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参考资料 -> 人大工作通讯
人大工作通讯
2013年第4期
发布时间:2013/9/2  浏览次数:7340 次  来源:渭南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作者:
文字 〖
 
 
目   录
1、基层调研的几点感受——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工作心得体会
2、接地气摸实情集民智解民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工作心得体会
 
 
 
 
 
 
基层调研的几点感受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工作心得体会
渭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薛东江
 
    在富平县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与基层群众心贴心地拉家长、找问题,与一线干部面对面地议发展、想对策,调研中掌握和发现的一些问题及现象,让我感触颇多。
    感受一:基层群众对这次调研活动给予了高度肯定。各级干部带着问题下基层,在不同群体中听取意见和建议,让我们对基层工作有了更加详实地了解和掌握。我在富平县先后主持召开了五个层面的座谈会,与县、乡、村各级干部一对一见面,听反映最多的就是党的老传统、老作风又回来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重视基层工作,关注基层困难,关爱老百姓,基层群众也纷纷表示拥护和支持中央决定。希望在这次活动中能实实在在地帮老百姓办点实在事,让干部在深入基层中自觉接受监督,自觉改进工作作风,干群同心,克难攻坚,共同构筑中国梦。
    感受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现在农村党组织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我感觉是党员年龄老化、党员队伍老化的问题,导致基层党基层的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发挥不力。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要落实需要具体的“办事人”,我们发展农业、建设新农村需要“管事人”,群众致富奔小康更需要“领头雁”。我想党建工作中存在的这个“老问题”是需要各级党委多想一些“新办法”来解决的。
    感受三:新农村建设要规划先行。俗话讲“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农不稳”。目前各级都不周程度的存在 “重工轻农”的思想。工业发展有大项目支撑、大手笔招商,农业项目主要靠乡级、村级自己向上跑找项目。农业发展有远景规划,没有实施细则,缺少操作性。调研中,基层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是农村环境卫生、社会治安、道路管理、无群众性文化活动、人畜饮水等问题,这些问题,村与村的差别很大,缺少统一的规划。有些村上报的项目多年未批复,有关系的村项目一个接一个。群众有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积极性,但对向上“跑项目”很反感,希望县上能够结合实际情况,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感受四:一定要把党的惠农政策用活用好。党的惠民政策在基层执行的“走了样”,引发了一些新的矛盾。比如乡村两级干部都反映的农村低保存在的“人情保”问题,我就想这个“人情”都来自那个层面、那些人,最后导致少数符合条件的群众上访。在新合疗工作中,群众反映卫生局即出政策又管报销,容易出现权力寻租,管理体制不合理的问题。农民看病大病报的少、小病报的多问题。因工作人员工作疏忽,弄错个人身份信息,导致不能享受优惠政策的问题。我想,“好事要办好”才能把党的形象维护好,不能让老百姓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损害老百姓的利益。
    感受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要管引结合以引为主。富平沿山乡镇农村有烧石灰、制花炮的老传统,改革了三十多年,仍有许多农民“靠山吃山”,依靠石灰、水泥、小作坊花炮增收致富,存在着严重的生态环境和社会安全隐患。这些传统产业从业农民多,安全隐患大,强制取缔容易引起新的不安定因素。县上在农村产业整合中,要考虑到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关闭小作坊的同时,一定要培育好替代产业,为农民致富寻找到新的增收点。这些年,富平在奶山羊、柿子、琼锅糖等涉农产业的发展中有比较成熟地经验,可以围绕这些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引导农民致富增收奔小康。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实现中国梦,需要全党上下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党的群众工作路线,心里装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利益,党的事业才能蓬勃向前,渭南发展建设才会更加美好。
 
 
 
接地气摸实情集民智解民忧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工作心得体会
渭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蒋秀侠
 
    毛泽东同志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就是要到群众之中接地气“找问题”,从群众口中掏真话“摸实情”,和群众一块想办法“解难题”,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听听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了解一些问题是个案还是通病,是偶发还是频发,围绕“通病”去调研,抓住“共性”去破解。前一段时间,自己集中五天时间,到大荔县安仁、朝邑、平民、赵渡、韦林5个镇开展调研,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议农家事,分层座谈交流、开展问卷调查、进村入户走访,通过面对面和农民群众拉家常、交朋友,被农村干部群众的质朴和勤劳深深感动,为农村工作和农村面貌的新成效、新变化而振奋,但也有一些担忧,集中体现在“钱”、“水”、“地”三方面。
    “钱”的问题最突出。尽管近几年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但资金供给问题仍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焦点问题,突出表现为“两难”:一是整合难。干部群众反映,尽管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增加了,但项目资金管理使用分散的现状仍未改变,支农项目和资金依然是多渠道申报和下达、多部门实施,不利于整体规划、连片实施,很难集中财力办大事。特别是一些惠农政策像“撒面面土”,“说没有确实有,说有作用又不大”,有些还存在建设盲区、布局不合理、重复浪费等问题。如水利、农业、国土、扶贫、移民等部门,实施的项目和建设内容大体一样,但不允许县市整合利用,分散实施既增加了建设成本,又降低了实际效益。干部群众强烈呼吁对支农项目资金进行优化整合,以县或乡镇为单位,统一规划,明确主体,捆绑资金,统一实施。二是融资难。干部群众普遍反映,当前,农民缺的不是技术而是资金。种养大户普遍反映贷款难、融资难,户年均有5-10万元的资金缺口,且季节性强。以建设一棚设施高石脆瓜为例,除种苗投资外,棚体和工价需12万元左右,一般农户捉襟见肘。而在实物抵押贷款方面,农村土地使用权、农村房屋等不能列入有效抵押物,加剧了农民融资难度。贷款也仅有农村信用社一家提供小额贷款,即使两户联保最多也只能贷3万元。此外,由于实行严格的贷款权限控制,农村信用社普遍只存不贷或存多贷少,致使农村资金供求矛盾更加尖锐,多种形式的民间金融活动异常活跃,成为农村借贷的主流,风险不具有可控性。
    “水”的问题最紧迫。大荔境内黄渭洛三河汇流,兴水、治水、用水问题始终是大荔县的重头戏。特别是我们这次调研的五镇,排碱排涝、防汛防洪、水利设施配套以及安全饮水问题尤为突出,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其中,有两个问题需要高度重视、优先解决。一要高度重视农村水利建设。这次调研的五个镇,水利设施严重老化,超期服役,损毁严重,大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抽、排、蓄等基本功能无法正常发挥,远远不能满足排水、用水需求,群众戏称“三天雨是涝灾,三天不下雨是旱灾”。尤其是洛灌区排碱问题突出。始建于1956年,总长630多公里,涉及7个镇和大荔农场,控制面积57.1万亩的洛惠渠大荔灌区排水工程,经过多年运行,设施年久失修,损坏严重,许多渠道形成“肠梗阻”,淤积严重,排水不畅,实际排水控制面积锐减到30余万亩。03.8、05.10和11.07三次强降雨,这一区域明水面积均超过20万亩,4万亩棉田积水无法排出,积水深达1.3米,给当地群众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群众纷纷建议市上统筹协调,建立投入、管护等长效机制,确保整个渠系畅通无阻,彻底解决排碱排水问题。二要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一些群众现在用的还是“压把井”,喝的是“高氟水”(地下水),得的是疑难杂症。造成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污染加重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化肥、农药、农膜的不合理施用,畜禽养殖业废弃物的直接排放等造成了农业面源污染;农村工业“三废”污染;生产生活垃圾直接在农村或城郊处填埋、堆放。曾经清澈见底、鱼虾成群的池塘沟渠,不少都变成了“臭水沟”、“垃圾坑”。水污染对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构成威胁,水质恶化导致农村各种重大疾病患者增多,许多家庭因病致贫。干部群众对加快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期盼十分强烈。
    “地”的问题最困扰。农村土地流转和村庄建设规划也是困扰影响农村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为“六缺”:在土地流转上,一缺引导。目前农村土地流转大多处于自发状态。转包、转让往往以口头协议的形式进行,由于口头合同稳定性差,双方利益无法受到法律保护,也造成接包方缺乏长期经营的打算,舍不得增加投入,积极性不高。二缺保障。一些农民担心土地流转之后的生活保障和家庭收益,即便在从事非农产业经营后,仍然把承包地看成是“活命田”和就业“保险田”,宁可粗放经营,也不愿将土地转让出去。从而直接影响土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三缺平台。由于缺乏信息中介服务,土地产权价格无衡量标准,导致土地流转价格低廉,制约了土地流转。基层干部群众纷纷建议,加快建立“土地变股权、农民变股东、有地不种地、收益靠分红”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实现一份土地两份收入。同时,要依托县乡农经机构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规范流转程序,规范合同管理,规范档案管理,加快土地资源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人群集聚,形成集聚效应,产生规模效益。在村庄建设上,一缺规划。一些村庄建设完全处于无章可循状态,对交通、排水、通讯、广播电视、医疗卫生、电力、绿化、环保、防洪抗灾、文化教育等功能区没有统筹安排,垃圾、污水处理不能统筹考虑,群众意见大、不满意。二缺约束。尤其在乡镇所在地的村庄,杂乱无序、随意建设,群众想怎么建就怎么建,想盖多高就盖多高,而且沿交通干道或者乡镇街道的房屋,普遍高于道路地基,家庭生活污水、雨水自流到街道上,影响镇容镇貌。三缺特色。群众建房具有盲目性、随意性,建筑风格由乡村泥瓦匠说了算,建筑样式五花八门,没有地方风格和特色。群众希望加强规划管理和设计,真正把农村新民居建成新农村建设的一道风景线。
    调查研究要接地气、摸实情,更要集民智、解民忧。就像中央提出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真心希望自己在调研中的这些感悟与发现,尤其是对当前基层干部群众的困难、困惑和期盼、建议的总结,能够有益于科学决策,推动科学发展。
 
 
 
 
 
 
 
 
 
抓好四项重点工作  发挥乡镇人大作用
  富平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赵升良
 
    乡镇人大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但由于种种原因,乡镇人大的工作职责与作用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如何克服这种倾向和不足呢?经过近年来的工作实践,我认为,做好乡镇人大工作要抓好“四项重点工作”。
    一要定好位。乡镇人大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是乡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好乡镇人大工作,就必须找准角色、摆正位置,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具体地说,就是要坚持乡镇党委的领导,依法对政府进行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围绕党委工作重点,关注政府的工作难点,关心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镇域经济社会发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概况起来就是坚持依法,做到“三同”,即坚持依法办事,与党委同向;与政府同力;与人民群众同心,这就是定位。
    二要把好度。坚持在原则下开展工作,一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原则;二是要坚持依法办事的原则;三是要坚持集体决定的原则;四是要坚持适度原则,即到位不越位,支持不代替(包揽),监督不指责(干事不生事)。围绕大局,善抓重点,既敢于监督,不回避问题,又善于监督,支持促进,使工作更科学、更适度、更有效。
    三要服好务。即为大局服务,为群众服务,为代表服务。人大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法律性、程序性都很强的工作。人大工作要始终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受人民监督。这就要求人大工作者牢固树立“人本”观念,强化民先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代表服务。特别是对于乡镇人大来说,不仅要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认真履行各项职责,更重要的是要为大局服务,保证乡镇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的顺利实现,要当好老百姓的“服务员”,针对乡镇人大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群众,及时了解群众的意见建议,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使乡镇人大工作更加贴近群众,以便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四要履好责。一是要开好人代会,听取政府、财政报告、决定镇域内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事项、选举或补选、收集好代表的议案。所谓开好,就是要坚持依法有序,确保会议质量,不是可开可不开,也不是与其他会合开,更不能不按法定程序、法定时间开,一定要有准备的精细组织,精心召开。换届的第一次会议或届中有补选任务的时间应保证在3天,没有的要保证在2天。这就是职,也是责,必须守土有则,尽职尽责。二是要扎实做好闭会期间的工作。组织好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是乡镇人大工作的基础,监督是闭会期间的主要职责。密切联系代表,组织代表开展活动,依法搞好监督,为代表执行代表职务做好服务工作。要扎实做好视察检查、执法检查、专题调研,有效运用工作评议,保持经常与县人大的联系。同时还要做到“五要”即创新公开形式,做到镇(村)里的事村民、代表要知道;拓宽民意渠道,做到镇(村)里的事村民、代表要参与;规范决策程序,做到镇(村)里的事村民、代表要做主;强化监督管理,做到镇(村)里的事村民、代表要监督;完善考评机制,做到镇(村)里的事村民、代表要满意。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上一篇]:2013年第3期
[下一篇]:2013年第5期

主办单位:渭南市人大常委会
版权所有:渭南市人大常委会 Copyright©2009 wnrd.gov.cn 邮编:714000
承办单位:渭南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913-3035200 地址:渭南市东风大街中段10号
ICP备案编号:陕ICP备12000409号 推荐分辨率:1024*768

陕公网安备 610502020003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