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人大扎实打造“群众满意工程” |
发布时间:2014/7/9 浏览次数:1641 次 来源:富平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作者:赵晓辉 |
文字 〖 大 中 小 〗 |
富平人大扎实打造“群众满意工程”
认真学,广泛查,真诚改,扎扎实实打造“群众满意工程” 日前,富平县宫里镇雷村沿山一带人民群众心里美滋滋的,原来是长期困扰他们生产生活的“吃水 难”问题要解决了。 去年,根据省市县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安排,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升良深入到自己所包联的宫里镇进行调研,和村民在田间地头、农家小院拉家常、问冷暖。有村民争着说:“赵主任,赶快给我们这儿打口井吧!我们这里祖祖辈辈都是靠收集雨水的水窖或者到别的地方拉水吃。” 很快,赵升良主任联系水务等有关部门,经与多方协调,水井项目于今年4月28日开钻,历时70多天的时间打通深水层,井深960米,出水量约57立方米/小时,将解决雷村沿山一带近20000多人吃水的问题。这不过是富平县人大常委会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一个缩影。 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富平县人大常委会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认真学,广泛查,真诚改,扎扎实实打造“群众满意工程”。 认真学 筑牢思想基础 教育实践活动中,富平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学习贯穿于活动始终。常委会领导坚持和机关同志集体学习不动摇,以《党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中央八项规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三严三实”、严明政治纪律的重要论述和中、省、市规定的各类资料以及习老精神、焦裕禄精神、刘云山同志在礼泉调研时的讲话、赵正永同志《向中央基准看齐》为学习重点,采取“五学五结合”的办法,“五学”(全面系统学;对照典型学;研讨交流学;警示教育学;联系实际学), “五结合”(集中学与分散学相结合;学理论与学法律相结合;请进来学与走出去学相结合;学习与研讨交流学相结合;正面典型与反面典型对照相结合),强化学习效果,筑牢思想基础,使其达到学习全覆盖,理念新提升。 广泛查 坚持开门纳谏 只有找准问题,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富平县人大常委会通过沉下去“听”、走上门“征”、面对面“谈”、背靠背“纳”等形式,坚持开门纳谏,真心实意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力求把问题找准、找实。自活动开展以来,共征求各类意见建议239条,归纳整理后为9类38条。一是沉下去“听”。常委会各主任深入24个包联片的镇(管区),听取基层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对县人大领导干部在“八项规定”执行情况和“四风”方面的意见建议。二是走上门“征”。常委会各副主任利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督导工作的时机,通过发送《征求意见表》,主动征求被督导单位和干部群众对人大常委会党组班子及常委会机关作风建设方面的意见建议。三是面对面“谈”。常委会通过面对面的“谈”和“走基层、访代表、转作风、促发展”等活动,面对面的听取机关各委室、镇(管区)人大、市、县人大代表、包联的村组、困难户、机关干部职工的意见建议。四是背靠背“纳”。在机关公开设置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征求意见箱,广泛听取人民群众对县人大党组班子和常委会机关加强作风建设、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建议。 真诚改 打造“群众满意工程” 带着感情、问题接地气,带着责任、成果解民需。富平县人大常委会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坚持高起点开局、高标准开展、高质量推进,真正把教育实践活动做成“群众满意工程”。一是常委会各主任和委室深入包联镇(管区)、村全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用实际行动边查边改,立行立改接地气、转作风、解难题。紧紧抓住宫里镇大樊村巷道硬化和园林示范村建设、南陵村矛盾纠纷、市代表安小娥农产品销售优惠政策、落实代表活动经费、科农公司土地流转、勇拓机械厂园区租赁标准化厂房、王寮镇卤川村村室建设和道路的硬化绿化等问题身体力行,逐条落实。二是常委会赵升良主任、王全峰副主任带领办公室深入所包联镇的5个后进村,召开了整顿工作协调会、摸清了后进原因、提出了整治思路、制定了工作方案、建立了工作台账,实打实地对其进行帮扶指导。三是通过扎实开展“三联四帮”活动,使一些生活确有困难的群众纳入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同时对部分困难户给予了临时困难救助,解决了生产生活急需。四是立行立改,收效明显。车辆管理、接待运行趋于规范;两辆不符合规定的车,已于去年上交国有局,进行清退;视察检查一律吃自助餐,下乡坚持在机关用餐;办公用房已全部整改到位;文风、会风得到有效精简;机关的节约风气已经形成;财务管理更加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更加自觉。无论是从上下班、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婚丧嫁娶、节假日公车封存等都做到了按章办事。 |
![]() ![]() |
[上一篇]:富平人大:坚持“五不”思路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
[下一篇]:潼关县人大启动《潼关县人大志》编纂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