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中小企业经济实现快速发展 |
发布时间:2011/1/25 浏览次数:1106 次 来源:渭南日报 作者:记者 惠 雯 |
文字 〖 大 中 小 〗 |
去年以来,我市坚持以项目建设为主线,以骨干企业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为重点,以优化环境为保障,创新发展举措,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全面提升企业运行质量,使中小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积极实施中小企业百千万发展工程,培植市场经济主体初见成效。全年新增非公有制企业2661户,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积极推进县域工业化,全市工业企业达5689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0多户,县域生产总值实现609亿元,县域生产总值平均规模由2009年的51.45亿元,提高到去年的60.9亿元,增长18.36%。
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344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4.12%;完成营业收入902亿元,上缴税金27亿元,实现利润总额46亿元,从业人数达到79.26万人,都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工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全市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面积达68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投资完成50亿元,同比增长13.5%和106.6%。入园企业实现总产值560亿元,增速50.56%;上缴税金23亿元;吸纳社会就业人员8.8万人,同比增长37.5%,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积极争取中省市项目扶持资金。去年共争取各类中小企业专项资金2971万元。市中小企业局采取多元化的融资手段,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不断创新园区体制机制,完善园区考核评价制度,使园区考核工作常态化。创建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同时,做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升级达标工作,申报了8个省级中小企业服务示范平台,努力为企业提供信息查询、技术创新、质量检测、人员培训、设备共享等优质服务。
加快企业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争创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去年,全市新增省级中小企业创新研发中心4个,累计达到24个;新增高新科技企业4户,累计达到16户;民营科技企业累计发展到160多户,开发新产品21项,获得专利15项,全市有49个产品获得省级名牌产品称号,有6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有8家企业获得省级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称号。同时,积极提供环境保障服务。
扎实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加强与陕西农产品加工研究院、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等有关院、所合作,收集、筛选了500多个适合渭南百姓创业的好项目,建立创业项目数据库,在我市中小企业网等新闻媒体上进行了推介,帮助百姓创业和招商引资。积极参与创卫和创模工作。积极做好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各项工作,按照市药监局的安排部署,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创模工作按照市创模办的部署,积极引导企业做好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工作,走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
(编辑:卢莉)
|
![]() ![]() |
[上一篇]: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召开2010年度工作总结表彰大会 |
[下一篇]:我市召开市级领导干部会议 宣布省委决定庄长兴任中共渭南市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