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时政新闻
五十载薪火传承 半世纪辉煌跨越 渭南师院庆祝建校50周年
发布时间:2010/5/10  浏览次数:2161 次  来源:渭南日报  作者:记者 张向辉
文字 〖
      50年风雨浸润流岚岁月,50年沧桑抒写精彩华章。昨日上午,渭南师范学院的校园内花团锦簇、彩旗飘扬,全校师生员工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校友、嘉宾近2万人欢聚一堂,共同庆祝建校50周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李建国,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宗兴,国家教育部,省委副书记、省教工委书记王侠,副省长朱静芝,中共中央委员、中央军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部长、渭南师范学院优秀毕业生常万全等为渭南师范学院建校50周年题词或发来贺信。国家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维隆,省政协副主席张生朝,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司副司长贾德永,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马建斌,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杨希文,市委书记梁凤民、市长徐新荣,省政府办公厅副巡视员徐春华等在主席台前就座。
  上午10时许,庆典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大会由学院党委书记张金安主持。院长庞德谦首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渭南师范学院是1960年5月9日,经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建立的秦东地区第一所高校。1963年,学院改制为渭南地区师资培训机构。1975年,陕西省政府批准设立了陕西师范大学渭南专修科,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渭南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渭南师范专科学校和渭南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成立了本科层次的渭南师范学院。50年来,学院在曲折坎坷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艰苦奋斗、励志图强、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的精神。特别是2000年3月升本以来,学院抢抓西部大开发和高教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多渠道筹措资金8.8亿元,在渭南城区建设了现代化的新校区。50年来,已有5万余名学子活跃在祖国建设的各条战线。
  杨希文在讲话中对学院50年的建设发展取得的办学成就给予高度肯定。他希望渭南师范学院站在新的起点上,抢抓发展机遇,不断开拓创新,面向陕西基础教育,面向基层实际需求,大力推进“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素质拓展、和谐校园”四大工程,汇聚人才,提高质量,全面推动学校改革发展再上新的台阶。
  徐新荣在讲话中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渭南师范学院全体师生和校友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庆典的各位领导、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他说,学院自建校以来,认真践行“励志、笃学、求实、敬业”的校训,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经过50年的风雨历程,已经成为一所多学科本科院校,荣获多项国家和省级科研奖项,是我市重要的人才培育和技术创新基地。徐新荣指出,目前,渭南正处于负重爬坡、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亟须高校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师院、支持师院、服务师院,努力为师院的建设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支持师院与地方政府、企业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希望渭南师范学院优化学科设置,发挥优势潜力,在与地方经济社会良性互动中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
  会上,市委书记梁凤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渭南师范学院赠款50万元,支持学校的建设发展。
  出席庆典大会的还有省上有关部门领导和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乔晓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雷超武等,以及兄弟院校领导,学院历届老领导、历届校友等。
 
 
(编辑:卢莉)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上一篇]:全市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收入完成9.5亿元 同比增长11.36%
[下一篇]:13万台农机具战三夏

主办单位:渭南市人大常委会
版权所有:渭南市人大常委会 Copyright©2009 wnrd.gov.cn 邮编:714000
承办单位:渭南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913-3035200 地址:渭南市东风大街中段10号
ICP备案编号:陕ICP备12000409号 推荐分辨率:1024*768

陕公网安备 610502020003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