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送”文化为“种”文化 韩城构建精神文明新模式 |
发布时间:2014/10/14 浏览次数:1130 次 来源:渭南日报 作者:记者 石小荣 通讯员 薛 丽 |
文字 〖 大 中 小 〗 |
近期以来,韩城市积极顺应群众精神文化的更高需求,变“送”文化为“种”文化,政府扶持10万余元做“引子”,以市、镇、村三级文化网络建设为纽带,融教育、文化、体育活动为一体,确定了“一村一个文化活动室、人人都有图书看”的精神文化生活发展目标。
韩城市275个行政村、35个社区新建改建了农民文化广场和文化活动室,均有一名专职文化员、一支文艺表演队伍、一个图书阅览室。在此基础上,从提高基层群众文化队伍素质入手,举办基层文艺骨干和文化员培训班2期,培训“乡土艺术”人才260余名。
目前,韩城市共有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队伍160余支,参与人数达到5万余人次。各社区、村庄也建立了腰鼓、秧歌、广场舞等各种群众文化活动队伍,提高了群众广泛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同时,韩城市大力发展文化大院、文化特色户、文化广场,文化馆派出8支文艺小分队,在各村创排了一批短小紧凑、适合群众演出的小型节目。电影公司加快推动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工作,让广大群众就近看到免费的高品质电影。司马迁读书馆深入农村开展赠书、免费送书、优惠购书等形式的送书下乡活动,建立了市、镇、村图书室、图书站350余个,大大方便了农民群众阅读。
韩城人民艺术剧院选派艺术家和文艺小分队,深入农村充分挖掘民间文化资源,培育文体活动骨干130余名,力争年底送戏下乡活动达到900场以上,为韩城精神文明建设增添活力和知识动力。 |
![]() ![]() |
[上一篇]:合阳举行“守卫蓝天·秸秆零焚烧·美丽乡村行动”现场推广会 |
[下一篇]:我市为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