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农业产业化带动能力快速提升 专业合作社成为农民增收主力军 |
发布时间:2011/8/23 浏览次数:1227 次 来源:渭南日报 作者:记者 王 松 |
文字 〖 大 中 小 〗 |
今年以来,我市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业发展,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两大目标,多措并举推进粮、果、菜等支柱产业发展,呈现出设施农业示范园发展迅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跨上新台阶的喜人态势。
上半年,我市在推进产业发展中,稳定发展现代粮食产业,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确保总产,大力推行小麦良种统繁统供,小麦良种统供率达到94%。同时,在11个县(市、区)共建设小麦万亩高产创建示范方22个,辐射带动近百万亩小麦均衡增产。推进果园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有机果业,目前已创建绿色果品基地98万亩,有机果品2.11万亩。着力抓好渭河沿岸和渭北绿色蔬菜产业带建设,大力发展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瓜、果、菜,积极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生产技术,全市设施瓜类面积已达到42.7万亩。
全市农业优势产业带建设稳步推进,优质农产品产业带经过持续稳定的发展,已形成130.5万亩的渭北优质苹果产业带,98.5万亩的中部优质酥梨和中、早熟水果产业带,37.4万亩的渭河沿线设施时令水果及瓜菜产业带。在此基础上,市县两级积极引导和推广休闲农业产业示范园、休闲农业示范县、休闲农庄和休闲农家4种发展模式,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发展,有效拓展了农民就业增收空间。目前,全市已发展各类休闲农业94个,其中已形成规模的休闲农业产业观光园13个,休闲农家20家,休闲农庄12个,直接从业人员1万人,带动农民就业3.2万人。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68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49家,市级217家,带动农户78万户次,带动农户总增收额为3.4亿元。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发展到3020个,占全省合作社总数的28%,入社成员20.3万户,带动农户29.4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力军。 |
![]() ![]() |
[上一篇]:韩城连续8年入围西部百强县 |
[下一篇]:华县获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