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强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
发布时间:2010/10/13 浏览次数:963 次 来源:渭南日报 作者:记者 刘 娜 |
文字 〖 大 中 小 〗 |
为进一步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进程,提升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今年,市农机局在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同时,采取五项措施推进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再上水平。
加强组织领导。市农机局把玉米机收、秸秆综合利用、保护性耕作三项指标列入对县市区农机化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三秋期间,市农机局成立了三秋农机化生产领导小组,对县市区重点工作进行不定期督查。
争取各级农机化扶持资金,对玉米收获、秸秆综合利用和保护性耕作等机械进行重点补贴。
加强示范引导。以临渭区、蒲城县等6个省级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项目示范区、县为龙头,实施典型示范带动,积极推广秸秆饲料、秸秆青贮和粉碎技术,引导农民主动开展玉米机收和秸秆综合利用。
搞好技术服务。全面普及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服务,专门举办玉米机收、秸秆综合利用、免耕播种等培训班10期,培训550多人,检修玉米联合收获机、秸秆还田机、拖拉机等机械(具)6000多台(次),专门开通技术咨询服务热线,并成立1个机械调度中心、3个技术指导小组,秋收秋种期间分赴田间地头帮助机手、群众解决技术难题。
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各类农机合作服务组织达50个。三秋期间,全市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的作用,鼓励实施玉米机收秸秆综合利用订单作业。同时,引导农机手开展跨区作业,提高现有玉米机收秸秆综合利用机械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据悉,今年以来,全市共落实市级以上农机补贴资金1.63亿元,其中80%的资金用于补贴玉米收获、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和秸秆综合利用机械上,共补贴发展玉米联合收获机814台、秸秆还田机710多台、小麦免耕播种机1929台,饲草加工机械409台,大中型拖拉机3075台。
(编辑:卢莉)
|
![]() ![]() |
[上一篇]:大荔为90岁以上老人发生活保健金 |
[下一篇]:百位寿星门球赛迎“老年节” |