宗局长的履职情况,进行了述职评议和满意度测评,促使“一府两院”人员由人大任命、受人大监督、为人民履职的意识进一步提高。

四、以发挥作用为目的,服务代表工作取得新成效

努力创造条件,支持代表依法履行职务。设立代表联络处,专门负责代表的联系和服务工作。定期为代表寄发常委会公报,在“渭南人大”网站设立监督工作公告栏,让代表充分了解常委会行使职权情况。举办人大代表培训班,组织省人大代表赴北京、青岛参加培训,提高代表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继续向省、市人大代表发送“人大动态”手机短信,全年发送46期。积极开展“优秀人大代表”评选,激发了广大代表的履职热情。

丰富履职载体,确保代表充分发挥作用。首次组织省人大代表赴汉中跨区域调研,使代表视野更加开阔、思想更加解放,围绕大局履职的能力进一步提升。继续开展“双联系、接地气”活动,组织省、市人大代表到原选举单位述职,代表与群众的联系不断紧密。坚持邀请市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组织代表参加评议、询问及各类视察调研、执法检查活动,推荐代表担任相关单位的政风行风监督员,代表履职的途径更加多样,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发挥作用更加全面。

积极强化措施,推进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及时召开会议,将代表提出的建议转交“一府两院”办理,并就办理时限和标准提出了明确要求。坚持实行常委会领导包联办理重点代表建议制度,由各副主任带队,先后对14件事关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建议进行督办,促使其顺利办结。目前,代表提出的141件建议、批评和意见,都得到较好办理,常委会首次对办理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建议办理做到了事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

五、以从严要求为根本,人大自身建设取得新提升

常委会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坚持以从严要求抓思想、抓学习、抓制度、抓作风,展现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良好形象。抓思想方面: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引导组成人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始终做到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按程序办事。抓学习方面: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委会班子成员在学党章、讲党课、开展专题研讨活动中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机关以“五个一”学习为基础,创建了“分享阅读•书香人大”和“每月学一法”学习品牌,学习型机关建设不断深化。抓制度方面:重新修订了《常委会、主任会议事规则》、《组成人员守则》、《审议意见办理办法》等制度,常委会履职工作进一步规范;坚持实行秘书长、工委主任联席会议制度,各委室之间形成了分工负责、相互协作、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机关承办会务、组织审议、开展活动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抓作风方面:坚持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做好来信来访,定期邀请公民和大学生代表参加会议和活动,群众和社会更加了解和支持人大工作;全面贯彻六中全会《准则》、《条例》,积极落实“三项机制”,扎实完成深化改革、扶贫包村、招商引资、城市创建等中心任务,人大机关在全市目标责任考核中再次取得优秀等次。此外,人大宣传实现新的提升,新改版门户网站上线运行,宣传稿件获“陕西人大新闻奖”一等奖;人大工作受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去年先后有两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多位省人大副主任来渭检查指导工作;对外联系日益紧密,省内外多地市人大先后来我市学习向宪法宣誓和立法工作;指导县级人大工作及时有力,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形成了强大合力。

各位代表,常委会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绩,是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各位组成人员和全体人大代表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一府两院”和各县(市、区)人大密切配合的结果,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和各方面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常委会工作还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尤其是:监督工作实效性依然不强;为代表服务保障的水平有待继续提高;常委会和机关自身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改进。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常委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和体会到,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大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在市委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必须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和作用,在推动依法治市和追赶超越中,坚定不移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有力支持和促进“一府两院”工作;必须把代表作为履职基础,坚定不移地心系代表、依靠代表、激励代表,为人大工作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今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贯彻落实市五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常委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按照市五次党代会安排部署,紧扣转型升级、追赶超越、决胜小康主题和加快建设“三地一中心”目标,进一步落实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决定以及市委贯彻意见精神,积极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新渭南作出更大贡献。

一是自觉接受党的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人民意志。坚持重大事项、重要问题向市委请示报告制度,确保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人大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二是强力推动法治渭南建设。按照常委会立法规划,加快推进《渭南市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立法工作,做好《渭南市物业管理条例》前期调研和草案起草,推动《渭南市湿地保护条例》宣传与实施。听取审议《民事诉讼法》贯彻落实、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犯罪、司法体制改革等报告。制定《加强司法监督的规定》,继续开展旁听案件庭审活动,加大对错案责任追究制落实情况的检查,切实维护司法公正。严格审查各类规范性文件,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

三是积极履行监督职责。围绕移民(扶贫)搬迁、土地确权等重点,组织开展《土地管理法》执法检查。听取审议重大城市规划变更、重点城建项目、脱贫攻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中水乡”水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两孩政策落实等报告,有力推动转型升级、追赶超越。进一步深入开展“渭南环保世纪行”活动,对“治污降霾、保卫蓝天”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促进环境改善。创新开展询问、评议、代表约见等工作,依法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增强监督实效。听取审议计划、预算执行等报告,继续推进部门预算编制提前介入监督试点改革,强化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监督。

四是认真行使重大事项决定和人事任免权。规范重大事项报告程序,科学审议重大事项,依法作出决议决定,服务全市发展大局。依法搞好人事任免,继续开展“一府两院”工作人员述职评议,增强任后监督实效。

五是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做好向代表通报重要情况和征求意见工作,保障代表的知情权。推动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加执法检查、参与委员会工作常态化和长效化。继续开展“双联系、接地气”活动,加强常委会组成人员与代表、代表与群众的联系。积极组织代表参与各类调研、视察、评议、征询意见等活动。继续实行常委会领导包联督办重点代表建议制度,探索开展“一府两院”领导领衔办理代表建议工作,通过建立完善评比表彰机制,提高代表提出议案建议的水平,推动代表建议办理规范化、有效化。

六是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促进“两学一做”常态化、长效化。继续坚持“议事先学法”制度,加强法律知识和人大业务学习,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加强对县乡人大工作的联系指导。加强人大新闻宣传和理论研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改进作风,为常委会依法履职提供有力保障。

各位代表,实现追赶超越的宏伟蓝图在激励着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责任使命在召唤着我们。让我们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奋力谱写建设富裕渭南、美丽渭南、幸福渭南新的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关于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201729日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李永强院长所作的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会议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充分肯定市中级人民法院过去一年的工作,同意报告提出的2017年工作安排。会议要求,市中级人民法院要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新渭南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1728日在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李永强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2016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上级法院的监督、支持、指导下,市中院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以“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目标,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忠实履行审判职责,稳妥推进司法改革,着力提升队伍素质,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充分发挥审判职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坚持执法办案中心工作,全市法院受理各类案件48439件,办结45967件,同比分别上升17.67%15.5%,结案率为94.9%。市中院受理各类案件7718件,办结7484件,同比分别上升20.04%16.97%,结案率为96.97%。全市法院收结案数量再创历史新高。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落实以审判为中

心的刑事诉讼制度〔1〕,全市法院审结刑事案件2095件,同比下降1.46%,判处罪犯2330人。着力保障群众人身财产安全,严厉惩处杀人、伤害、强奸等暴力犯罪,重点打击抢劫、抢夺、盗窃等多发性犯罪和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等涉众型犯罪,大荔县王登高等33人涉黑团伙受到法律严惩。着力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审结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假冒伪劣产品等涉民生犯罪案件3645人。从严打击涉毒犯罪,对贩卖毒品、运输毒品数量巨大的李明等22人从重判处无期以上刑罚。推动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全市法院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71件,对21名原为科级以上干部判处了刑罚,追缴赃款1200余万元。市中院成功审结最高法院指定管辖的薛继连等6名原为副厅级以上干部贪污受贿窝案。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开展专家心理辅导、法官回访帮教,积极适用非监禁刑,对47名未成年人判处了缓刑。从严把握减刑、假释程序和条件,对23名职务犯罪、金融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等罪犯不予减刑、假释。

全力保障经济发展。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认真落实民商事审判“六个原则”〔2〕,全市法院审结民商事案件29140件,同比上升10.39%。主动服务经济发展新常态,审结陕西焦化、中联重科、农发行等重点企业案件57件,挽回经济损失2亿多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审结中国音集协诉渭南万达广场影像放映中心著作权纠纷等案件54件,促进创新驱动发展。临渭区法院与金融机构成立全省首家诉调对接中心,构建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司法服务进一步延伸。坚持家事案件调解优先,全市法院婚姻、抚养、赡养等案件一审调撤率达87.2%。坚持涉民生案件效率优先,及时审结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社会保障、追索劳动报酬等案件5131件。坚持军人军属合法权益保障优先,审结涉军案件138件,走访军人军属1100余人次,开展法律咨询、法制讲座50余次,全省涉军维权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渭南经验”〔3〕在中部战区推广,市中院被省法院评为全省法院涉军维权工作先进集体。

全力促进依法行政。认真贯彻行政诉讼法,全市法院审结行政诉讼案件623件,同比上升13.89%。严格履行司法审查职责,依法撤销、变更违法行政行为69件,充分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依法驳回原告起诉和诉讼请求487件,坚决支持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加强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促使案件协调解决,实质性化解行政纠纷。依法审结临渭区33户村民与区政府土地征收补偿纠纷系列案件,为推进城市基础建设提供了司法保障。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103案,是2015年的4倍,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大幅提高,应诉意识明显增强。坚持报送《行政案件司法审查报告》,及时发送司法建议,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二、向“执行难”全面宣战,及时实现胜诉权益

力克“执行难”顽疾,破除阻碍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藩篱,打通实现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最后一公里”。

强化联动,构建执行工作大格局。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我市“基本解决执行难”〔4〕工作,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和推进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意见》,成立了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为组长,全市44个单位为成员的“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领导小组,在全省首家召开全市“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会议,统一思想,全面部署,我市已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政法委协调、法院主办、各部门配合的执行工作大格局,受到省法院充分肯定。

强化查控,破解找人查物难题。依托信息化建设,初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查控网络。建成“总对总”“点对点”网络查控体系〔5〕,通过网络即可实现对被执行人银行存款、证券、股权信息的全国联查,车辆、婚姻、住房等信息的省内联查。全市法院与公安、国土、房管等部门建立了协助查控被执行人财产工作机制,查控被执行人车辆216台次、土地108宗、房产523处,通过拍卖、变卖等方式及时兑付案款12亿多元,真正使当事人的“纸上权益”变为现实权益。 

强化执行,重拳出击剑指“老赖”。两级法院统一行动,开展集中执行,让人民群众目睹执行威力。全市法院执结案件9831件,标的额为38.33亿元,同比分别上升40.76%36.02%,案件质效位于全省前列。在全省率先开展打击“老赖”的“春雷”专项行动,开展执行攻坚、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等活动23次,曝光失信被执行人11341249人,司法拘留252人,罚款114.8万元,按“拒执罪”〔6〕追究刑事责任8人,326名被执行人迫于压力主动履行义务,华州区“金花佳苑”借款合同纠纷等一批大案、骨头案圆满执结。坚决打击扰乱司法秩序的违法行为,市中院对侮辱、威胁法官的马某移送公安机关立案通缉,临渭区法院对依仗宗族势力暴力抗法、阻碍执行的李某等3人实施拘留、罚款,彰显司法权威。市中院发出全省首份律师调查令,赋予律师对被执行人财产的调查权,在律师界引起良好反响;合阳法院执行申诉信访工作成绩突出,被最高法院确定为“全国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示范法院;蒲城法院执行工作引入司法警察力量,建立“执行110”,24小时待命出击;富平法院探索执行案款“一人一案一账号”制度,强化管理,加快兑付,为全省执行工作提供了经验。

三、坚守司法公正底线,践行司法为民宗旨

进一步挖掘潜力,整合司法资源,不断强化管理,注重机制创新,全力提升审判质量和效率。

创新审判管理模式。全市法院面对收案数量三年翻番的严峻形势,先后四次召开执法办案推进会,扎实开展“百日结案竞赛”和“三评比一规范”〔7〕等活动,采取充实审判力量、领导带头办案、强化督导约谈等十项措施,落实月通报季点评、结案评查等制度,加强审判管理,强化案件督办,结案率、执结率、服判息诉率、调解撤诉率同比上升,案件改判率、信访数量同比下降,收案和结案实现了良性循环。

牢牢坚持司法为民。不断强化“智慧法院”建设,让当事人足不出户即可通过陕西法院网、“12368”诉讼服务热线〔8〕进行法律咨询、案件查询、投诉举报;强化诉讼服务中心职能,为当事人提供立案登记、诉前调解、判后答疑等“一站式”服务,司法服务更加贴心便捷。引导当事人通过保险担保依法申请财产保全〔9〕,提高权利保障。积极落实司法救助制度,依法向困难当事人发放救助金322万元,减免缓诉讼费600余万元,体现司法人文关怀。

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全面落实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发放司法告知书10万余份,网上公开裁判文书2.9万余份,发布执行信息1.8万余条。积极开展“七五”普法,持续加大宣传力度,讲好法治好故事,传播法治好声音,全市法院与渭南电视台联合制作播出《法治渭南》节目40期,开展普法宣传30余次,网络直播典型案件庭审235件,利用微博微信发布工作动态、法律小常识2万余条。市中院新闻宣传工作受到最高法院、省法院表彰。

四、稳步推进司法改革,激发办案内生动力

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突出问题导向,优化司法资源,为实现公平正义提供良好的体制机制保障。

开展法官员额制改革〔10〕。制定员额法官遴选、考核办法,严把资格审查、专业考试、综合考核关口,全面完成首批入额法官遴选工作,全市法院318(其中市中院44)员额法官已上岗履职,为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深化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11〕。市中院积极探索人民陪审员参与审判模式、履职保障措施,总结工作经验。华阴法院随机抽选人民陪审员1158人次,参审案件656件。全市法院与司法局联合举办“人民陪审员审判业务能力网络视频大赛”12场次,在全省比赛中市中院获先进集体、我市陪审员代表获二等奖。市中院、华阴法院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成效突出,受到中省深改组的肯定。

落实涉诉信访制度改革。建立网络视频接访新通道,实施律师参与化解、代理申诉信访案件制度,不断探索依法化解信访新模式。坚持用法治思维解决信访问题,将涉诉信访引入诉讼渠道,严厉打击缠访闹访行为,当事人依法信访意识明显增强。积极开展集中清理涉诉信访老户专项活动,进京赴省访分别下降6.1%5.4%。市中院在全省法院信访综合考核中获第一名,被市信联办评为信访化解维稳工作先进单位。

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打造过硬法院队伍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思想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提升队伍公正司法水平。

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形成上行下效、整体联动的总体效应。健全完善党组议事规则,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两级法院党组的凝聚力、号召力进一步增强。积极履行协管职责,基层法院换届工作平稳有序。制定落实“三项机制”实施办法,进一步激发了队伍干事创业、追赶超越的工作热情。

全面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教育法官干警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观念,树立法治信仰,营造心齐气顺劲足向上的工作氛围。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举办“东府法官学堂”3期,邀请专家学者讲授专业知识和审判实务20余次,法官干警业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加强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提高法官干警自律意识。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新形势,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强化重点岗位、要害部门监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加强明察暗访,防止“四风”反弹。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主动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全市法院党纪处分2人、政纪处分5人、警示训诫4人、通报批评2人。

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自觉接受人大监督

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市委重大决策部署,重大事项、重要工作、重点案件及时向党委请示汇报。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邀请代表委员视察座谈、旁听庭审、参与调解,征求意见建议。高度重视代表建议、委员提案办理工作,代表建议1件、委员提案5件、各级督办案件30件全部办结。积极配合社会监督,通过网络、媒体和新闻发布会,及时通报热点案件、工作动态,畅通监督渠道。市中院被市人大常委会评为办理代表建议工作先进单位。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全市法院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涌现出“渭南标杆”刘海凤、李妙娟等一批先进典型,全市法院14个集体、31名个人被记功,27个集体、61名个人受到市以上表彰,市中院被省法院评为全省司法政务先进集体,被市委、市政府考评为优秀单位,被市委深改组评为全面深化改革先进单位。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坚强领导,市人大有力监督,市政府、市政协及社会各界鼎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全市法院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法院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困难:一是案件数量持续增长,办案压力不断加大,“案多人少”矛盾更加突出;法官干警长期超负荷工作,职业保障亟待解决。二是“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还需多方联动和社会大力支持;消极执行、拖延执行、选择执行问题还需努力解决。三是司法体制改革全面深化,相关的配套措施还需完善。四是个别法官干警律己不严、作风不硬,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引导,完善监督措施,加大惩戒力度。对此,我们将深入研究,认真解决。

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是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攻坚之年,是“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决战之年。全市法院将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落实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各级法院院长会议和市委五届二次全会部署,积极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努力在服务大局上有新作为,在公正司法上有新成效,在司法改革上有新发展,在队伍建设上有新进步,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一是切实服务全市追赶超越工作大局。准确把握司法服务全局的着力点,主动服务大局、保障大局。尊重司法规律,加强审判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审判质效。积极参与平安渭南建设,加大各类刑事犯罪惩治力度,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持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坚决守住防止冤假错案的底线。加强涉民生案件审判,进一步织密扎牢民生司法保障网。积极推行环境资源案件专业化审判,保障美丽新渭南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对物权、债权、股权的司法保护,高效审理商事案件,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加大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力度,促进法治渭南建设。

二是坚决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和推进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意见》,勇担主体责任,确保在两年内“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取得实效。不断加大执行力度,把打击“老赖”作为突破口,公正高效执行案件。严格落实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曝光等措施,全面推广律师调查令,深入推行委托审计调查、悬赏举报等制度,强化执行联动威慑机制,让被执行人无处藏身、财产无处藏匿。综合运用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限制投资置产和罚款、拘留、追究“拒执罪”等措施,让失信被执行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倒逼其自觉履行义务,促进诚信渭南建设。

三是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建立权责清晰的司法权运行机制,落实员额法官审判责任制,强化合议庭、院庭长、审委会权力监督制约,确保“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建立专业法官会议制度,由资深法官为合议庭提供智力支持和裁判帮助。加快推进审判人员、司法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分类管理和内设机构等配套改革,实现审判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深入推进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以确保随机抽选、事实审和法律审分离、强化履职保障为重点,总结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

四是深入践行司法为民。以“三高三低三信服”〔12〕为目标,强化工作措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司法获得感。深化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加强对行业、基层调解组织的业务指导,推动建立法院、司法局、律师多方诉前调解机制,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深入推进“互联网+智慧法院”建设,落实司法为民措施,加大司法公开力度,为人民群众提供透明、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

五是持之以恒抓好队伍建设。紧紧依靠党的领导,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确保正确政治方向。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法官干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为履行审判职责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扎实开展审判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司法能力和水平,积极推进法院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全面落实“三项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和保护法官干警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凝聚追赶超越的精气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队伍。

各位代表,全市法院将认真贯彻执行本次大会决议决定,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勇于担当,砥砺奋进,为我市实现转型升级、追赶超越、决胜小康目标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关于渭南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201729日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李逸强检察长所作的渭南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会议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充分肯定市人民检察院过去一年的工作,同意报告提出的2017年工作安排。会议要求,市人民检察院要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依法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新渭南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渭南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1728日在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渭南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李逸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6年,在市委、省检察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和市政府、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全市检察机关认真贯彻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市委、省检察院的工作部署和市人大五届一次会议决议,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强化法律监督,深化司法改革,加强队伍建设,努力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检察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保障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着力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转型升级、追赶超越、决胜小康的全市工作大局,认真践行“五个扎实”要求,努力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实效。

着力保障投资安全。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等重大决策,深入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建设领域,依法查办项目规划审批、招投标、资金拨付与管理使用等环节职务犯罪嫌疑人104人。开展检察官联系重大项目活动,组织20多名检察人员深入关系国计民生的25个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开展专项预防,提供法律咨询1500余次,协助制定廉政风险防控措施70多项,切实保障项目建设安全顺利。

着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市县两级院分别与两级工商联召开保障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座谈会,制定并认真落实依法保障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22条意见。依法批捕侵犯非公有制经济投资者、管理者和从业人员人身财产安全犯罪嫌疑人57人、起诉62人。查办利用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务便利向非公有制企业索贿、受贿的职务犯罪嫌疑人4人,促进形成新型政商关系。稳妥办理涉及非公企业案件,维护非公企业声誉和正常生产经营。

着力服务和保障脱贫攻坚工作。市县两级院分别与两级扶贫部门联合部署开展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抓住扶贫资金分配、发放管理以及项目申报、审批、实施、验收等重点环节,坚决查处和预防职务犯罪,共开展专项巡回宣讲127次,开展专项预防调查24次,制发专项检察建议17件,查办扶贫领域职务犯罪34人,保障扶贫资金真正惠及贫困群众。

着力营造法治化市场环境。坚决遏制经济领域犯罪活动,促进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批捕合同诈骗、职务侵占等破坏市场秩序犯罪嫌疑人19人、起诉39人。维护金融管理秩序,批捕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涉众型经济犯罪嫌疑人50人、起诉126人。落实产权保护法治化要求,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专项工作,批捕犯罪嫌疑人34人,起诉53人。

着力服务和保障民生。严惩危害民生犯罪,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积极参与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依法批捕生产销售假药、有毒有害食品等犯罪嫌疑人22人、起诉45人。抓住群众关注的上学难、看病贵和拆迁补偿等问题,查办教育、医疗、土地征用、保障房建设等领域的职务犯罪103人。依法查办安全生产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渎职犯罪嫌疑人10人。

着力服务生态环境建设。开展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专项立案监督,共依法批捕破坏生态环境犯罪嫌疑人8人、起诉20人,立案侦查职务犯罪7人,依托“两法衔接”机制,监督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案件89人,监督侦查机关立案89人。

二、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平安渭南建设

坚持把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基本任务,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入做好打击犯罪、化解矛盾、推进社会治理等工作,积极参与平安渭南建设。

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坚决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严重暴力、多发性侵财、涉黑涉恶、“两抢一盗”等严重刑事犯罪,批捕各类犯罪嫌疑人2092人,起诉2741人。扎实开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项工作,维护网络安全,批捕犯罪嫌疑人36人,起诉40人。

高度重视化解矛盾纠纷。正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充分运用刑事和解、检调对接、简易程序、量刑建议、不批捕、不起诉等机制和措施,努力化解社会矛盾、修复社会关系。对141名无社会危险性犯罪嫌疑人作出不捕决定,其中适用刑事和解不批捕29人,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积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听证信访案件,建立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制度,提高矛盾化解的有效性。建立“来信、来访、电话、网络”四位一体信访格局,全面推行远程视频接访,提高接访效率,共办理群众来信来访1398;按照有关规定,对40名生活确有困难的刑事被害人和亲属提供国家司法救助,体现了检察机关司法为民。

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参与社会治安专项整治活动和对流动人口、特殊人群、社会组织的服务管理,共批捕侵犯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和残疾人人身、财产安全的犯罪嫌疑人222人、起诉462人,监督纠正监外执行和社区矫正中违法问题112件次。认真落实最高检要求,着力解决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社会保护、学校保护、家庭保护的衔接问题,对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坚持“少捕、慎诉、少监禁”,依法不批捕23人,不起诉6人,最大限度挽救涉罪未成年人。认真落实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法律援助、社会调查、成年人到场等制度,强化教育感化效果。

三、依法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积极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坚决贯彻中、省、市委和高检院、省检察院关于反腐败斗争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力度,持续形成反腐败的强大威慑。

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以开展查办职务犯罪“聚焦反腐行动”为载体,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查办职务犯罪,全年共依法查办各类职务犯罪案件141277人,立案件数和人数较上年同比分别上升7.6%3.7%;查办大案76件,查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4人。其中,查办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111215人,同比分别上升6.7%4.9%;查办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案件3062人,立案件数同比上升11%;通过办案,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7055.3万余元。全面开展追逃追赃工作,对全市在逃职务犯罪嫌疑人进行重点挂牌督办,追逃追赃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提升办案质量和效果。严格执行查办职务犯罪工作“八项禁令”,依法正确行使侦查权。规范职务犯罪举报线索管理,严防有案不查。全面落实讯问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等制度,支持和保障律师依法执业,坚决排除非法证据,办案质量和效果不断提高。2015年至2016年我院办理的最高检和省检察院指定管辖的“5.19”专案,涉及6名厅局级干部,案情复杂,涉及面广,侦查难度大。我院充分运用侦查一体化机制,调动全市办案力量打总体战,严格办案程序,规范取证行为,正确适用法律,9名犯罪嫌疑人均被审判机关判处有期徒刑。

深化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紧密结合执法办案,主动加强预防分析,12项预防报告得到各级领导批示肯定;推进行贿犯罪档案查询从项目招投标、工程建设领域向人事管理、信贷、资质审查等领域拓展,受理行贿档案查询11787次;运用检察建议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有针对性地向发案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书》23份;继续深化预防“六进”,组织警示教育和预防宣传372次,受教育人员1.9万余人。深入推进社会预防,积极创新预防形式,市检察院拍摄的反映农村精准扶贫预防调查题材的《第一呼声》微电影荣获第三届“中国梦•劳动美”全国职工微影视大赛银奖和最佳创作奖,有效提升了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影响力。

四、强化诉讼监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强化对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等问题的法律监督,促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强化刑事诉讼监督。坚决贯彻疑罪从无原则,加强对证据的综合审查,坚守防止冤假错案底线,共纠正侦查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68件、不应当立案而立案11件,纠正漏捕47人,追诉39人;对滥用强制措施、违法取证、刑讯逼供等侦查活动违法情形,依法提出纠正意见207件次;对不构成犯罪和证据不足的,决定不批捕169人、不起诉36人。加强刑事审判监督,对审判量刑畸轻畸重、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等问题提出刑事抗诉48人。推动建立刑事执法信息共享机制,延伸监督触角,探索对公安派出所刑事侦查活动监督。

强化刑罚执行监督。扎实推进与监管场所执法信息联网和监控联网工作,加强和规范派驻监管场所检察室建设,对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中的违法情况提出纠正意见224人次;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有权人”、“有钱人”犯罪后“以权赎身”、“提钱出狱”等问题,监督纠正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不当情形96件,纠正判处实刑未执行罪犯10人;深入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会同公安机关、人民法院集中清理久押不决案件,共受理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125人,对124人提出变更强制措施建议被采纳;严肃查办刑事执行领域的职务犯罪6人,有效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和法律统一正确实施。

强化民事行政诉讼监督。积极开展“基层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推进年”专项活动,强化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基础,稳定办案规模,推动工作全面协调发展。综合运用抗诉、检察建议、诉讼违法调查等监督手段,重点监督违法调解和其他显失公正,严重损害公共利益和当事人、案外人合法权益的裁判,对生效民事行政裁判、调解书提出抗诉4件、再审检察建议1件;对审判程序和执行中的违法行为提出检察建议54件;对审判机关裁判正确的64件申诉案件,耐心做好申诉人的服判息诉工作。

五、深化司法改革,促进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严格按照中、省、市委和上级院确定的改革任务,扎实抓好检察体制改革工作的落实,阶段性改革任务已全面完成。

全面推开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四项改革。积极推进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改革,经过严格考试考核,并经省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选任,全市237名检察官进入员额,其他各项改革任务正在稳步推进。

扎实推进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坚持以公益为核心,积极摸排线索,共发现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等领域公益诉讼案件线索85件。以诉前程序为重点,向相关行政机关或组织提出检察建议58件,督促履行职责。对仍不履行职责或没有社会组织提起公益诉讼、公共利益继续受到侵害的,经省检察院批准,依法提起公益诉讼3件,受到省检察院的通报表彰。

持续深化检务公开改革。全面运用案件信息公开系统,公开法律文书1375份、重要案件信息502条,司法透明度显著提高。推进公开渠道多元化,依托微博、微信、手机报、门户网站和新闻客户端“五位一体”的新媒体检察宣传阵地,先后发布检察信息17.2万余条。推进检察开放日活动常态化,市县两级检察院先后举办了“加强侦查监督、维护司法公正”为主题的检察开放日活动12次,邀请各界人士1870人次走进检察机关,进一步拉近了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增强了检察工作透明度。

六、大力加强检察队伍建设,提高公正廉洁执法水平

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强基固本的重要任务来抓,坚持“五个过硬”,努力建设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检察队伍。

突出抓好思想政治建设。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抓好理想信念、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不断增强“四个意识”,确保检察队伍忠诚可靠。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检察官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不忘初心、坚守正道。坚持文化育检,通过教育熏陶、实践养成,凝聚共同价值追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司法体制改革全过程。

扎实推进从严治党、从严治检。深入贯彻《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配合省院党组开展巡视,制定整改措施54条,整改工作正在扎实推进。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以及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责任追究实施细则,坚持逐级报告情况;全面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人民监督员共监督案件1125人;坚持从严治检,以零容忍态度查处违纪违规检察人员1名;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三项机制”,结合检察工作实际,制定了具体实施办法,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以基层检察长换届为契机,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市检察院协助配合市委完成基层院检察长换届工作,提拔和交流基层院检察长11名,有5名基层院检察长提任市检察院班子成员,加强了市院领导班子力量,调动了广大基层干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推进基层检察院执法规范化、队伍专业化、管理科学化、保障现代化建设。坚持领导干部联系基层、业务部门对口指导等制度。加强办案信息化、装备现代化等基础建设,司法办案条件明显改善。

全面推进检察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大力开展任职资格、专项业务、岗位技能等正规化培训,共举办各类培训班56期,培训人员1000余人次;组织开展“优秀办案能手”和“精品案件”、“精品检察建议”等评选活动,定期开展案件质量评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深化创先争优工作,全市检察机关共有23个集体、32名检察人员受到市级以上表彰奖励。澄城县检察院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

一年来,市县两级检察院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24次,配合开展专题调研和执法检查32次。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报检察工作重要情况21次,走访听取意见建议6700余人次,邀请视察检察工作、参加重大活动43次。认真办理交办案件和事项,去年市检察院收到人大交办事项和案件5件,均已办结。

各位代表,全市检察工作取得的成绩和进步,离不开各级党委的坚强领导,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各级政府、政协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在此,我代表全市检察机关和全体检察人员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检察工作和检察队伍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检察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服务措施还不够到位;高层次专家型人才缺乏,一些检察人员办理新类型案件的能力不强;有的检察人员执法素质不高,司法规范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检察人员违纪问题仍有发生;基层基础建设仍需加强。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7年,全市检察机关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紧紧围绕追赶超越战略目标,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深化司法改革,创一流业绩、建一流队伍,努力为我市追赶超越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第一,着力提升司法服务水平。坚持把服务和保障大局作为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紧紧围绕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在结合中找准切入点,把打击犯罪与化解风险、维护稳定统筹起来,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的新渭南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第二,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深入推进平安渭南和法治渭南建设,坚决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多元化机制,扎实推动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主动关注和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反映的强烈问题,更好地运用法治思维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确保全市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要求,全力抓好“七五”普法工作,用善法、良法引导社会风尚。

第三,依法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依法严惩危害经济发展环境、影响重大经济政策实施、影响重大改革举措落实的职务犯罪。继续深入开展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开发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坚决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的职务犯罪。不断深化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从源头上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发生。

第四,着力加强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坚持把强化人权司法保障贯穿于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和审判监督全过程。持续加强对刑事、民事、行政诉讼活动和刑事执行的法律监督,依法监督纠正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维护公平正义,进一步提高法律监督能力和水平。

第五,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和检察改革。继续稳步推进和深化以完善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四项体制改革,完善侦查监督、公诉、刑事执行和民事行政检察等工作机制,促进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提高的深层次问题。扎实做好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等试点工作,确保各项检察改革深入推进并取得预期成效。

第六,持续强化检察队伍建设。巩固和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扎实开展“规范司法行为,提高司法公信”专项活动,切实加强思想政治、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建设。狠抓司法作风和自身反腐倡廉建设,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检各项要求。健全规范司法行为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检察机关司法公信力。

各位代表,我们决心在市委和省检察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认真贯彻本次会议决议,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开拓奋进,扎实工作,努力为我市谱写追赶超越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渭南市人民政府

关于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

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此报告已经2016年12月29日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在向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报告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以下简称建议)的办理工作。请予审议。

    一、基本情况

    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向市人民政府提出建议共140件。根据建议涉及内容,我们分别交由40个承办单位办理。目前,经过各有关单位的努力,建议已全部办理完毕。代表们所提出的问题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115件,占82%;正在解决或积极创造条件力争解决的25件,占18%

    第一类是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建议。这部分建议紧紧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所提建议切实可行,对政府决策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办理落实也较快。如针对朱罡等代表关于大力推进电能替代促进节能减排的建议。我市已将实施电能替代实现电能替代煤炭、石油等终端能源消费作为“十三五”时期减少污染排放,促进减排,切实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发改、环保、供电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电能替代工作的意见》,在全市工业农业生产、机动车、采暖供热等领域大力推进电能替代,积极引导全社会用能单位煤改电、油改电促进节能减排,低碳发展。主城区率先投入80辆电动公交车,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00吨。编制完成了《渭南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和《渭南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市财政落实2000万元专项资金和争取国家4000万元基金加快规划和布局建设充电站(桩),已建成充电站2个(桩12套),在建充电站1个(桩15套),满足已投运和即将投运的电动公交车充电需要。如张录民等代表关于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业务进行监管的建议。市上相继下发了《关于开展农业领域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排查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整顿专业合作社发展  防范金融风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关于规范整顿农民合作社资金互助业务促进农民合作社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各县市区成立专门班子,迅速开展调查摸底、自查纠工作。同时,市上抽调工作人员成立工作组,分赴各县市区督查该项工作。通过广泛宣传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非法集资的特征和危害,教育引导广大农民拒绝高利诱惑、远离非法集资。2016年对开展资金互动业务的合作社进行了2次摸排工作,12个县市区采用逐乡、逐村、逐家排查的方式,掌握了合作社资金互助规模和存在问题,对发现超范围开展融资业务的予以清理和整顿。共规范整顿52家,取缔10家。如梁晓云等代表关于支持渭北石灰窑整治区及烟花爆竹产业关闭退出区域生态建设的建议。市政府针对富平、蒲城两县石灰窑整治区生态恢复和产业发展提出了要求,市扶贫办在制定十二五脱贫规划时把富平、蒲城石灰窑整治区内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扶持范畴,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脱贫具体措施。举办就业创业技术培训班参加群众300余人。对生产生活艰苦的群众实行扶贫移民搬迁。在搬迁点附近配套建设产业园,引导和扶持搬迁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加收入。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中,在帮扶政策上对石灰窑整治区生态恢复和产业发展给予倾斜,扩大贫困户产业发展扶持范围,提高补助资金标准,对有发展意愿的落实贷款贴息(贷款额度控制在35万元),促进贫困户产业发展,脱贫增收。

    第二类是正在解决或列入规划积极创造条件力争解决的建议。这类建议主要是一些关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需多个部门共同协商办理的建议。如针对杨志荣等代表关于研讨打造华州区高塘渭华起义红色旅游景区的建议。《渭南市旅游发展意体规划》与《渭南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已将华州区红色旅游系列列入渭南规划发展重点,《陕西省红色旅游发展纲要》将渭华纪念馆列入到秦巴山区红色旅游板块、第二批红色经典景区提升项目。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实行动态管理,2017年可将高塘镇作为后补,争取列入省级文化旅游名镇,以争取更多支持。如王改等代表关于支持合阳开展2×660兆瓦低热值煤电项目前期工作的建议。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合阳县煤炭产业发展,已将煤炭产业的开发利用和高效转化作为我市调结构、促转型、扩总量、增效益的重大任务。市上与陕煤集团共同策划,在合阳规划建设2×660兆瓦低热值煤综合利用示范项目,该项目年发电量66亿度,实现产值23亿元,上缴税金2.3万元,增加1000人就业岗位。市发改委多次向省发改委和能源局汇报项目建设的优势条件,争取该项目纳入省上发展规划。如秦孝全等代表关于尽快实施白水县“两大两小”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的建议。今年5月,林皋水库二期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被省财政厅、省水利厅列入2016年投资计划,总投资1500万元,建成后年可节水230万立方,恢复、改善灌溉面积2.9万亩。同时,白水县编制上报了涉及林皋、故现、铁牛河水库灌区的《白水县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项目可研性报告》,市属石堡川水库管理局编制上报了涉及白水县的《石堡川水库灌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两个项目报告已经省发改委批复,项目初步设计已经省水利厅组织专家审查。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市政府高度重视代表建议的办理工作,市人大、市政府领导同志分别在交办会上对今年代表建议的办理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要以对人民代表高度负责的态度,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高度,脚踏实地地办理好每一件代表建议。市人大领导带案视察,现场了解办理情况,督促指导办理工作。各承办单位从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高度,切实将建议办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负责同志作为办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建议的承办亲自部署,掌握办理进度,并对重点建议进行跟踪督办,有力地推动了办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完善机制,规范程序。市政府办公室作为联系人大代表、督促承办单位办理代表建议的部门,不断完善办理程序,坚持“交办会”制度、督办检查制度、意见反馈制度,提高办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对建议的交办、调整、办理计划和后续办理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了严格规定。各承办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办理工作规范。要求每一份建议做到,办前沟通,办后见面。坚持把好“四关”,即办理初审关、秘书核稿关、办公室主任审核关、单位领导审签关,从答复内容、格式等方面严格规范,提高建议的办理质量。

    (三)加强督查,务求实效。根据办理建议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市政府督查室对140件建议进行了登记、分类和认定。按照“归口办理”的原则,分别落实到相关责任单位办理。在办理代表建议过程中坚持电话催办、上门督办、跟踪督办等多种形式,将督办工作贯穿于办理工作的始终,对承办量较大、“热点”、“难点”问题较集中的部分承办单位进行检查、抽查、复查;对代表答复不满意的建议,及时与承办单位联系,要求重新答复,跟踪督办,直至代表满意或表示理解为止;对于一时难以办理的建议实行备案制和跟踪办理制,使办理工作有始有终,件件落到实处。

    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

今年人大代表建议的办理工作,绝大多数承办单位领导重视、责任明确、工作扎实,办理质量较好,办理工作也得到了广大代表的较高评价。但通过深入调查了解、检查督促、复函分析,办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如有的单位办理工作答复相对迟缓;个别单位答复不规范,代表委员不分、建议提案不分;有的在办理中缺乏工作创新,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多;有的与代表的沟通、征求意见不够等等。办理落实好人大代表建议,是政府义不辞的责任和义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科学的态度、务实的精神、创新的手段,不断完善和改进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努力在强化领导、创新机制、务求实效上下功夫,在解决问题、改进工作、促进发展上求突破,推进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

关于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

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此报告已经2016年12月29日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

我受市中院党组委托,现向市五届人大常委会一次会议报告代表建议办理情况,请审议。

我院收到市人大常委会转来的刘岩红代表在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简化诉讼费退费程序的建议》后,院党组高度重视,指派吕升学副院长和司法行政装备处迅速办理。

为最大限度方便当事人参加诉讼,提供“一站式”服务,我院对诉讼服务中心的工作进行了全面调研。对诉讼服务中心的功能进行了整合,配备安装了电子触摸屏、电子显示屏、法院公共WiFi等现代化办公设备,分类设立了服务窗口,具备了诉讼引导、便民服务、诉前保全、诉前调解、判后答疑等14项功能,开通了“12368诉讼服务热线”,当事人可通过现金、银行转账、邮政银行汇款、POS机现场刷卡等四种方式缴纳诉讼费;申请退还诉讼费的,由案件承办法官签字即可领取退费,小额退费当场办理,大额退费预约时间办理,或通过当事人预留银行账号转账退费,力争让当事人少跑路、多办事。目前,一切运行正常。


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主席团和秘书长名单

201726日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预备会议通过)

主席团(共39人,按姓名笔画排列)

马红丽(女) 马苏有(回族)王玉娥(女) 王青峰

王爱民       王耀利       石立东(女) 田继光

刘海涛       刘新兴       汝增瑞       孙云峰

李长敏       李军政       李县平       李智远

何翰林       张天亮       张红丽(女) 张建军

张留文       张海贵       陆治原       陈广成

陈振江       周庆文       孟小瓒       姚双年

郭永峰       郭志英       郭柱国       郭勇格

崔晓民       蒋秀侠(女) 程         樊正学

樊存弟       潘建文       霍文军

秘书长:

蒋秀侠(女)

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主席团常务主席名单

201726日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主席团第一次会议通过)

陆治原       郭勇格      王爱民      张海贵

蒋秀侠(女) 姚双年      孙云峰      郭永峰

汝增瑞 

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大会执行主席名单

201726日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主席团第一次会议通过)

第一次全体会议执行主席

201727日上午)

陆治原      刘新兴      郭勇格      王爱民    

张海贵      蒋秀侠(女)姚双年      孙云峰    

郭永峰      汝增瑞      何翰林      张留文

李军政      王青峰      周庆文      刘海涛

马红丽(女)

第二次全体会议执行主席

201728日上午)

王爱民      张建军      郭志英      樊存弟

王玉娥(女)田继光      崔晓民      潘建文

张天亮      王耀利      郭柱国      霍文军

樊正学              李县平      陈振江

第三次全体会议执行主席

201729日下午)

陆治原      郭勇格      王爱民      孟小瓒

张海贵      蒋秀侠(女)姚双年      孙云峰

郭永峰      李智远      汝增瑞      石立东(女)

李长敏      陈广成      张红丽(女)马苏有(回族)

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副秘书长名单

201726日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第一次会议通过)

汝增瑞

 

高波涛

崔晓民

华惠民

      杨建秦(女)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上一篇]:2016年第6期
[下一篇]:2017年第2期

主办单位:渭南市人大常委会
版权所有:渭南市人大常委会 Copyright©2009 wnrd.gov.cn 邮编:714000
承办单位:渭南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913-3035200 地址:渭南市东风大街中段10号
ICP备案编号:陕ICP备12000409号 推荐分辨率:1024*768

陕公网安备 610502020003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