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时政新闻
春节书屋满村红
发布时间:2012/1/30  浏览次数:1243 次  来源:渭南日报  作者:见习记者 曹超男 记者 刘 娜
文字 〖
      春节期间,在蒲城县东党村,农家书屋成了村民最受欢迎的地方。
  正月初一 书屋寻宝
  走进东党村,满眼的红色映入眼帘,给新春增添了别样的喜庆。在村里每条路口的电杆上,都贴着写有“选几本书带回家,过一个祥和文明的春节”,“村风要想好,读书看报少不了。学文化增知识,进城打工不做难”等字样的红纸条。在十字路口的墙面上,大红纸上还有提示:正月初一农家书屋全天营业。
  正月初一,来书屋的人虽不是很多,但负责书屋日常管理的曹宝祥仍坚持上班。一名王姓妇女是书屋的常客,她说:“读书比打麻将强多了,种地、养身体、教娃娃都用得上,这就是咱农村人的图书馆么,种植、养殖、文学、电工方面的书籍啥都有。”丈夫是矿上的电工,她借了电路方面的书回家。
  据了解,东党村的农家书屋现有1500余册书籍,今年元旦才开业,先后有一百多人来书屋看书、借书。现在利用春节期间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时机,村里下大力度扩大宣传,让书屋真正忙起来,以书屋为平台,在全村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并明确提出要在半年内形成群众读书热的文明风尚。
  主动请缨 发挥余热
  管理员曹宝祥今年已经66岁,一听说村里要开办农家书屋,他就主动请缨,要为村民服务,发挥余热。
  书屋开业前的10天里,曹宝祥常常白天忙着料理家事,照顾生病的老伴,到了晚上就一个人跑到书屋,熬夜将书籍分类、编目、上架、登记造册。开业前,书屋制度、阅览登记簿、意见簿、工作日记等都备齐了。曹宝祥说,村里爱看书的人挺多,他都做了详细登记,村民爱读什么书他都心里有数。他告诉记者,村里有几个青年来看书后,再没去打牌,家里也不见吵闹了。
  为了将书屋办好,更好地服务村民,曹宝祥三次专程到开办农家书屋较早的弥家村“取经”。他说:“那里的农家书屋由一个74岁的退休老教师管理,很负责,书屋做得很好,宣传也很到位,一传十、十传百,读书的人群就慢慢辐射开来,受益的人也就多了。这不,咱村今年春节就大力搞宣传呢!”
  曹宝祥高兴地说:“自农家书屋开办以来,来看书、借书的人逐渐多了。特别是春节期间,到农家书屋学文化、学技术成了村民过年的新风尚。村里马上就要配数字化电影机了,我以前做过十几年的电影放映员,到时候我又有事做了,这些都能让村民生活得更加有滋有味!”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上一篇]:凤凰卫视来渭南拍摄《正月里》
[下一篇]:我市迎来返程客流高峰

主办单位:渭南市人大常委会
版权所有:渭南市人大常委会 Copyright©2009 wnrd.gov.cn 邮编:714000
承办单位:渭南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913-3035200 地址:渭南市东风大街中段10号
ICP备案编号:陕ICP备12000409号 推荐分辨率:1024*768

陕公网安备 610502020003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