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渭南搭上发展“动车组” |
发布时间:2010/6/11 浏览次数:1182 次 来源:渭南日报 作者:记者 韩 乐 |
文字 〖 大 中 小 〗 |
在省政府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市政府通报“关天规划”实施情况
昨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在西安举行新闻发布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雷超武在会上向媒体通报我市一年来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情况,并答记者问。 雷超武在通报中说,《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从国家层面把渭南定位为“一核、一轴、三辐射”空间战略的次核心城市,为我市加快交通建设,融入大西安“半小时经济圈”,加快城市建设,融入关中都市群,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参与大西安经济圈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一年来,我市按照“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精神,立足渭南区位、资源等优势,初步确定了建设“六个基地、一个中心”的产业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六个基地即:大关中装备制造业基地、陕北煤化工接续基地、西部新能源新材料基地、西部重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国际山水文化旅游目的地、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基地。一个中心即:秦晋豫黄河金三角商贸物流中心)。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3300亿元以上,财政总收入突破500亿元;中心城市建成区扩建到80—9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增加到90—10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60%以上。
雷超武说,《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颁布实施,让渭南搭上了高速“动车组”。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创新实践、强力推进。聘请“北大纵横”等高层次研究机构,对全市产业发展进行调研论证,引进多名教授、博士在经济部门任职,全面参与、起草和编制了我市《规划》的实施意见。在具体实践中,着眼于《规划》赋予渭南的战略任务,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全面对接,加快融入,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喜人景象。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4.3%,比全省快0.7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多项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雷超武在通报中还就我市一年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基础设施率先突破、产业转型升级加快、项目投资增势强劲、旅游文化魅力彰显、体制机制实现创新等亮点作了详细介绍;并就中心城市建设、旅游业发展、招商引资、民生工程等方面内容回答了现场记者的提问。
(编辑:卢莉)
|
![]() ![]() |
[上一篇]:韩城80家企业跨区域反哺贫困村 |
[下一篇]:我市召开军地防汛工作联席会议 军民协同作战 确保安全度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