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人大:依法履职求实效 服务建设陕西东大门 |
发布时间:2013/1/29 浏览次数:1201 次 来源:渭南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作者:王小震 蒋云刚 卢莉 |
文字 〖 大 中 小 〗 |
2012年,是渭南建设陕西东大门的启动之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渭南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为民、务实、创新、勤廉”为工作宗旨,以“促进科学发展、关注民生改善、维护司法公正”为工作重点,紧紧围绕 “科学发展、富民强市、加快建设陕西东大门”这一中心任务,依法履职,主动作为,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绩。
决定重大事项,为东大门建设奠定决策基础
按照市委安排,市四届三次人代会在坚持民主原则的前提下,严格审议程序,依法认真办事,顺利通过了《渭南市加快陕西东大门建设规划》,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市委的意图凝聚成全市人民的意志。常委会围绕东大门建设深入开展了调研工作,就发挥人大作用、做好人大信访、加强环境治理、推进文化建设、实施依法治市、抓好东大门建设落实工作、加快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强化人大机关自身建设等8项内容形成调研报告,对全市加快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强市、进一步建好陕西东大门起到决策参考作用。常委会还及时听取审议市政府关于上半年计划、预算执行及财政决算、审计工作情况的报告,作出了关于批准2011年市级财政决算的决议,提出要下势抓特大型项目建设、高度重视税收工作、加大财源建设力度、强化预算资金及项目资金管理等建设性建议,推动全市经济实现了平稳快速增长。对政府债券和财政超收资金的安排使用,认真听取审议市政府的相关报告,先后两次作出决定,批准追加预算支出16570万元和19339万元,保证了保障性住房、公共服务设施、“三农”发展等民生事业的资金需要。
注重加强监督,为东大门建设积极认真建言
在听取专项工作报告方面,先后对有助于加快东大门建设和民生工程的扶贫开发、文化事业发展、中心城市规划、污水和垃圾处理厂(场)建设及运行、公安基层基础建设、社保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气象防灾减灾等20多个专项报告进行了听取和审议,常委会提出的创新扶贫资金捆绑机制、健全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视城市规划实施中的监督管理等建议引起了市政府和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在执法检查方面,常委会确定把农业法作为全年唯一一项执法检查组织开展,采取市县联动的方式,先后进行了县(市、区)自查、常委会各主任带队在全市范围实地检查等一系列工作,确保执法检查不走过程、取得了实效,执法检查报告就持续抓好农业法宣传教育、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和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等建议,对提升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切实搞好“三农”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监督工作中,常委会积极完善制度和办法,持续推进监督工作创新。一是改进代表评议工作,将评议部门的数量扩大到18个,并且在确定被评议部门时,尽可能地把职责职能与东大门建设联系紧密的部门确定为评议对象,通过评议工作的开展,共向被评议部门提出意见建议200多条,促进参评部门在建设陕西东大门和服务科学发展、富民强市中发挥了更加积极的作用。二是新制定出台了《关于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进行监督的暂行办法》,规定每年听取和审议市政府提出的审计工作报告后,常委会要采取专项视察、调查等方式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这一制度确保了审计查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维护了财政经济秩序,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三是继续坚持在每年最后一次常委会会议上,听取市政府关于市人大常委会全年发出审议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这一做法,使审议意见办理工作进一步规范,确保了常委会会议所形成的意见得到认真办理和落实。四是进一步加强司法监督创新,按照《关于人大代表旁听案件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对市中院1起民商事、3起刑事案件开展了4次旁听,有力促进了法院的公正审判工作;为了加大对诉讼活动的监督力度,常委会听取审议了市检察院关于诉讼活动法律监督工作情况的报告,作出相应决议,要求全市司法机关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努力提升依法司法、公正司法水平,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常委会还听取审议了公安基层基础建设情况的报告,提出要积极争取中省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强项目监督管理,全面提升我市公安机关基层基础工作水平;对行政部门执法过错、违法办案责任追究制的推行情况,常委会继续组织开展重点检查,进一步促进了执法状况的改善和执法水平的提高。
严格人事任免,为东大门建设做好组织保障
常委会坚持把依法任免干部和党管干部原则有机统一起来,积极慎重地行使人事任免权。去年,对有关选举单位选举的9名市人大代表进行了资格审查;先后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59人,为全市的整体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任免工作中,常委会继续坚持任命前根据提名人的档案材料和人大信访工作渠道反映的情况,认真对拟任人选进行初审,组织拟任人选参加任前法律知识考试,与常委会组成人员见面并做供职发言;坚持任命后现场向被任命人员颁发任命书,并派员会同组织部门一起到被任命人员任职单位宣布任职决定。这些做法,增强了人大常委会行使任免权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对提高被任命人员的公仆意识和接受人大监督的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提供支持保障,在东大门建设中发挥代表作用
常委会把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作为履行好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职权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强了对代表的服务保障、代表活动的组织、议案建议办理等工作,促进了代表作用的有效发挥。一是努力创造条件,支持代表履行职务。定期为代表寄发常委会公报,在“渭南人大”等网站设立人大工作公告栏,让代表充分了解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情况。继续向省、市人大代表发送“人大动态”手机短信,全年发送38期50000多条,增强了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了解和监督;积极开展“优秀人大代表”推选活动,激发了广大代表的履职热情和建言献策的积极性。二是丰富代表活动,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常委会重视改进代表专题调研和集中视察等工作,突出活动重点,扩大参与规模,增强工作实效。先后组织市人大代表和在渭省人大代表进行了社区管理、法检“两院”工作专题调研和集中视察活动,形成了一批针对性较强的调研报告,为代表提出议案和建议奠定了基础。重视加强与代表的联系,坚持实行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制度,积极联系和协调有关方面的代表参与常委会工作和我市的一些重大活动,代表履职的途径更加多样、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发挥的作用也更加全面。三是不断强化措施,认真办理代表建议。常委会把代表建议办理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继续实行常委会领导包案办理重点代表建议制度,先后两次听取承办单位关于办理代表建议情况的报告,对一些办理质量不高、答复不认真的建议,责成有关方面重新办理答复。通过一系列措施,代表建议的办理质量显著提高,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80件建议、批评和意见,市政府和有关方面已办结66件,其余14件正在创造条件办理,代表建议办理做到了事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
强化自身建设,努力适应东大门建设形势要求
建设陕西东大门对各级各部门工作都提出了新的和更高要求,人大工作也不例外,必须结合实际,不断提高自身工作水平,尽快适应东大门建设的工作需要。常委会以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和谐型机关”为目标,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常委会和机关自身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抓思想建设,提升能力素质。坚持党组中心组、常委会专题讲座等学习制度,先后邀请省内专家学者举办了“关天经济区规划与东大门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宪法修改与社会进步”等专题知识讲座;坚持派员外出参加培训、学习考察和研讨活动,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工作人员学理论、学法律、学业务,使大家的科学发展理念、党的领导意识、依法履职素质和议事决策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二是抓作风建设,增强工作效能。常委会把调查研究贯穿于履行职权的全过程,坚持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和开展监督活动前先深入实际调研,了解真情,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常委会工作和市委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坚持民主集中制、集体行使职权和依法办事的原则,不断改进会议组织方式,科学安排审议议题,有效提高了常委会的审议质量和决策水平;继续在常委会机关推行以月工作要点报送和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为重点的目标化管理制度,积极开展“三问三解”、“创建文明机关”、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包村帮扶、招商引资和秦岭北麓移民搬迁等工作,机关干部的宗旨意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重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实施意见,在常委会机关深入开展了“四严格一提升”、“治庸提能、治懒提效、治散提神”主题活动,大大增强了机关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重视加强与外地市和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的工作交流与联系。派员参加全国二十城市、亚欧大陆桥沿线城市、秦晋豫“金三角”等人大工作研讨会,认真学习外地市人大的先进经经验和做法。重视对县(市、区)人大的工作指导,在北京中央财经大学举办了全市人大主任首期培训班,使大家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培训质量明显提高;同时,按照市委提出的“就近学、照着干”的要求,召开了市县人大常委会创新工作座谈会,使大家相互借鉴,共同学习,有力提升了全市人大工作的整体水平。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对这一目标,渭南要同步够格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陕西东大门是根本途径。新的一年,渭南人大工作将在市委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进一步改进不足和问题,提高能力与水平,使人大工作与东大门建设的任务要求相适应,与十八大精神的贯彻落实相适应,通过人大作用的发挥,促进科学发展、富民强市、建设陕西东大门各项目标早日实现。
(编辑:卢莉)
|
![]() ![]() |
[上一篇]:渭南代表团认真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 |
[下一篇]:我市代表团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财政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